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学科普:碘-131
碘-131,是元素碘的放射性同位素,核素符号为131I,半衰期为8.02070d,主要来源于核工业及核技术应用、核试验落下灰、核事故释放等,也可在核反应堆中以慢中子轰击碲-130或在回旋加速器中以氘轰击碲-130来制得。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碘-131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 碘-131同位素用途 1、环境监测指标:核燃料元件包壳的破损监测指标及核爆炸后环境监测的信号核素。 2、医学应用:131I放射出的β射线可用于治疗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其放射出的γ射线可用于甲状腺、肝、肺等脏器的扫描以及肾、甲状腺等脏器的功能测定。 3、用于制备医用放射性标准溶液。 来源 1、核工业及核技术应用:碘-131生产,核电站和其他核反应堆,核燃料后处理厂,超铀元素的制备和碘-131的应用等。 2、大气层核试验落下灰:大气层核试验会造成短期全球性碘-131污染。 3、核事故释放。 4、也可在核反应堆中以慢中子轰击碲-130或在回旋加速器中以氘轰击碲-130来制得。 相关标准及限值 日用品中 131I 的活度浓度控制限值:10 Bq/g 食品中 131I 的指导水平:100 Bq/kg 饮用水中 131I 的指导水平:10 Bq/ 监测方法 1、空气中131I的分析:用取样器收集空气中微粒碘、无机碘和有机碘。微粒碘被收集在玻璃纤维滤纸上,元素碘及非元素无机碘主要收集在活性炭滤纸上,有机碘主要收集在活性炭滤筒内。用低本底γ谱仪测量样品中131I,在探测下限为3.7×10−1Bq、取样体积为100m3的条件下,本方法可测到空气中131I的最低浓度为3.7×10−3Bq/m3。本法使用的装置、试剂及详细的分析步骤详见《空气中碘-131的取样与测定》(GB/T 14584-1993)。 2、水和生物样品中131I的分析:水和牛奶中的碘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次氯酸钠溶液解吸;植物和动物甲状腺样品中的碘用NaOH-KOH固定后于450℃灰化,用水浸取。解吸液或浸取液用四氯化碳萃取,在亚硫酸氢钠存在下用水反萃取,碘化银沉淀制源。用低本底β测量装置或低本底γ谱仪测量131I的计数率。本法使用的装置、试剂及详细的分析步骤详见标准《水中碘-131的分析方法》(GB/T13272-1991)、《植物、动物甲状腺中碘-131的分析方法》(GB/T13273-1991)和《牛奶中碘-131的分析方法》(GB/T14674-1993)。 3、食品中131I的分析。食品鲜样在碳酸钾溶液浸泡后炭化、灰化,水浸取液用四氯化碳萃取分离、碘化银形式制源,以低本底β测量仪测量131I的β放射性浓度。详细步骤参见标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碘-131的测定》(GB14883.9-1994)。 4、人体内污染监测方法。γ谱甲状腺测量,典型探测限100Bq;尿样γ谱测量,典型探测限1Bq/L。 2022年10月,中核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规划建设五条同位素生产线,其中包括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