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我放弃了斯坦福大学

申请时背景:
教育背景 上海985高校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
学积分排名:学院第一名
科研情况:校内两段科研经历,海外学校一段科研经历
托福分数:106
GRE分数:322+4
录取情况:
卡内基梅隆大学 PhD
斯坦福大学 ms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msc
标准化考试:
我一共考了两次托福和两次GRE。第一次托福是在大三的寒假考的,刚刚过了大部分学校的申请线。第二次托福是大四的10月考的.两次GRE考试分别在申请前的8月和11月完成,分数都差不多,也就没有再接着考。
方向的确定:
我在申请项目的时候有犹豫。从我个人志趣而言,我是想读博士的。但是由于我并不是特别认可本科期间大部分精力所在的偏工程应用的科研方向,且我更感兴趣的理论研究方向经历相对薄弱,所以我会想申请硕士项目作短暂的过渡。这样科研让我在积累了更多理论方面的研究经历之后,再去更有把握地申请博士项目。
在申请时我也只交了四份博士申请,和六份硕士申请。因为对一些硕士项目的录取有着迷一样的自信,所以很大胆地只交了这些项目。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一些冒险。
科研经历:
我最后申请到的方向,和我申请前做的科研方向,关联度其实不算大。我本科期间做过一些工程方面的应用,和工程方向的科研项目。在暑研期间,我第一次真正接触了理论研究。在暑研的理论研究中,我能从我的工作中体验到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也能收获更多的愉悦。所以我最后决定以基础科学、理论研究作为我的申请方向。
选校:
在选校初期,我的列表上也有接近二十个学校项目,包括接近十个博士项目和十多个硕士项目。但是在下定决心改变申请方向之后,我就将列表上不适用于转变方向的硕士项目、目标实验室的博士项目都删去,最后也只投出去了十个项目。可能是我心比较大吧,所以有些冒进,现在觉得还是应该多申请一些项目。
面试:
我申请的项目中,只有博士项目有面试。准备内容主要有介绍自己研究经历的PPT,和针对教授、目标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的一些问题。有的实验室可能比较看重推荐信,我在面试一个学校的时候,实验室老板在听完我的汇报,询问我是怎么认识推荐人,又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当场发了口头offer。这让我惊讶不已,因为这是我选校列表上,优先级第二高的实验室。
最后我去的CMU的实验室是我选校列表上优先级最高的实验室。这里面试了我很多轮,问了我很多细致的研究问题。最后被录取,我觉得很幸运。因为这里的研究方向是我最想做的,所以我收到offer的时候,深思熟虑了几天就decline了其他的博士申请。
世毕盟:
我在大三第二学期和世毕盟签约。培训师很专业很负责,在各项工作的节点上都会督促提醒我,在如文书润色、选校等工作上都能给予我很重要的意见和帮助。Mentor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高年级博士生,他也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在面试PPT的制作、文书的撰写、硕士论文提案(部分项目要求)的工作上,他基于了我非常重要、专业的帮助。
我的申请不算顺利,过程中充满了坎坷曲折。最终获得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属实不易,我充满感激。在申请季的结尾,我也特别感谢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的细心指导;感谢家人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实验室师兄、老师们给予我的专业指导和对我的大力推荐;感谢同学、室友们对我的鼓励;也感谢没有放弃、坚持到底的自己。在本文的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在申请过程中有所收获和感悟,获得自己满意的录取,同时也祝愿大家在未来的探索中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