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俄罗斯戏剧发展分析原神至冬卫星

2021-10-05 14:17 作者:猫斯瓦尔德莫斯利  | 我要投稿

首先说结论,冰神大概率是封面这个隔壁的冰律安娜的同位体,仅代表个人观点。

喜欢看原神考据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愚人众执行官的代号都来自于意大利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中的定型角色,而即兴喜剧在俄罗斯最为流行的那一段年份恰好是女皇安娜在位的那段时间(1730-1740)。所以我在这里简述一下俄罗斯戏剧从萌芽发展到女皇安娜这段时间的历史,并会花一些篇幅介绍一下这位行事颇有些特立独行的女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原神内英语文本里提到至冬女皇的时候用的是tsarina,正确翻译应该是女沙皇。但事实上俄罗斯在彼得一世在位时,获得了大北方战争的胜利之后(1721年),俄罗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就从Tsar(俄 царь),即沙皇改成了Emperor(注:此处原本应为拉丁文的imperator,中译英白拉多,有统治者,统帅之意,后成为皇帝的同义词) of all the Russias(俄 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即全俄罗斯的统治者,或者说直白点,俄罗斯皇帝。

回归正题,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是个十分有艺术气息的国度,俄罗斯的音乐,美术和戏剧都拥有者深远的国际影响力。追根溯源,我们把目光放到俄罗斯,或者说是东斯拉夫人的艺术起源之地,基辅。

从十世纪开始,东欧地区各个国家开始了从斯拉夫泛神信仰到东正教的宗教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有大量的Скоморох(中文没有完全准确对照的翻译,大概可以理解为流浪艺人或者和吟游诗人类似的人)进入了东欧地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去到了当时基辅罗斯的首都基辅。11世纪建成的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之中,就有描绘这些流浪艺人的壁画。这些人通常被认为是希腊人,他们带来了不少希腊,或者说是拜占庭的灿烂文化,这些人的到来,为日后俄罗斯艺术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来到十七世纪,东欧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欧广袤的土地几乎都处于俄罗斯帝国的掌控之下。在这个时代,俄罗斯受到了来自西欧文化的强力影响,比如沙皇阿列克谢(1645-76在位)和彼得一世(1682-1725在位)的时代,就大量招聘了外国剧团来到他们的宫廷演出。而在这之后,也就是我们的主角安娜女皇登场的时候了。

安娜是彼得一世的哥哥伊凡五世的女儿,在当上女皇之前,她曾是库尔兰公国的实际掌权者,在彼得二世因为天花突然去世后,俄罗斯元老院的保守派贵族们不再希望由彼得一世的直系后代掌权,于是就找到了安娜。本来这些大贵族是想把安娜当成一个傀儡的,不过当她到达莫斯科加冕时,她得到了大量普通贵族的支持,于是在这些贵族的支持下,安娜不仅没有被大贵族掌控成为傀儡,反而一举解散了元老院,让俄罗斯帝国回归了皇帝的独裁模式。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安娜女皇虽然独掌了大权,但她并不是个治国的料,她本人对治理国家和政治也没什么兴趣,所以她把内政外交一系列的事务都丢给了手下,自己则醉心于戏剧,赌博,打猎,甚至是建筑领域。

安娜在位期间,她从意大利(地区)请来了大量的剧团和音乐家,commedia dell'arte意大利即兴戏剧则是这一段时间开始在俄罗斯流行开来的。而另外一个要说的重点,则是在1739年冬天,安娜为了纪念俄罗斯在中亚取得的胜利,在涅瓦河上建造了一座由冰所建成的宫殿,据说这座冰宫殿里面的家具,装饰都是由冰制成的。然而这座宫殿也并没有能存在多久,在女皇去世后不久也就融化了。

在安娜的个人兴趣之下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流行,以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冰宫殿”这些内容,让我觉得“安娜”这个同位体成为至冬女皇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米哈游在制作游戏的过程中从来不会放过历史中的种种事件,从崩3时期的不成熟吃书,到原神隐藏在各个文本和支线之中的宏大世界观,米哈游对于历史素材的使用越发娴熟。至于为什么要写这篇没头没尾的短文,可能是因为过去我看见了某个谷歌翻译系出身,自称考据up的一系列低创视频吧。


参考文献

坂内徳明 . “ロシア放浪芸人研究の問題点:アナトーリイ・ベールキン「ロシアのスコモローフ」(1975年)”  

Curtiss, Mina Kirstein, 1896- forgotten empress: Anna Ivanovna and her era, 1730-1740

New York, Ungar; [1974]


从俄罗斯戏剧发展分析原神至冬卫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