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陈仓之战部分疑点考据
我们今天来看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陈仓之战所有的史料拼凑在一起,会发现一些违和感,先上史料
《三国志·魏书十七》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
《三国志.诸葛亮传》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三国志》: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魏略》: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纔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通典》太和二年,诸葛亮以数万人攻陈仓,将军郝昭以千人守二十余日,不拔,在今县东三十里故城是。攻郿又不克,在今县东北十五里故郿城是。并今扶风郡县。
《三国志·魏书十七》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因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
《三国志·魏书十七》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
《诸葛亮集·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我们可以看到几件事情
1、季亮急攻陈仓,暴风骤雨般的攻势,意在取陈仓
2、兵力对比,季亮数万,郝昭千余
3、郝昭已有准备,让季亮不能克
4、季亮粮草少,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粮尽而还
5、季亮号称是为了使不得分兵东行,策应东吴军事行动
仔细阅读上面的信息,会发现有些违和感
1)如果只是策应东吴军事行动,牵制汉魏不得分兵,为何要急攻陈仓?
按照这个说法,季亮不是应该佯攻?因为战略目标是牵制,而不是得城,如果是得城就说明是铁了心打汉魏,应该做主周全的准备,不应该只带20天的粮草盲目攻城,这是第一个违和点。
2)季亮的军事行动是怎么泄密的?
已有备而不能克,明显是对方提前有准备,再加上季亮是急攻,兵贵神速,汉魏是不可能提前准备的。这是第二个违和点。
3)季亮如果是专心去攻打陈仓的,不该只带20日的粮草,怎么会耗到粮尽而还的地步?
季亮的特点是必不弄险,连隆中对都要等待天下有变,子午谷奇谋都不用,打个坚城只带20日的粮草,这好像说不过去。别忘了季亮带足了云梯冲车井阑,还搞地突,准备异常充足,这是第三个违和点。
4)季亮带了万余人,郝昭仅仅1千人,哪怕1天消耗郝昭50人,24小时里面1小时消耗2人,20天也把郝昭耗光了,为什么20多天还是攻不下?
季亮可是带了云梯冲车井阑地突,为什么一小时都消耗不掉陈仓2人?这是第四个违和点。
要回答这些这些违和感,需要一点脑洞,因为现有的史料无法帮助我们获取真相,我们必须打开自己的思路,去做一些想象和假设。
1.季亮的军队建设已经失败,导致细作横行,所以季亮的紧急军事行动提前泄密。这也是汉魏的情报网络发达的一种体现,连季亮的云梯冲车井阑地突等准备都提前知道,已经是对季亮的军队无孔不入了。
也有其他佐证
《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
季亮一死,牛鬼蛇神全出来了,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想而知季亮治军治了个寂寞,把军队矛盾推到顶峰,才容纳了这么多军队奸细
2.季亮不止带了20天的粮草,因为季亮是打算攻下陈仓的,所以带了云梯冲车井阑地突。
a.如果只带了20天的粮草,陈仓就算破了,守城军队把粮草一烧,季亮得到的是无粮空城,也只能退军
b.如果只带了20天的粮草,陈仓就算破了,守城军队没烧粮草,1000人的粮草也不够数万大军吃几天的,也只能退军
所以综合来看,季亮不止带了20天的粮草,而是带足了粮草准备好好干一仗,再加上季亮生性谨慎,所以必然是带了充足的粮草打仗攻城。
3.为什么季亮会只剩下20天的粮草?回到第一点,季亮的紧急军事行动提前泄密,连季亮的云梯冲车井阑地突等准备都提前知道,那粮草的存放位置也会提前知道。
所以对于郝昭来说就是开卷考试
a.细作烧了粮草后逃跑
b.郝昭带领一支突击队,埋伏季亮大军,烧了粮草后撤退陈仓
而季亮大军粮草被烧,军心大乱。季亮看着不到20天的粮草,心在滴血,只能下令急攻陈仓,导致无功而返。
所以综上,我们来看郝昭是什么来头?郝昭不是什么来头,郝昭就是普通的汉魏将领,只是季亮水平太差了而已,军队建设彻底失败,军队机密被细作严重渗透,导致粮草被烧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