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栏】登峰造极 19
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为主的专栏。以问答的形式。答疑的神秘人物为:不愿透露名字的两位前国手(都是资深教练)。他们只想岁月静好,安稳睡大觉,不想出名。
黑马君觉得与大家分享这些技术心得,是颇有价值的。也是对“黑马聊乒乓”的一个补充。
于是,“登峰造极”栏目应运而生。


对手的控短明显强于我,该如何破解?发侧上旋的奔球,对方能推大角;发小球又被他控制,难以上手。
两点要结合:发急的直线长球(带侧下旋),到对方反手底线;配合正手侧下旋短球(侧旋多下旋少)。
控制好的,一般站位相对会偏反手近台,你发急的直线长球(带侧下旋),对方必然往后退。再配合发正手侧下旋短球,对方就很难控制,效果就会出来。因为反手扑正手,一般业余球手都是横着扑,很少斜着扑正手的。对方扑上来,最多是带一板,你发完球退后就准备爆冲。
如果再加上急长球发到对方反手位,对方更不敢近台了。这两个球就能把所有的环节都解开了。
有空可以多看看马琳打球,尤其是生涯后期,不要只看动作,重点看他的心理,想想他的球为什么那么处理,很多球都很好上手,为什么偏不上手。他的思维和正常球路思维不一样,你根本猜不到他的下一板要怎么打,完全是被动地跟着他的思路走。
马龙有什么技术漏洞吗?
马龙有马琳的影子。特点是:连续性好、控制好,上手能力强。缺点是:要求步法非常好,力量缺点。
他的漏洞几乎没有。但随着年龄增大,漏洞开始显现,跟马琳一样,怕被“压反调正”。
(黑马君旁白:压反调正的重点是调动对方的重心,将对方的重心压到一方,然后突然变线。)
这板最要命,因为马龙的反手力量相对偏弱,所以他频频侧身,有直板的味道。樊振东对上他时,经常压他反手,吊打正手。
反手拉下旋球失误很多,只能先轻挂一板然后弹击。
要用身体的重心去吃球。身体重心发力,把球顶住,手臂会很松。顶住球后,手腕再发力,使劲往右前上的方向甩。
你失误多,一定是因为老是靠手臂去发力顶住球。你手臂发力后,就加不起速度了,那样就抵消不了来球的旋转,所以总是下网。
如果拉球听起来是撞击的声音,说明是对的。如果拉弧圈听不到声音,说明你是薄摩擦,这样子球过去,只有旋转,没有速度和力量,属于高吊。容易让对方扣杀,自己也容易拉空失误。
两个人,选一个能进省队,一个是薄摩擦,把球拉过球台;一个是靠撞击,时上台时不上台,省队一定选这个撞击的。因为薄摩擦的这个人,虽然能把球拉上台,并且拉得很转,但是他的球没有力量,如果让他改变成“先撞击再摩擦”,他立刻就不会打球了,要改变的很多。第一心理上要克服,明知道对方过来的下旋球非常转,非要硬往上撞,心里这关就难过。第二,从技术层面上讲,旋转越强越没力的球是非常慢的,现在爆冲弧圈球都能让别人反冲回去,别说你这小高调了。过来的球又慢又是上旋,业余非常怕,但专业是非常喜欢的,直接用重心压住球全身发力,打回去球质量会更高。
技术手法上,你要注意,反手起下旋,一定要起上升后期。第一,能借上力,第二,旋转并没有出来,你的速度稍微快一点,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