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达 评 堂·吉诃德

2022-11-08 08:57 作者:月光如水照缁衣  | 我要投稿

读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看到作者来到马约尔广场,面对塞万提斯纪念碑,忽然发出了一长串感想。这一部分在这本书中显得有点“突兀”,因为之前的行文都相对平缓,一如通常的游记那般。但在塞万提斯这个节点上,似乎有什么东西触碰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一根心弦,产生了抑制不住的回响。读完这几页,结合之前看的一些关于堂·吉诃德的分析,我也心有戚戚。于是把这一部分摘录下来,与诸君分享。



“    。。堂·吉诃德精神之高尚、追求之正确吗?从古到今,一分钟也没有停止,总有人在向我们推销不同时代的英雄,这些英雄又有哪一个不是按照人们自己心中的想象,提升塑造出来的完美人物。堂·吉诃德只不过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吗?他的永恒,就是因为人们犀利的目光,穿透他破旧的盔甲,在他的背后找到了我们心中期待的伟大?就是因为他拥有和我们熟知的多得无以计数的英雄们共同的理想追求乃至思想气质,人们才因而对他着迷了几百年,还要继续着迷下去吗?我想,铁定不是。


堂·吉诃德的追求始终是错乱的,他不停地和幻想中的敌人搏斗,取悦一个不存在的女人。我想,正是这种错乱,使得穷困潦倒的作家塞万提斯,变得如此不朽。塞万提斯,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却走过了整个西班牙黄金时代、走过整个欧洲中古史、走过无数人的生命历程。他对人性深有所悟,对人性的弱点也深有所悟。他笔下的堂吉诃德和桑丘在打动我们,因为他们是紧紧跟在我们身后的影子。阳光的投射,使得我们的影子在不断地变幻,影子不离大形。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投影。


多多少少、或早或晚,我们都被生命的冲动、被莫名的精神和情绪的汹涌潮水推动过。在看不到意义的时候寻求人生的意义,在不同的时候,因不同的位置,出现不同的幻想。有时,我们给自己的人生以理由。这些理由是我们希望自己相信,也希望别人信服的;有时,你的冲动引出幻想,幻想指引着行为,行为牵出的后果,都巧合重叠,指向一个你希望看到的景象,人生似乎就是成功的。因为这个最后的景象和后果出自你的行为,所以,它似乎印证了那不是人生莫名的冲动带出的梦幻,而原本就是某种纯粹的、庄严的、理性的东西在推动。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说服自己这样相信的。


该死的塞万提斯,把堂·吉诃德,那个高高瘦瘦、摇摇晃晃,持着一把长矛冲向风车的模样,展示给了大家。他怀着同情、带着苦笑、不乏幽默地对大家开着玩笑;有时候,是不是英雄,不在于你是不是冲上去,而在于你冲向的那架风车,是不是真的就是魔鬼的化身;你冲向的那群绵羊,是不是真是你的民族之敌化身的全欧洲雄壮大军。他让人们回头望着自己,突然有了堂·吉诃德问题:我们重视的真的就是那个目标,还是那个过程——那个我就是无畏骑士堂·吉诃德的感觉。。究竟哪部分是我们理性的追求,哪一部分只是我们像堂·吉诃德一样,读着骑士的传奇,就再也不愿意在拉曼却的家里,寂寂地度过一生?桑丘的毛驴是那个时代的西班牙农民最典型的坐骑。这个骑着毛驴的桑丘是塞万提斯眼中真正的西班牙芸芸大众。桑丘并非没有英雄幻想,只是缺堂·吉诃德式的英雄气概,且也不乏一点隐隐的私心,这才忠心耿耿、天涯海角地在瘦马后面紧紧跟随。


塞万提斯向我们指点了我们每个人的英雄情结,我们是桑丘,也是堂·吉诃德。我们有时候是桑丘,有时候是堂·吉诃德。他们形影不离,可以是同一个人,可以是同一个民族,可以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我们的冲动和幻想可能是错乱的,我们在幻想和错乱之中摸索着理性。我们不了解这个世界,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或者根本不愿了解自己,我们无法控制那支配着我们内心的欲望和冲动。在每一个宣言后面,都并肩站着他们,堂·吉诃德和桑丘。而塞万提斯,怀着点忧郁,目送他们前行。。”


(p194-196)



林达 评 堂·吉诃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