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并不是遥不可及


第一点要注重积累。
平时工作当考试,才能考试的时候当做工作。公务员遴选考试说白点就是招录的能干活的。一直在办公室工作的人都应该知道,平时办文、办会、办事想象如果针对这篇材料出题,会从哪些方面切入,框架如何构建;接待上面领导,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遴选考试会如何出题,并将其落实在纸面上;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如何有效应对。考试其实就是将平时工作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在试卷上。尤其是文字表达,因为无论何种题型都要以文字表达出来。遴选和申论很大一个区别,就是申论材料给的比较多,可以从材料中归纳正确答案,但是遴选材料给的比较少,需要我们自己进行总结、提炼、升华,看到材料深处表达的意思,所以写的材料要高屋建瓴、有站位、有思想、有高度,并且还要接地气。所以这就需要平常不断积累各种素材。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
(一)各类报告。
备考时,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会议报告从网上下载下来,认真阅读,并做思维导图,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问题、对策论述,为后面案例分析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理论书籍。
在遴选考试时,答题需要有高度,建议选择《习近平用典》、《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这两本书反复阅读,并背诵一些经典表述,在答题时运用上。
(三)辅导材料。
建议将材料分门别类,分成有现象、有原因、有影响、有对策,每次都需要看一遍阅读材料,再重点摘抄精彩语句、对策等,增加知识储备。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主要在于有针对性。
(四)网络内容。在这里重点推荐人民日报评论这个公众号,该公众号将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有高度、有思想,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对于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很有帮助。

第二点注重做题。
很多考生只是一味的看、读、背,不做题、不思考,这样很难有重点的学习,找不到方向,等考试时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等有积累一定量后,开始大量做题,一开始动笔会特别痛苦,往往一套题目要花两个晚上时间才能做完,但是做完一定数量卷子,并总结后,做题就越来越快。
建议考生主要结合做题情况,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准备笔试:
(一)要做到形式“美”
1.字迹方面。
阅卷老师每天要改上百甚至上千份试卷,很容易疲倦,要想吸引老师注意力,取得高分,需要卷面整洁,字迹优美。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练习时,尽量工整撰写,让卷面整齐。
2. 框架方面。
答题逻辑明确,框架清晰,很容易让老师找到采分点,因此针对遴选的不同类型(包括案例分析、公文写作、讲话稿),需要准备不同的框架,在考试时根据题目内容改写使用,既节省思考时间,又避免了考试时思考不全的问题,还使得卷面优美有逻辑。平时工作中写材料时,也应注重积累大的框架,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二)做到内容“实”
答题内容一定要实,如果语言表达能力有局限,提出的对策一定要务实管用,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平时工作中也要注意积累,对策一定要接地气,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切实能够解决,要有可操作性、针对性。一些问题可以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答案。
总之,遴选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容易,在工作中做个用心人,多积累,多留心,备考冲刺时,再找个好老师领领路,圆梦帝都、圆梦省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