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哉华服日,如何行之更远?
壹|第五届“中国华服日”盛况回顾
4月22日至4月23日,第五届“中国华服日·锦绣华夏”在北京、济南、长沙、扬州等多地联合举办。此次活动可谓盛况空前:仅在北京,就有上万名华服爱好者前往圆明园主会场“打卡”,深度参与体验活动,品味华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在网络上,“中国华服日”多次冲上热搜榜,相关话题阅读量也已累计突破23.5亿(数据来源:共青团中央)。

华服日北京主会场的文化展演 图源:新华社



国风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图源:华服日官方微博

华服日北京主会场的体验活动 图源:华服日官方微博
观盛世展演、赏华服美韵、听文化讲座、逛国风集市、品古人雅趣 …… 第五届“中国华服日”系列活动再度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与子同袍、共度上巳,此次文化盛会以多元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势必会更加坚定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贰|“华服日”活动,
有哪些需要优化之处?
然而,“中国华服日”仍然属于近年来新兴的文化庆典,虽然精彩纷呈,但仍有可以继续优化的空间。阿罗也采访了几位袍子,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
你好,请问可以谈谈你参加这次华服日活动的感受吗?
我很早就准备去参加华服日活动,但到了圆明园后才被告知主舞台在长春仙馆,而且限流500人,进几个出几个。外面很多人排队,等我排到演出也结束了。总之除了记得很多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一起排了很长的队,其余的啥也没记住。这次就算是为爱发电,充当背景板吧哈哈。
华服日当天北京很冷,但还是有很多同袍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支持活动,我在地铁上遇到很多盛装打扮的小姐姐在补妆,问了一下发现她们连饭都没吃就赶来参加活动。结果到了以后才被告知场地特别小,要限流,结果就在草地上冷风里站了几个小时,回去以后还感冒了。进去以后,感觉拍出来的照片也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可能主办方没预料到大家的热情度都这么高,所以预留的活动场地有限吧。希望下次华服日能有更好的体验。
说实话,我有点失望,可能之前对活动的预期太高了。我和朋友10点准时到的,结果也进不去,就在冷风里站了一两个小时,没有任何凳子或坐垫,穿汉服又不方便席地而坐,进去了以后很疲惫,感觉没心情去看演出、参加活动了。怎么说呢,我们花费一两个小时做了全套妆造,都希望能拍出美美的照片、多体验一些活动,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消耗在排队上,体验感因此不太好。我们愿为汉服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也希望主办方下次能有所改进,让大家玩得更开心,才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阿罗对这些采访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几个大家比较在意的点:
第一,临时通知场地限流,袍子们没有身心准备,会产生心理落差。
第二,活动集中在长春仙馆举办且未进行时间上的错峰,导致袍子们排队时间过长,体验感受到影响,甚至有袍子因为要参加活动而没穿外套感冒了。
第三,排队过程不方便,袍子们无法休息、用餐乃至去洗手间。
第四,对袍子们拍照需求的考虑相对欠缺,道具和场景设计有待优化。
不过,几位同袍仍然表达了对华服活动的全力支持,并表示期待明年能在华服日有更好的体验。因此,“中国华服日”仍大有可为,袍子们对未来的活动也信心满满!
叁|中国华服日,如何行之更远?
与各位同袍一样,阿罗在充分认可今年华服日盛典的同时,也盼望未来的活动能够办得更好。于是,阿罗结合同袍们的反馈和自身经历,提出了一些想法,或许有利于让明年的中国华服日锦上添花:
(一)场景设置
(1)分散场景,多设区域:
由于游客在不同活动区停留的时间存在很大差异,可以分别设置互动游戏区、文化科普区、IP体验区(如本次“长月烬明”的相关活动)、国风集市区、大型展演区等,并将其分散安排在园区的不同位置上,而非全部集中于某一个景点内;此外可以提前了解游客最期待的活动项目,根据预计客流量合理安排场地大小,让更多人能更加深入地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
(2)提前公布各活动的时间地点信息:
在发布活动预告指南时,可以更加详细地标注每一种活动的具体位置和举办时间。如果人手充足,也可以沿路安排更多志愿者对游客进行导引,帮助其高效前往正确地点参与活动。
(二)排队优化
如果排队的人数多且速度很慢,可以考虑通过下述小方法帮助排队者 “合理利用排队时间”:
(1)为排队者提供拍照服务: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可以流动性地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一些拍照道具(如画框、标语、花篮等等),并帮助其拍摄照片,增加活动的仪式感 。
(2)NPC与排队者互动: 可以对排队人员进行分组(比如10个人分一组),并安排部分NPC与该组人员进行互动(如做简单游戏、科普小知识、合影等等),让排队不那么无聊和漫长。
(3)增添更多外演活动:将部分舞台演出调整为可以在空旷(排队)区域表演的活动,一方面实现人员分流,一方面能让更多游客在排队过程中观看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排队带来的负面体验。
以上是阿罗的一些想法,屏幕前的你如果有更好的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里积极留言,让我们一起为华服日活动助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xiandaihanfu
国内全网 @汉服世代
海外平台 @Chinese Hanfu

添加阿罗微信
获取视频号及更多动态
微信号 : Chinesehanfu
文案:孟凡柠
编辑:孟凡柠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转载、投稿及其他合作 或 建议与意见
请联系阿罗 Chinesehanfu
或邮箱xdhanfu@foxmail.com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欢迎加入粉丝群参与讨论
QQ: 1095155611 微信请联系阿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