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荆楚岁时记——豆粥加膏,祭祀门户

2023-06-16 21:29 作者:中国民俗文学分享  | 我要投稿

正月十五日,煮豆子粥,煮完后里面放一点油,这种粥拿来祭祀门户的。方法就是拿根水杨树枝,插在门上。看看树枝随着风往什么方向飘,就对着那个方向,用酒肉饮食和插上筷子的豆粥做祭祀。 按语:《续齐谐记》上说,吴县的张成,有一天晚上起来,看见一个妇人站在自己房间的东南角,对张成说:我是这个地方的神灵,知道你在这里养蚕。你明年正月十五的时候,在这里放完白粥,上面加些油脂祭祀我,我就会保佑你蚕业兴隆。说完话,这个妇人就不见了。张成听她的话,正月十五做了油脂白粥祭祀她,果然以后年年蚕业丰收百倍。 现在人们在正月十五煮粥祈祷蚕神,在上面盖上肉,爬上屋梁供给神灵,嘴里还祷告说:登高粥,夹鼠头,还敢来不?看我三蚕老来收拾你!这种仪式是希望能驱赶老鼠,保佑蚕宝宝。在《石虎邺中记》里说,正月十五,有登高的聚会。可见在正月十五登高并不是最近才流行的。 注: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上元节,属于三元之一,其余还有中元节七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 由于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我们现在有吃元宵的习俗。之所以荆楚岁时记中没有,是因为元宵到了宋代才出现。而这本书写于南朝的梁。在南宋 吴自牧的《梦梁记》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至于祭祀蚕神的习俗,是因为蚕祖嫘母的生日就在正月十五。在这一天,除了荆楚岁时记中所说,以油脂白粥祭祀之外,人们还会用竹竿挑着灯,插在田间,通过观察灯火的颜色,预测接下来一年蚕业的收成,这叫作“照田蚕”。这就演变出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后来,年轻男女们在灯会上约会,让元宵节多了点中国古代“情人节”的意义。

荆楚岁时记——豆粥加膏,祭祀门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