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天原创诗词0143《成都杜甫草堂有感》

成都杜甫草堂有感
初成于2019年8月17日1021
少陵窘困如蝼蚁,老杜豪奢胜帝王。
柴门锦水通大廨,花径竹林映红墙,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依依依何方?
今宵勉励搏花季,明日逍遥住草堂。
1135修改,改茅屋为竹林,颠沛为窘困。豪华为豪奢
自注:
01少陵: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
02窘困:杜甫出身优渥,但中年之后潦倒,最后客死他乡。虽然在成都暂居时期写下了《春夜喜雨》、《绝句》等明快的作品,但从“草堂”而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该更接近诗人的真实处境,杜甫在成都暂居,多数时候是靠朋友高适、严武等的资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是他的大实话。在严武暴毙之后,杜甫被迫离开成都,继续漂泊,直到客死在江边。网友说“导游在这里大嗓门喊,陆游几天没吃饭,最后有了吃的,诗人活活被噎死,你看死的冤不冤。”其实这是杜甫。
03老杜:杜甫。关于李白的画像、雕像很多, 李白各个年龄段、各种造型的都有;唯独杜甫,几乎都是中老年形象,而且多数都是穷困潦倒、愁容满面。
04豪奢:在去杜甫草堂之前,我就知道草堂绝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那么寒酸破败,里面近乎于“庄园”,但是当我真的来到草堂之后,还是被里面的奢华惊呆了!而且除了这一点,我几乎没有其他的观感了!百度百科说: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05帝王:成都的文化景点有所谓“一文一武”之说,文说的就是杜甫草堂,武说的是武侯祠(票价都是60)。武侯祠其实是刘备、诸葛亮君臣合祀的地方,里面没有诸葛亮的墓却真的有蜀国皇帝刘备的墓“惠陵”,可是武侯祠这个君臣合祀的“公园”有多大呢?15万平方米,约合225亩;而一生落魄的杜甫的“草堂”呢?近300亩!再看看其他几个帝王级别的景点:曲阜孔庙200亩;沈阳故宫63272平米(95亩),雍和宫66400平方米(99.6亩),恭王府61120平方米(91.68亩),都没有草堂大!也许很多人为杜甫感到骄傲、甚至羡慕;但我估计杜甫泉下有知,不会很兴奋吧,呵呵。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最初为杜甫所建草堂,后经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中国旅游局评为中国4A级旅游景区。2008年6月30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为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杜甫草堂博物馆有5000多平方米古建筑被严重损毁,东方丈、东院和杜陵春等区域建筑几乎全部垮塌,直接经济损失达4000余万元。
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西区、锦里民俗区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2006年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06柴门:大廨在前,工部祠殿后,柴门恰到好处把两者连接在一起。
07锦水:杜甫写有《怀锦水居止》诗,是诗人离开成都后怀念草堂生活的作品。
怀锦水居止二首
唐代:杜甫
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
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
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
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
*
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08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这里也已经成为草堂标志性的景点之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杜诗名句。
09大廨:即官署,指古代官吏办公的场所。后人为杜甫所修建的这个大廨,真的很大,杜甫若知道,想必会不安:穷困潦倒、落魄一生的杜甫从未敢想有如此大的办公场所。但是,大廨虽然很大,却并不奢华。前后无墙,两侧开着大大的月门。正中是一尊杜甫跪坐姿势的铜像,铜像形销骨立的瘦,应该是切合了大多数人心中杜甫的形象。
m我们熟悉的“杜工部”只是严武为杜甫求的“虚职”,杜甫并没有当过一天的“杜工部”,但是毕竟听起来像模像样(正部级干部似的),比“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参军”好听的多。这个大廨也是后人为死去的杜甫“创造”的“虚拟空间”而已!不知道杜甫泉下有知,自己居然有了正部级的办公室,会不会很兴奋呢,哈哈。
大廨:自水榭出,位置是诗史堂,向前是大廨,往后即柴门。大廨、柴门和工部祠是整个草堂精髓所在。
10红墙:杜甫草堂还有一处位于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由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杜甫草堂还有一处位于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由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
典型的“帝制”啊!呵呵。
个人认为与武侯祠的红墙有一拼,但是武侯祠的红墙更有名,呵呵。
12依何方:杜甫在成都“安居乐业”是因为有高适、严武等的依靠,之后便真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了!
13勉励:双关。一方面是劝勉鼓励,一般用在长辈对晚辈的鼓励(典型的家长和老师的行为)。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网友说:
“快走出景点时候,一位妈妈指着杜甫的像对自己八九岁的闺女说,以后你要背的好多古诗都是他写的,求这个宝宝的心理阴影”——【M恨死了老爷爷!】
“暑假游,果然是人山人海。一边吐槽中国景点的高价,一边不得不承认其实还可以再涨涨价。估计每个带孩子参观杜甫草堂的中国家长,都恨不得花了60元门票,杜甫的240首大作,孩子立刻能运用自如,倒背如流。一个下午此起彼伏的中国家长“教育”,听了我头都大了……”
另一方面, 尽力、努力,这是个人的自觉行为。《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窦玄德》:“公衔命既重,勉励为作。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14搏:相信每一个中学都会有很多教室写着“人生能有几回搏”吧,呵呵。
15花季:看似压抑实则生机盎然的中学时代。
16逍遥:现代诗人、学者冯至先生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充分说明了成都杜甫草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M但是人们联想到的都是安逸生活!绝非苦恼!M网上流传的杜甫草堂的图片,多数人拍的都是漂亮的亭台楼阁(比如花径、红墙、“草堂”影壁等),很少有人拍“草堂”本身!正所谓:一步一景真安逸,千辛万苦谁人知?哎,一叹。
我在游览的时候就听见一位母亲劝勉自己孩子:“为啥让你好好读书,多背古诗?就是要让你像杜甫一样,住上这么漂亮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