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看不见的战线——吕蒙的未雨绸缪
话说争三郡时,被二爷粗暴打脸后孙权怒了,派吕蒙率两万人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万人屯巴丘挡住关羽,自己到了陆口给自家的小弟撑腰。(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在这次武力夺三郡战役中,吕蒙开始展现出自己在“看不见战线”上的高端能力。
吕蒙打仗之前先是给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写了劝降信,结果还没打除了零陵就都投降了。(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吕蒙这个人,战略眼光上虽然比鲁肃差了一个档次,但在未雨绸缪的国防角度上却是个奇才。
鲁肃刚代替周瑜的时候,路过吕蒙的驻地,本来鲁肃是很轻视吕蒙的,但他身边的人对鲁肃说“这是个上升的将星,您得结交一下。”
鲁肃随后去见了吕蒙,两人喝差不多时吕蒙问:"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您有啥应对关羽的军事预案吗?(当时刘备还在荆州,二爷顶在东线北据曹操,东阻孙权,此时的名气就已经成符号了)
鲁肃说:我见招拆招。
吕蒙说:现在东西虽为一家,但关羽实在是太牛了,千万得有预案啊!(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二爷在史书里就那么几段话,结果全世界所有集团一提起来不是“万人敌”,就是“熊虎将”,都他娘被删了,越想越来气!
随后,吕蒙给鲁肃搞了整整五个预案!(因为肃画五策)

估计有大兵压境对策,小股偷袭对策,暗中策反对策,偷袭对方对策,正面攻打对策···
具体是啥对策史书无载,但水平是相当高的,因为鲁肃站起来坐到了吕蒙旁边,搂着吕蒙说“我真没想到我兄弟的才略水平高到了这个地步!咱妈呢?赶紧带我去!我得拜见老人家!”(肃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曹操第一次南下来打孙权之前,吕蒙劝孙权在濡须口立坞堡。(后从权拒曹公於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
吴国的将军们都在笑:上岸击贼,洗足入船,要什么坞堡?
吕蒙说:"自古没有百战百胜的时候,如果有一天人家偷袭抢滩登陆成功,人家的步骑咱是打不过的,断了咱下水的路咱连船都上不去怎么办呢?(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很多远虑,总会有用到的这一天的!
这是个很厉害的未雨绸缪者!
同样也是个策反大神!
吕蒙在招降搞间谍这方面有天才,早期攻打蕲春时,就是招降开路。(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
而且手段高端,谢奇不降之后吕蒙仍然拿下了谢奇的许多手下部曲。(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伍孙子才、宋豪等,皆携负老弱,诣蒙降)
吕蒙的敌后工作,并不局限于敌方首脑,做的很全面。
这次也一样,当年他对鲁肃的那五策之中,至少有一策是比较明确的,就是长时间的招降与勾引。
孙权大概率也知道吕蒙的手腕和这些年的间谍进展,所以刘备和孙权闹掰了以后,孙权直接就命令吕蒙去给他抢那三郡。(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
吕蒙仅仅写了两封信,长沙和桂阳就轻松投降了。(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
荆州方面此时并没有显出衰败之相,如此轻松的“望风归服”基本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早就策反了。
当时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
但是后面吕蒙展示了他的忽悠手腕。
1、他早就埋好了线人,关键时刻拿出来了,这个做零陵工作的人,是郝普的老朋友南阳人邓玄之,去零陵之前,吕蒙专门去酃县接了他。(初,蒙既定长沙,当之零陵,过酃,载南阳邓玄之,玄之者郝普之旧也,欲令诱普)
2、他摆足了攻城的架势。
3、他派邓玄之去劝降,突出三个方面:
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给围了,关羽救援被阻击了,都来不了了!
你要是确定城能守住也行,你看看我这阵势,你守不住!
你那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老太太因为你被我们搞死,你亏孝啊!
郝普就这样被吕蒙拿下了!
这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他策反招降的手腕还远远没有完,而一生最大的战果,是江陵。
从中可以窥探到吕蒙的作战特点,诱降,官方的说法,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利用间谍的渗透去获取对方情报,并勾引当地首脑,时机成熟后迅速出兵配合,随后巩固消化造成既定事实。
这里,有吕蒙达成兵法最大成就的两个重要前提。
第一,勾引。
例如,利用人性的贪欲将敌方守城的首脑拿下,或者用敌方无法承受的代价做胁迫。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实现不战的总前提。但如果勾引失败或者无法勾引呢?比如曹魏那世所罕见的人质制度,古代出征的将领是有人质被扣在中央的,但曹魏那种从兵到将全部被扣的情况着实难以估评。而之后无论是东吴方面的诸葛恪打合肥还是蜀汉方面的诸葛丞相打陈仓,对面就算人数劣势也要跟你死磕,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死磕。
其次,是时间与和平。
你的间谍要渗透,要引诱,要寻找把柄去逼迫,而这些都要时间,需要对方不做过多防备的时间。如果对面有机会就要找你开战,和你表明敌对,你大概率是没有机会去释放间谍进入一座已经全面戒严的城池的,而对江东政局来说,更有可能的是,收缩兵力蹲守堡垒,在对面的兵锋下苦苦支撑。
然后,是出兵收割的时机。吕蒙打得都是闪击战,打的都是让人无防备或者是有防备但做不到完全防备的情况。比如袭击三郡的时候,刘备主力在益州;袭江陵的时候,刘备和曹操磕完汉中回成都趴窝动不了了,关羽主力还在襄樊鏖战。
必须是抓住你兵力捉襟见肘的时候,我才能偷摸地白衣渡江。
搞清楚吕蒙军事奇迹的要点,就能很方便的理解吕蒙时代江东对西和对北的开拓难度。
曹魏集团有错役制和人质制度,摸不动,配合上曹魏当时的将领部曲又个顶个的能打,曹老板为了换房本又时不时来军事演习,向北开拓堪比地狱难度。
老刘集团同样个顶个得能打,但由于起点低,和老曹集团又不死不休,他要找咱做联盟,这就方便咱花时间去琢磨。同样由于老刘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他的出兵方向,炮弹准备也必然瞄准的是曹操,咱就不愁他守备没有空虚的时候。
这就是相性的问题。我们总好奇为啥东吴两个方向的开拓效果天壤之别就在于此。
做个打牌的比喻吧。
东吴吕蒙找准时机出牌,一把扔老刘脸上,老刘一看,王炸,得,要不起。旁边老曹一瞅,心里狂喜,我随便打一张三都能压死,这么小的牌你居然要不起?!
换而言之,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本质,还是依赖对盟友无法完全防备的偷袭。而靠着吕蒙的遗产,三万曹魏北军俘虏,数万关公的荆州兵马,江东政权兵力暴涨,也短时间内解决自家不能攻坚打硬仗的问题。
但这刀子是万万不能往北挥动的。人家人质还在曹魏手里,要是北上了,曹魏官宣说现在回来的既往不咎,你大概率要面对临阵倒戈了。
那要是把编制打散了呢?以东吴那脑瘫的军制就真成“北兵”了。几年吴国队军服一穿,啥英雄部队也都那个意思了。
221年四月,老刘当皇帝的同时,孙权对老刘的外交强势也把自己逼向了非常险恶的境地。
因为曹仁又打回了襄阳,荆北压力骤增。
打回了襄阳是什么意思?襄阳不是一直在曹魏手中吗?
曹丕刚继位的时候,因为樊城已经被二爷打残了,所以曹仁屯兵襄阳,但是又担心被孙权在汉水断了归路,而且大战一年后,襄樊已经没有粮食了,曹丕命曹仁带领荆州军撤到了宛城。(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宛)
孙权作为整个襄樊会战的最大受益者,在二爷死后仍然享受着这份伟大遗产的光辉,中国之腹的第一桥头堡不战而得,孙权派陈邵据襄阳。
这个位置太关键了,卡死了这里荆州北部的压力将骤减!

但是,一年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曹丕称帝后派曹仁去夺回襄阳,曹仁和徐晃轻松拿下,又抢回了这个南下的桥头堡,随后迁走了汉水以南的老百姓们。(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
孙权方面极度轻松的就丢了扼住北军南下的嗓子眼!

本来扬州战区就紧张,国境线已经被推到长江边了!
现在荆州战区也将面临着曹魏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兵压境!

老刘的夷陵之战迎来了政治不正确,却极度军事正确的时机。曹丕方,也得到了一统天下的破局点。
但是,随着吕蒙的交接,被孙家驯化的忍者——陆逊,站到了历史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