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喋血长平》历史纪录片: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锅吗?

2020-01-12 14:27 作者:纪录片TOP  | 我要投稿

纪录片TOP推荐:

第一部大型历史战争纪录片

来自战国:《喋血长平》

记录特色:辉煌宏大,制作优良,央视出品,必属精品。导演用40人的群演,拍摄出了百万雄师的大片。

推荐指数:9.9

播放地址:bilibili

推荐理由:

最近世界上发生了大事情,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热心的关注着。

嗯,没错就是川普与伊朗之间的问题。

所以特意在这个时期推荐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让大家看看在两千多年前,秦赵两国之间是如何对峙于长平,廉颇如何被换帅,赵军被坑杀,这一惊世骇俗的战争过程。

同时也让大家对现在的情况有个对比,理解为什么中东是冲突关键点。

同篇链接:

大家可以同时观看B站【百家讲坛之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中的第18集《长平之战》配合看有助于对历史的了解。

王立群教授的《长平之战》比较注重对历史关键人物决策的分析,对于其他方面的叙述比较简略,但也是很不错的解说。

长平之战分析:

战争时间:公元前260

关键人物:秦昭襄王,王纥,白起,范雎,赵孝成王,廉颇,赵括,虞卿,其他六国等。

关键节点:中途换将,秦国换上了战神白起,而赵国却换上了年轻的赵括。

地缘因素

上党地区的本归属韩国,但却被赵国接纳,导致秦赵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上党地势险要,位于秦赵两国之间的中间缓冲地带,属于韩国。但却是双雄争霸的秦赵两国的要害位置。

由于上党的地缘优势,一旦谁占领了这里,谁就可以对东西两侧的平原进行俯冲。

赵国得到上党,则可以占据有利地形,冲击秦国的东面平原。秦国得到上党,赵国整个国家的地区将会被威胁。

因此,上党被秦赵韩魏四国瓜分,形成了均势势力。因此这一要害位置由韩国掌控。

关键点:(伊核六方会谈)

而形成长平之战的根源就在于韩国内部不愿意同时招惹秦赵两国,在秦军打破平衡,攻占上党之际,将这一块战略要地扔给两个大国,赵国先于接纳了这一块看似肥美的地区,但没想到的是却成为了赵国灭亡的开始。

对于赵国来说,打不一定赢,但是不打,就一定会输。

赵国想赢,一方面得举国上下努力,一方面得靠六国的帮助。

然而在战争持续的过程中,赵国的农业崩溃,后勤不足,且外交政策连续出现失误,盟友之齐国却拒不出兵。

另一方面,拥有巴蜀平原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举国上下有着全民皆兵的调动能力,因此国力比拼秦国是要强于赵国。

在战略相持阶段,谁先被耗死,谁就要被剪羊毛,它的国家以及人民的财富就要被洗劫一空,这是一个比谁比谁更坏,大腿更粗的恶性对峙问题。

李牧之所以没参加,是因为他要守北方的匈奴。

上党属于山区,也不适合骑兵作战,同时在长平之战的遗址中并未出现骑兵。

赵括的锅?

赵括自己就出身名将之后,奈何第一次带兵,就遇到了Boss级人物。

赵国本身国力就稍弱于秦国,廉颇在初期小挫之后,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让赵国的国力有点hold不住了。

赵括在上任之际,又带来20万余援兵,准备于秦军决一死战,这是赵孝成王以及赵国的统治集团的共识。

奈何被白起请君入瓮,死的不冤,剩下的赵军则被坑杀。

其他五国之所以不援助:

第一,秦国的外交政策得力,一边恐吓五国不许出兵,一边散布和谈谣言。长久以来远交近攻策略的成功。

第二,赵国在对峙阶段派使者和谈,让五国误以为秦赵要和谈了。结果和谈成了一场空,反而使得赵国处于被动局面,缺少了盟友的支持。

第三:兵力不相上下者,谁胜那也是惨胜,五国都等着捡便宜。等着两国的兵力被削弱,好乘机崛起。

结果,谁想到这不是一场惨胜,而是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最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长平之战之后秦国并未乘胜追击,国力难以为继,又怕后方空虚,被其他国家抄了底,且赵国同样使用了反间计,白起被迫撤兵。

而后终于玩明白了外交政策的赵国,在晋阳之战中,联合魏韩两国,拼了老命,逆转战局,保住了邯郸,也延缓了秦国扫平六国的进程。

失败因素:

一:长平之战失败最大的问题并非是来源于赵括,而是赵国外交政策的问题,统筹工作做得太差。

外交政策的执行的失误,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赵国在年轻的赵孝成王即位后,面临着新旧统治集团的更迭问题。

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王上任后,必须要启用听自己话的人,所以上一代赵惠文王任用的老臣的一部分建议,应该是被拒绝了。

最后,合纵没有完成,赵国中途求和,反而使自己孤立无援了。

二:其次是赵括的问题。毕竟仗的赵括打的,战场瞬息万变,不能很好的判断敌我形势,不及时做出调整,这就是统帅的锅了。

仗是一定要打的,赵国等不及了。但是怎么打,如何打,就得看赵括的兵法运用了。

纪录片点评:

这场战争的持续几乎耗尽了秦赵两国的国力。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白起均参加了战役。四十万赵军被一夜坑杀。

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略决战,秦赵双方投入了上百万的兵力。

秦赵双方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手腕都在这一场的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让纸上谈兵成为经典,同时还有很多历史的细节被一一展开。

最后反思: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才能引导我们不被复杂的情况所迷惑,看清事情的真相。


《喋血长平》历史纪录片:长平之战真的是赵括的锅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