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平日记,2023-3-9,赶车与卡巴拉
最有趣的是赶车。
中午出门有点托大了,但最后能够赶上,我还是挺感恩的。
一点半的火车,十二点钟出门,然后好死不死,我想先去开封菜吃个饭。
走到那店:12:15
点餐拿到开吃:12:20
吃完走到旁边的地铁站到乘车口:12:43
放弃坐地铁走上来叫滴滴:12:50
坐上滴滴:12:55
滴滴选择了走西环快速转北环快速,到1:15的时候收到信息,列车延迟5分钟,也就是1:35开。那会儿我还在北环上。我觉得大概1:20能到地方,但不是特别有把握。收到信息前我还在想怎么错过这班车,等下一班去哪儿逛逛或者找个咖啡馆坐坐的事儿。然后我觉得老天爷都帮我,列车等我五分钟。
1:23到达苏州站B2检票口,两分钟后,检票开始。我真赶上了。
车票其实也就是20来块钱,从这点上说,经济上的损失没啥可计较的,而且到了安亭也是整讲义啥的,跟在苏州某咖啡馆等下一趟车也没啥区别。主要是误点之后会感觉比较不好。无能狂怒我就怕这个。
从安亭扫个车到安亭北不难,或者说很容易,但从安亭北扫个车回来就不容易了。车站门口基本上车都扫不了——要么是车早就烂那儿了,要么就是二维码已经被人划花了。因为这个底层互害,中国人不坑中国人的逻辑,基本上得走1/3的路程之后才能找到可以使用的车。
加上下午的三个意第绪语视频,今天又是五个视频输出,另外两个拉丁语是早上在酒店里做的。希望在下周三第二次上意第绪语前能把第一二单元的作业录出来,同时讲义能够至少梳理到第四单元。
晚上听了个“生命科学”的讲座,其实是卡巴拉,最近有个卡巴拉群突然热闹起来了。我基本上听了大半,还在讲座中做了个小自我介绍。我听课的目的之一其实就是给自己揽点活,对讲座能讲出多少东西不报太多期待。听其他的几个自我介绍也算是知道了下这个共学体的总体成色。
在听讲座,或者说更像是交流会的同时,把明天晚上现代希伯来语第七课剩余的部分讲义完善了下。比较有趣的是里面有首歌《整个世界是条很窄的桥》(Kol Ha'olam kulo)。不过好像我现在没法搬运,那个搬运软件解析不了油管地址了。另外就是第七课的主题是电影,教材上附了几部电影的名字跟剧照。我就稍微搜了下,最早的一步1950年代的,最新的也是九几年的。北大引进这套教材是2004年,那你也别指望能在里面找到2000年后的东西了。
回来去驿站把前天到的这本《上海与犹太难民》给取了。我以为是中希对照,结果是个中德对照,也行,德语是绕不过去的。甚至可以说,等这个学生的意第绪语整完了,再想给意第绪语加薪柴火,就得靠德语的帮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