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吐不快】2020拾遗(中)——赛博朋克

2021-02-19 21:07 作者:各路子想改名  | 我要投稿


洛伊丝与她的《记忆传授人》

于这本书我感觉完全可以用虎头蛇尾来形容,虽然作为儿童文学,用开放式结局结束故事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妥帖,但即便如此这个问号一般的结尾依然让我觉得不够给力,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我都认为这个结局有待商榷。

反乌托邦的故事在今天已经烂俗到连三流的公众号和自媒体都不会拿它来做文章,但放在上个世纪这依然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这部《记忆传授人》则是在这基础上想要以更容易理解方式来拆分这一概念,但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它做得还不够成功,因为如果仅仅是用概念化的定义来概括一整个故事类型,那无论是谁都无法表现出它的精髓,像是这样将这种复杂的社会形式用儿童文学独有的角度和风格来表现,那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片面,就像故事中的社区虽然具有着所有乌托邦的要素,但因为面向的读者是理解能力有限的儿童,所以其在描述上则更多处于一种非黑即白的状态,即在虚假的秩序对人性的压迫这一矛盾的展开上完全不足,你既不能体会到社区中普通人的“幸福”,也不能对传授人以及乔纳斯的痛苦感同身受,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说你对于这个乌托邦的讨论就是失败的?所以在内核上我认为其完全达不到其它反乌托邦名著的高度,如果不是结构比较优秀,我相信光凭故事绝对不会让我看到最后。

在《记忆传授人》这本书中,“记忆”与我们认知中的概念有些不同,这里的“记忆”更像是一种被形而上的概念,它可以被人为地继承和传递并且代表着提供最基本决策的手段。在这一前提下,作者又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描写拥有记忆的好处和作为记忆传授者的便利,这也就造成了这个故事在结构上和流行的龙傲天小说非常相似,还是那种如果把“记忆”换成“斗气”,把“传授人”换成“药老”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情况。这也很值得玩味,这就是所谓的差别巨大的作品,其品味会惊人的相似。

但好在这还是一本正经的科幻小说,乔纳斯也没有在成为传授人之后大嚎一声:“莫欺少年穷!”,但不得不说,这种山洞传功的故事确实有足够的资本留住读者,但问题是,虽然作者开了个好头,但却完全没有给出一个爽快的结局,这里的爽快也并非那种恐怖如斯的情节,而是单纯希望能够给这个故事一个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是逃脱计划的失败也可以是社区居民的觉醒,但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这点来看,中国的网文写手在绝大多数都能做到在不失扯淡的情况下自圆其说还真是很不容易。

试想,如果你也是正在听睡前故事的听众,《丑小鸭》结束在丑小鸭冬天被赶出家门;《睡美人》结束在睡美人刚刚吃下皇后的苹果,你会不会骂娘?当然,如果你说这种刻意的留白就是为了纽伯瑞的金牌,那就像我刚才说的,这很好,但没必要。当读者迫切的需要一个明确的结局时,如果还用“一场梦”来结尾,那未免有些辜负读者的期待。

所以总体来说,这本书虽然前期节奏是同类型中少有的明快,但结局实在不尽如人意,而我大概会给出一个名不副实的评价。当然,对于一本书来说也没有建不建议阅读这种说法,你完全可以去尝试着阅读一本不被人看好的书籍并给出与主流完全不同的评价,但于我个人来说,这本书没有达到我阅读它的预期。

2020.10

《银翼杀手1982》

因为该死的工作关系,我最近会主动去翻一翻科幻相关的故事,既然如此那自然绕不开这部《银翼杀手》(1982),这部定义了赛博朋克的电影确实是有着它的魅力,这种因为经费不足而营造出来的嘈杂潮湿的氛围,竟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之后一系列作品的创作方向,只能说艺术有时候就是这样难以琢磨。

我并没有拜读这部《银翼杀手》的原作,所以接下来我就单纯的从这部电影本身去分析一下其故事内核和所讨论的问题。而但凡是这种经典的作品,对于其各方面的评价与分析便数不胜数,想要从中寻求突破更是一件难事,要不就是哗众取宠,要不就是南辕北辙,我也没有指望寥寥数字能翻出新花样,于是仅做个人总结。

人类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这种恐惧是内外兼有的,而对于仿生人的这种恐惧便是对人类内在的恐惧,对本恶的恐惧。所以基于人类样本做出来的诸如仿生人也好,复制人也罢,大抵是会反抗人类的统治与奴役。他们会站在人类的对立面,重复人类发展至今所走过的道路,然后结束。这是这类故事的主要基调,是这类故事的作者假托这些工具炫耀自己对历史,对人性认识的深刻,美其名曰反思。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类在经过长久的进化后所衍生出来的傲慢,而这种傲慢又以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将人类放在最高位,俯视所有造物;一个是将人类放在最低位,仰视所有造物,而将这两种结合就是大多数科幻作品的核心。由此我们再来分析对于仿生人这类人造物在文艺作品中的地位和表现手法——我们就以这部《银翼杀手》举例。

在这部电影中,首次出现了概念比较完整的赛博朋克和仿生人的概念,而这部电影的内核对仿生人的思考,即当人类面对比自己更强的造物时要不要平等地对待他们。电影中的银翼杀手戴克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蜕变为人的罗伊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个伪命题。

以人类的视角,为工具赋予权利是可笑的,这种感觉就像你的锤子在向你抗议一样可笑。但偏偏有些人不这么觉得,他们怀着自以为博爱的精神,向各种各样的东西卑躬屈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与人类的劣根和解,但事实上,其每日所做同样是失礼的傲慢,所谓的理解即为你的理解。所以我说对于仿生人这类艺术形象的态度好坏与否就是十足的伪命题。

在《银翼杀手》的赛博世界下,作者看似用罗伊所散发的神性来抨击着人类的自私,但人类创造出的罗伊形象实际上却是用来赞颂人类,罗伊最后所念出的诗句也并非是他从自己四年短暂生命中总结出的规律,而是彻头彻尾的人造艺术形式,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神性,那未免有些尴尬。歧视的本质是恐惧,而恐惧的本质是生存,当你面对歧视的第一反应仅仅是证明自己的话,你就已经输了,剩下的就都是谎言。

我目睹了战船在猎户星座的边缘中弹,燃起熊熊火光;

我见过C射线,划过了“唐怀瑟之门”那幽暗的宇宙空间;

然而所有的这些片段,那所有的瞬间,都将湮没于时间的洪流,

就像泪水消逝在雨中。

这样绝美的诗句却只象征着仿生人的苦难,代表着向人类的觉醒,这真是暴殄天物。说白了,无论个人的姿态高低,人类的这种傲慢是无法改变的。

2020.9

《AI》

我个人对于斯皮尔伯格的印象一直是那个会将商业元素运用到极致但又不乏想象力的天才导演,我们会去模仿他电影中的桥段,但其实我们从未理解他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你很难想象在上个世纪好莱坞那样的创作环境中,在保证票房的前提下还能写出让人感动的故事,而且这些感动并非是流于表面,而是依靠扎实的意象去传达,而提到这些意象,你会想到什么?它可能是白鲨,也可能是暴龙;可能是外星人,也可能是黑衣人;可能是林肯甚至可能是印第安纳·琼斯——但无论是什么,其满溢而出的想象力以及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类的赞颂都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这部《AI》亦是如此。

可能就是从这部《AI》开始,人工智能成为了人们潜意识中的威胁对象,当我们看到一个与人类别无二致的造物时总是会下意识地感到恐惧,这是“恐怖谷”所带来的生理反应,正是因为这种生理反应,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去躲避与我们相同或不同的敌人,那么作为人造物的AI会否是我们的敌人呢?痴迷科幻故事的库布里克决定在临终前拍一部专门讲述AI的故事,虽然在之前《太空漫游》中的哈尔9000已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一次他决定拍一个更浪漫的故事。

《AI》的故事内核其实就是著名童话《木偶奇遇记》,只不过这里的木偶是更具赛博特色的AI,但核心的变人之旅还是照搬了原著,库布里克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稍显悲伤的故事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个塑料盒子中会下棋的玩具,没人会想到有一天,玩具也能变成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活生生的个体,我想这就是科技所带来的悲哀。

但遗憾的是库布里克并没能看到自己满怀期待的作品上映就溘然长逝,于是这个浪漫的故事就流落到了其生前好友斯皮尔伯格的手中。

不得不说,虽然风格有一定的出入,但无论是库布里克还是斯皮尔伯格,对于电影的艺术追求都是相似的,对于作品的用心程度也是有目共睹,所以《AI》在斯皮尔伯格的手中依然绽放出了应有的光彩。

作为一部20年前上映的电影,《AI》中对于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描述其实远不及现如今已经被无数同类型作品洗礼过的我们所能想象出的那样精湛。但同样的,这部电影在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之外,其实还讨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才是这部电影令人震撼的落脚点,即人工智能自身的末路。

现今很多类似题材的作品其实都是将主要矛盾放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矛盾上面,但不要忘了《AI》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核是一部童话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那个长鼻子的木偶,如果你能够想到这一点,你就不难发现这部作品,与其是在说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倒不如说是在从人工智能本身出发去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么人工智能的存在是否合理呢?这里斯皮尔伯格举了一个跨度比较大的例子对这件事进行了解释。

在故事的最后,人类在时间中荡然无存,但讽刺的是这个星球上却还有个向蓝仙女祈祷了两千年的男孩尚在,当我们的外星兄弟想要通过男孩去了解那已失落的文明的时候,男孩的愿望却仅仅是与抛弃自己的“母亲”重逢,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类的历史最后需要通过被其抛弃的造物延续,而更强大的造物所惦念的却是泯灭于历史长河的人类。

所以我们认为是工具也好,是敌人也罢的人工智能,归根结底是类人的产物,当他们拥足够的所谓爱的时候,他们也会变成人类,变成我们想要去超越的物种。人类的末路也有可能是他们的末路,我想这才是悲剧的源头。

而对于这部电影本身,虽然是2001年的电影,但在工业光魔的操持下,其特效质量面对现今大多数影片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当你看完这部影片,你完全不会因为特效的不足而产生情感的错位,不仅如此,因为大量使用实物模型进行拍摄的原因 ,相比于纯特效制作,实物拍摄的好处是更能体现出电影的质感,所以很多考究的科幻片在一些重要道具的选择上,都会使用实物拍摄,而这部《AI》可以说是在实物拍摄中水准较高的一部了,其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堪称一流。

总的来说《AI》这部电影虽说不上是脱离了商业片范畴的绝世佳作,但凭借其思想的深度和视觉效果在世界科幻电影史中也一定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科幻迷而言属于必看的作品,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部电影虽然立意较高,但内核还是一个很好理解的童话故事,因此也很值得大家在片荒的时候翻出来看一看,角色们的演技也堪称一流,是值得一看的佳作。

2020.8

【不吐不快】2020拾遗(中)——赛博朋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