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遗书(二)——关于死亡的思考

2023-03-24 10:56 作者:海边的歌者  | 我要投稿

关于死亡的一点思考

作为“遗书”,不说点死亡的问题似乎说不过去。

国人是非常忌讳“死亡”的,从不轻易提起,出门看到灵车会觉得是一种晦气;人死了要说升天了、驾鹤西去了、往生极乐了,再不济也要说人走了,“死”这个字是不能提的。

这大概是从孔子他老人家那里继承而来的吧,“未知生,焉知死”,相比于死亡,孔圣更在意的是人在“生”的时候的作为,换个角度也可以说他避免了谈论死亡。也不是说所有古人都对死亡讳莫如深,比如庄子在老婆死了以后“鼓盆而歌”,比如道家讲“顺其自然”、佛家说因果轮回,总之都算是对死亡的一种解释,表明了一种态度。

其实,从生物学角度看,生与死无非是生物存在的两种状态,只不过人的社会性将其赋予了与本身完全无关的属性。

我不太理解的一点是,各个文化也好、教派也好,把自S看成是一种“罪”,用不入轮回,堕入地狱之类的“后果”恐吓人们;也会用“好死不如赖活着”、“死都不怕还怕什么”、“你想过你的家人吗”这样语句来劝解,我瞎分析了一下,大概原因是古代人口缺乏,有人才能发展,人是重要的资源和实力象征,如果大家都“想不开”,那对于社会是一种损失,“生”是自己掌握不了的,而对于“死”人们却可以有一点自我掌控权,所以才形成如此统一的观念,来保存人口,维持实力。

我对此并没有什么善恶、好坏、对错之类的评价,怎么样都是自己的选择,对于那些自杀的人,我也往往抱有理解和同情更多一些。说明一点:我不是在为“自杀”开脱,也不是为了自己可能的“自杀”做铺垫,我还是承认这世上有很多美好的存在的,承认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物和理想的,具体的我会在《我为什么而活》篇章详细说明。

当然,我不否认自己在某些时刻有“自杀”的冲动,而且类似的冲动愈发频繁和强烈,但我依然赖着不走,并不是我还眷恋什么,也并不是相信“死都不拍还怕活着”这样的劝解,而是隐约觉得还有点事没做,还有一点不甘,当然,如果我哪天真的遭遇不幸,我也不会有什么不舍。当然,这种冲动的原因有点复杂,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明的,很多都是我的个人原因,就不展开说了。

也许是时候总结一下我的遗愿清单了,其实我在很多年前列过一个,基本都没有实现,比如写一本书、出一本诗集、影响和改变一个人、去西藏……时至今日,这些依然可以在我的清单中,但我已经不执着了,甚至可以说:这些对于现在的我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可是,我一时间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新的具体的遗愿。

我比较赞同让·雅克·卢梭在《忏悔录》中的一段话,大意是:与其说人们恐惧死亡,不如说是恐惧那些葬礼、眼泪和哀嚎。

我见不得那些,也并不觉得自己“走了”是什么悲伤的事,所以不要让我看到那样的葬礼、眼泪和哀嚎,来“送”我的人千万别对着我的尸体或坟墓哭嚎,我会觉得吵闹,如果大家能“鼓盆而歌”那再好不过了;关于我遗体的处理,如果某些零件还有些许作用,可以随意捐献,也好让这些碳水化合物能继续发挥“余热”,剩下的就随意怎么处理吧,烧掉也好,埋掉也罢,我并不在意。

也不用给我烧那些纸钱、元宝、纸人啥的,纯纯的浪费钱的行为,有那钱大伙儿可以大吃一顿,最好能喝到载歌载舞,也算是庆祝我的解脱,遗憾的是我不能跟着大家一起了。

当然,如果对我“冷处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是要人把我冻起来啊,是不要有什么仪式,我来得悄无声息,走的也悄无声息,也挺好。


遗书(二)——关于死亡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