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高达】大威力照射----RGM-79【G】狙击型吉姆

MS狙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使用长射程光束步枪等长距离狙击用携行武器来进行精准狙击
2、使用加农炮之类的大口径固定式武装来实施炮击
3、使用浮游炮等精神感应遥控式攻击终端所实施的全方位攻击。
而率先将狙击列入MS战术的则是联邦军,不过联邦军在MS开发上起步较晚,没有像吉翁那样开发出局地战对应多种战场环境的特殊机种。而且原先用作狙击用途的RX-77钢加农系列机体数量自然不足,因此只有使用最初量产的吉姆型MS作为基础,开发出衍生机种,让原本作为泛用型MS的吉姆摇身一变成为特殊样式机。利用这个方式所发展出来的狙击专用机就是RGM-79SC 特装狙击型吉姆,以及借由更换使用武装来达到不同狙击目的的则是RGM-79[G]狙击型吉姆。

RGM-79[G]狙击型吉姆是为了量产而进行少量生产的RGM-79[G]陆战型吉姆的改装机体。和陆战型吉姆相比,除了专用和武装外,其他规格并无差别。但是由于其运用目的和其他机体不同而被士兵们称为狙击型吉姆。不过该机却和同为狙击型吉姆的RGM-79SC 特装狙击型吉姆或是RGM-79SP 吉姆SPII等机还是有所差别,只是针对现有机体进行的定制化改装,而且该机狙击型吉姆称呼可能也只是前线官兵为了方便分类而取的名称。事实上,其改装点也仅在于和长程光束步枪的匹配调整。其狙击能力和后续研发的狙击特装型高性能化MS,以及搭载专属步枪的运用思想有着极大的差异。纯粹是仰赖配备的光束步枪本身的性能执行任务。虽然以如此形式投入战场[G]型只能算是简易狙击型,不过其狙击能力倒是获得了颇高的评价。

在彻底改变地球战局的敖德萨战役后,联邦军也察觉到了可以通过弹道飞行并直接打击贾布罗的吉翁MA阿普拉斯即将完成。而开发据点有和远东方面军机械化混成大队,也就是俗称的小岛大队活动的区域相近。因此命令部队搜索并攻略其相关的秘密基地和开发工厂。同时为了应对阿普拉斯的出现,因此紧急配备了能够进行超远距离射击的长程光束步枪。这种武装不仅能发挥出名副其实“舰炮”的威力和射程,还能以超过现有光束步枪实现“照射”。
而当抵达后不久,在输出保留至预想三分之一左右的状态进行了试验射击,虽然确认了威力和性能,但是经由集体的能量远超了预想值,机体的发电装置运转出现了问题。 因此机体需要专用的能量回路,同时还需要对机体以及枪管进行强制冷却。于是以这些运用目的为前提,从而诞生了RGM-79[G]狙击型吉姆。

而为了在前线使用时能够快速区分机体,因此机体涂装被更换为深绿色(一说卡其色)。但除此之外的所有规格均和RGM-79[G]陆战型吉姆相同,因此狙击型吉姆自然也可以使用其配套的武器装备。
最终狙击型吉姆在攻略吉翁拉萨基地的战斗中至少被配属了3台以上,且所有机体均取得了战果。另外该机还配备了伪装网,与机体的专用涂装搭配非常合适,伪装效果很好。

而由于RGM-79[G]狙击型吉姆和RGM-79[G]陆战型吉姆的规格大部分一致,因此其介绍其实可以基本沿用陆战型吉姆。
RGM-79[G]陆战型吉姆以RX-78高达的量产化为指标,不过构造也被大幅变更。与其说是生产效率的问题,倒不如说是针对重力环境下运用的大前提,以及根据投入领域的优先顺序而推导出的。不过和一年战争中大量生产且基本继承RX-78的RGM-79吉姆而言,该机的基础设计就是以设想在陆地上运用而进行的。
比如头部江头顶主相机和单元化双相机作为单个装置的结构。以驾驶舱为主的控制系统和主动力反应堆的配置和构造则是专门针对重力环境下运用而设计的。这种战术使用上的根本差异也反映在背包的功能和结构等方面。
RGM-79[G]的主计算机分布在头部和驾驶舱附近。这一方面是因为批量生产全规格的学习型电脑很难,但实际上作为限定为陆战使用的机体而言,质量实属过剩。不过说到底RGM-79[G]是作为高达的相近规格替代品供给给不对。零件的交换、更新以及改装还有补给能接受稳定供给的有点,前线的运转率更高等,也成为了验证MS量产化有效的证明。

联邦MS的驱动主要依靠力场马达。而区块化设计也让在实际运用中表现除了不错的故障保护作用。不过单元化的缺点也在于修理损坏部位基本都是以更换单元为前提来进行。然而在实际的战线中,刚开始投入实战的新武器的整备零件不可能重组,预备零件会存在不足这点来说对陆战部队那可是相当严重的的。因此RGM-79[G]陆战型吉姆的整备人员会尽可能地细分个单元,对预计损耗严重的部队进行设计变更,时期能够在当地进行修复。这也让战场人员很容易把陆战型吉姆改装为RGM-79[G]狙击型吉姆,

对于陆战机体来说,腿部是特别重要的单元,但也是最容易被替换的的单元。比如将整个下半身替换为战斗车辆的底盘也不是不可能。但是MS虽然是更新现有武器体系的存在,但很少适用于阵地或是维持战线本身。
而且地面战斗中,部队也会受到地势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MS部队依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既有战术。而脚部优势所带来的强大机动性也体现了出来。RGM-79[G]陆战型吉姆继承了地面用特化的特征。在膝部追加了对应格斗战和固定的膝钉,而大容量电容器和光束军刀也被塞入腿部,结构高度集中。另外腿部还采用了不易混入灰尘的结构,使得维护仅需少数人就能完成。实际上对于最容易受到冲击、引起金属疲劳的脚部接地部件等部位的大修,即使是机师独自一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

至于武器装备上,就像上文所属,RGM-79[G]狙击型吉姆可以使用RGM-79[G]陆战型吉姆所使用的一系列武器。包括RGM*S-Sh-WF/S-00109 盾牌、YHI YF-MG100 100mm机枪、X.B.Sa-G-03 光束军刀或是YHI 6ML-79mm导弹发射器等。

但是要说狙击型吉姆最具特征的便是其装备的长程光束步枪,也就是BLASH XBR-X-79YK长程光束步枪。由于军方对其的要求并非着重系统整体完成度,而是需要尽快投入实战部署。因此贾布罗的工厂很快就完成了该型光束步枪的研发。

这种光束步枪备有配合狙击而研发的光束产生系统,以及大型兵器专用的瞄准镜和传感器。为了解决光束在大气环境中的衰减幅度,因此努力提高聚焦度后,枪管也设计得相当长。不仅枪体本身,加上外部电机和强制冷却装置后整个系统变得极为庞大。
作为一种实验性质的武器,特点在于光束弹道平直、衰减率低且不受地磁影响。因此非常适合作为远程狙击或是后方火力支援的用途。

虽然根据使用条件而定,可进行持续时间长达6秒的乍舌,不过若纯粹依靠枪身主体内藏电池和MS自带的发电机来功能,肯定是提供不了如此的消耗,自然需要外部的能源供给才行。而当接上外部能源供给后,可以在运用时则可以绕过能量CAP系统,从外部发电机直接供能。从而获得了战舰级的威力和射程。但是控制信号和空转用的能量也需要经由MS本体,因此机体和枪身的强制冷却必不可少。
为此在运用专用武装时,也需要通过电缆个管道进行能量供给以及制冷剂的循环。不过具有同样功能追加背包也被开发出来。虽然其充能的能量和冷却效率低于专用的外接装置,但也也能让狙击型吉姆独自出击在远离据点的地方执行狙击任务。

虽然整个系统体积不小,从搬运、设置、组装一路到就发射姿态待命的工程就需要耗费大量劳力, 但XBR-X-79YK却并非为特定机型所设计的宝贵武装,大多数状况下都是由RGM-79系机体使用。包括拉萨、贾布罗、贝科努、休恩登等战争后期知名的激战战区都能看到其身影。而且该武器的使用单位也可以不同。比如在拉萨基地攻略战中被RGM-79[G]狙击型吉姆使用,而在休恩登攻略战中则出现了RGM-79SP 吉姆SPII使用的案例。而且在运用XBR-X-79YK时,虽然必须经由专用射控软件对MS本身的FCS进行最优化,不过因为枪身上搭载了高性能传感器系统,所以无需依靠机体自身的测距系统即可进行超长程射击。

而狙击型吉姆在战斗中最亮眼的表现便是在拉萨攻略战中,其中一台狙击型吉姆依靠外部供能装置对搭载伤兵逃离地球进入轨道的桑吉巴级巡洋舰进行照射。并在有着上升气流等严重大气干扰的白天进行狙击,并最终击毁了巡洋舰。之后幸存下来的飞行型老虎也被补枪干掉。之后还有一台狙击型吉姆单独携带XBR-X-79YK长程光束步枪前去狙击阿普拉斯II,并将其重创暂停行动。之后更是打算击坠EZ-8战地处决天田士郎。可惜在将EZ-8的左半部分重创后便被重新启动的阿普拉斯II命中了驾驶舱。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