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幻想 神化三六年 #2
二
“抱歉,木更老师、老师。”
在我不知叫了多少次之后,老师终于停止了快要溢出来的独自倾诉,看着我。左手拿着用餐巾纸包着的兑水威士忌酒杯。我拿起杯子,像是要换杯酒,轻轻地放在桌子对面。
话题已经偏离了好几次。因为是市电的事,所以脱轨?真高明。不,不是这个意思。必须设法恢复原来的路线。
“关于我问的神化时代的事。”
“嗯,嗯。”
木更老师点头表示明白,但大概从哪里开始的已经忘了吧。
周围本来就很吵。年末,府内各处的酒店都会举办忘年会。大型出版社各编辑部争先恐后地占领宴会厅,通常一年只召集一次作家。其中的高潮是全员参加的猜拳大会,虽然并不仅限于这个行业,但这是我出道以来的固定模式。
主持人出猜拳,胜出者获得奖品。最受欢迎的奖品是家电和旅游券等,最近还推出了以中奖者的名义进行高额捐赠的计划,以及大量支持年轻作家的赞助权等奖品。
神化这一时代已经结束,更换年号已经过了二十五年以上。幸运的是,在此期间,日本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上世纪末开始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有关捐赠和支援的税制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即使是年轻一代,也可以很轻松地赞助海外艺术家的活动。老实说,比起海外作家,还是先支援国内作家吧,我也不是不这么想。最近,在这些海外作家之间,以“容易得到日本的支援”为理由,流行起了整齐划一的和风风格,这让人笑不出来。与凡·高、雷诺阿的时代截然不同。
“好吧,那接下来就是美国拳了。”
不知是第几次胜出后,站在讲台上的一位像是某杂志副编辑的男性大叫着伸出了一根手指。有种说法是三者互相牵制的猜拳起源于日本,世界上有多种形式的类似猜拳的游戏。在美国的部分地区,除了布(纸)、石头(石头)、剪刀(剪刀)之外,还有只伸出一根食指的动作。这意味着铅笔,“因为铅笔可以写在纸上,所以战胜了纸,却输给了剪刀和石头”的规则。铅笔和纸的胜率当然比其他两种低,但也不是绝对赢不了。
由于胜率多少有些复杂,所以在这样的聚会中,有时会随机应变地进行组合,采用不同的规则。特别是初中毕业,被称为“金蛋”,有过集体赴美留学经历的一代,出于怀念的心情,似乎更想玩美国拳。除此之外,还有人讲究六种出拳方式和传统的猜拳,也就是说,即使过了几十年,这种场合的猜拳大会也没有被淘汰,大概是因为种类丰富的缘故吧。
木更老师虽然是这个派对上最老的人物,但从一开始就没有参加猜拳的样子,只是舔着威士忌。
在那之前,我几乎没见过老师,但现在,我觉得不用被其他人打扰了,所以趁这个机会搭上话。因为还在模糊不清地构想下一部作品中,有一定要向木更先生的世代请教的部分。
不知道是因为喝醉了,还是一开始就没听到我的问题,先生像是要回避我的问题似的,把话题往另一个方向推进。
我已经不打算了解50年前的交通状况了,但我开始考虑怎么结束,在猜拳的高潮中,很多参加者聚集在讲台前,等我注意到的时候,只有老师和我离开了人群。如果在这里说声“那么,谢谢”就走了,就像因为沉默而感到尴尬而逃走一样,实在是不体面。
本来不就是自己主动搭话的吗?
(找话题。找个不痛不痒的话题……)
虽然接到指令后大脑活跃了起来,但就像盛夏里风冷不足的硬盘一样,很快就停止了运转。
当我意识到的时候——
“猜拳,你以前就玩吗?”脱口而出。
笨蛋吗,我这个笨蛋。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说的都是些敷衍了事的话,这不是暴露了吗……。
老师毫不在意我汗津津的脸色。
“以前好像玩过Bingo。”
木更老师的回答令人意外。
瓶……?备后?不,是“贫乏”听错了吗?多半是这样。
(译者注:瓶的日语读音是bin,備後是bigo,贫乏是binbou)
“听说以前的作家生活都很艰苦,因为奖品是大米和味噌,所以就叫‘贫宝’。”
“分发卡片,然后在上面打洞。”
卡?打洞?我越来越不明白了。但总觉得还没有离开“贫穷”这个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以前电视剧中描写的满是窟窿的纸拉门的形象。
“所以一排摘下来的时候,就会叫一声‘宾果’。”
“哦……”
要喊穷吗?好像是惩罚游戏。或者以跳马的姿势走上讲台。那是林波吗?
(译者注:林波舞是发源于西印度群岛地区的杂技性舞蹈,需以舞者仰身向后穿过距地面极低的横直障碍物,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容易损害健康。摘自百科)
即便如此,参加派对的人拿着满是窟窿的纸片来回走动,看起来也不太好看。大概是作为会场的酒店方面有怨言,所以不举行了吧。
“不太流行吧,很快就被猜拳大会取代了。”所以酒店……“对了,曾经有一段时期不是猜拳而是野球拳吧。确实,那个原本就是个超人,有着绮能的人,把它带到除夕的直播电视上,没想到会流行起来。嘛,虽然不怎么夸张地说出来,但总有这种感觉——”
(译者注:不论以前是怎么正经,现在的野球拳已经变成脱衣猜拳的意思)
话题突然变了,我不禁眨了眨眼。
“——和你问的神化时代的超人们有关。”
我止不住地眨着眼睛。
“听说在四十多年前,‘超人’这个称呼在社会上是被认可的,但是查了也搞不清楚。”
这是我问老师的问题。然而,我以为话题早已被抛诸脑后。
神化四十三年的那场大暴动,神化四八年爆发的绮能进化,或是神化三十年代的世态祈愿事件。在调查这些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超人”这个词。不,不仅如此。例如,在体育世界和演艺界,偶尔会出现突出的人物,被称为“超人”。
然而,这些堂而皇之地写在报纸和杂志上的,都是以煽情的标题为卖点的单篇报道,据我所知,别说是完整的研究书,就连一页以上的专题报道都没有。有时会觉得,这就像是当时的人们为了欺骗和嘲笑后世的我们,故意留下一些不可能的信息。
至少在我生活的现代,谁也没有想过实际存在拥有超越人类力量的超级英雄之类的东西,如果有那样的状况,肯定会引起大骚动。
为了消除这种违和感,我向老师提出了疑问。
“‘超人’真的存在吗?很难啊。这个要具体说明是以前的习惯,总觉得不能大声说话。”
终于注意到了。
木更老师一直在寻找对我的提问的答案。
“在那个时代,路面电车在东京大街的正中央行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在不认识的一代人看来,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样。…是的,我们从小就知道超人是真实存在的。”
“从小时候开始——”
但是,不管是片段还是英雄,也就是关于超人的报道出现在神化三○年代。那时老师早就应该就业了。
“战争期间特别保密,基本上在那之后也没有被正式报道过。所以我们也没怎么说。直到那次四三年的骚动为止。”神化43年,突然年轻人的能量膨胀,然后像气球一样迸发的那个骚乱的时代。在那里超人们是如何有关联的,怎么也查不清。
“即便如此,战前也有虚构的故事,讲述了超人们的身姿。被称为幻的天才柔道家、或者是潜伏在大陆的冒险军人、据说阻止了神化十一年军队政变的怪盗超人的传闻,是一些奇怪杂志上的热门话题。”
“等、等一下。”
我忍不住打断老师,不仅是因为话题转向了可疑的杂志的煽情的封面,以及那独特的墨水香味的官能性。
“刚才举的例子是小说里的故事吧?不是现实中存在的‘超人’。”
“什么?”
老师从度数很高的圆眼镜后面回看我。我感觉那里有一道强光划过。这难道不是疯狂吗?这样的话……
(或许。莫非老师的记忆已经混浊,分不清小说和现实了?)
“……塔兹……戈利……”
老师叹着气吐出的单词,我没能准确地听懂。
“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在儿童房墙上的贴纸上都能看到。”然后,当他背对我的时候,他突然大叫道——
“嗨!”
右手的食指伸向天空。
台上,刚才的编辑摆出了“布”的姿势,僵在那里。
“好的,木更老师,温泉旅行优惠券一击即中。”主持的年轻人宣布道。
“比起淘汰制,我更擅长一击定胜负。”
老师说完,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