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其实远比你想得要好
01
最近几天,国内外各类品牌连番登上热搜,沸沸扬扬地只为了一件事:支持新疆棉花。
来讲讲事件起因。
3月24日,H&M集团被爆出发布涉疆言论。
该言论声称,H&M关注到了民间社会组织和媒体对新疆地区“强迫劳动和歧视少数民族宗教”的指控。
并以此为借口,暂停与位于新疆的服装制造厂合作,暂停从新疆采购棉花等产品。
随后,网友发现有多个品牌与H&M持相同立场,用恶劣的谣言抹黑我国,并对新疆棉花发起抵制。
比如耐克。曾在官网发表“关于新疆的声明”,宣称它的供货商不使用任何来自新疆地区的纺织品或相关加工品,并声称其工厂不会再有新疆或维吾尔族或其它少数民族的员工。
还有ZARA。
其母公司Inditex曾发布的“对强迫劳动零容忍”的声明中提到,他们注意到许多报告称新疆存在“社会和用工弊端”的问题。经过内部调查后,他们现已确认和新疆的任何工厂都不存在商业联系。
还有优衣库、阿迪达斯、FILA(非中国区)、GAP、UNDER ARMOUR、NEW BALANCE等,穷举不尽,网友做了一个不完全的汇总。

进一步挖掘这些企业的背后关系,不难发现,他们几乎都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的会员。
据了解,BCI是2005年在瑞士成立的一家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表明上声称,其目的是“在21个国家/地区推广更好的棉花种植标准和实践”。
然而,该组织只不过是打着“环保”、“人权”等冠冕堂皇的旗号,就可以无视技术与产能,直接占据道德制高点,制定行业标准,甚至强制要求会员必须使用他们认为符合标准的棉花。
几乎是另一种形式的产业霸权。

早在去年10月,他们就在其官网上发布声明:BCI将停止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所有现场活动。
在BCI的煽动下,很多企业响应号召,听从并传播涉疆谣言,参与抵制新疆棉花活动。
这种行为是愚蠢、肮脏、毫无底线的。
讽刺的是,今年3月,一个名叫“BCI良好棉花”的账号曾发布文章明确指出,在新疆“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但BCI总部也并未解除禁制,更没有道歉。
不禁让人觉得,这不过是演出来的对内对外截然不同的“两幅面孔”,更加心生愤怒。
还有消息称,早在2009年,BCI就使用过类似手段,抵制阿塞拜疆棉花,导致阿塞拜疆在2011年屈服,对欧美市场做出让步,出让本土农业资源。

另有网友扒出,BCI官网上展示的中国地图存在多处重大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