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及真题复习资料
以下是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的相关介绍及真题试读供考生们参考!
资料全称: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注:本资料查找使用方法见文末!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题库视频网课部分摘录:
下面各种观点维果茨基没有详细阐述的是()。
A.认知发展是内化的过程
B.儿童的自言自语在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
C.工具在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
D.练习与习得经验在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
【答案】D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论述了工具在人类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在社会交往中认知发展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认为自言自语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认知发展内化过程的一个中间步骤。皮亚杰详细论述了练习与习得经验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霍尔
C.华生
D.格塞尔
【答案】B
【解析】斯金纳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霍尔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环境论断中表明他强调遗传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是()。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
【答案】C
【解析】20世纪2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的研究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心理测量学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A.18世纪中期
B.18世纪后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答案】D
【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又于1913年扩展为三大卷,提出了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独立学科体系的确立。
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答案】B
【解析】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根据斯金纳的观点,强化的目的就是提高反应的概率。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中止厌恶刺激
的方式来实现。惩罚的目的是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某生因受到过点名回答问题的负强化作用,所以就越来越经常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
能够解释“程序教学”的心理学理论是()。
A.强化原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理论
C.有意义学习理论
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
【答案】A
【解析】“程序教学“是斯金纳在20世纪提出的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理论,它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程序教学”是斯金纳强化原理在教学中的系统运用,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裴斯泰洛齐
B.桑代克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答案】B
【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善作,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独立出来。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条件反射建立后,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不再配对出现,条件反射逐渐消退,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结并没有在神经系统中消失,()能证实此现象。
A.条件反射的泛化
B.条件反射的分化
C.高级条件作用
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消退后过一点时间突然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再次发生,被称为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它证实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的联结在神经系统中仍然存在。
......

>>>本文为多资料汇编>>>完整版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资料查找>>>同名网站/公众号【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点击/复制/搜一搜/下方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