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云斗笑社开篇:训徒见真章

2020-12-21 07:48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从斗笑社开篇“什么是相声”说德云社对观众的尊重和期待

评论区规则: 

  1. 不要拉踩。如果想说谁不好,请自己开文、自己找地方,躲开我这儿。

  2. 提反对意见,请用确实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得出结论。我们欢迎善意理智的探讨,不欢迎恶意情绪的倾泻。

《德云斗笑社》每一期的开篇,都有说书人提纲挈领,点明主题。


第一期的主题,竟然是“训徒”。

还真是老郭的一贯风格:我的徒弟我自己骂,外人闭嘴!


《德云斗笑社》看起来是个团综,其实是个团建。不管从镜头上看,老郭的话是对谁说的,表达的都是老郭的态度。不是说指出了谁的问题,别人就没这个问题。德云社越做越大,徒弟越收越多,能得老郭亲自提点的机会越来越少,《斗笑社》几乎可以算是一个老郭公开教徒弟的综艺,希望徒弟们可以“重重关卡生金鳞”:没要求你们一定化龙,只希望你们一次比一次能有长进。

我们来看看老郭都提到哪些问题,表达了哪些态度。


在观众心中的定位。

“作艺的人如果有定位,那太棒了。”“这也是观众喜欢你。”

在观众对艺人不熟悉的时候,有定位,可以迅速在观众心里有一个鲜明的形象。

老郭是个营销高手。当年的德云社,能卖票的人其实不多,但给观众的感觉是人才济济。究其原因,就是老郭总是给别人扬腕,一出来个人,观众一看:嘿!这不那谁么!

说到徐德亮,就是“耳钉徐”(徐德亮才是德云社第一个戴耳钉的,那时候张云雷烧饼都还是娃娃)、急性子。业务方面,“徐德亮是德云社文哏相声的代表人物”。

说到李菁,一个是板儿,“丐帮少帮主”、“大眼板子李”;一个是慢性子,“太刺激了”。

后来岳云鹏的“五环”、杨九郎的“一线天”、张云雷的“白蛇传”、李九春的“是谁这么坏”,也是这个路线。

有定位,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用一个鲜明的标签吸引到观众,再用能耐留住观众。

有定位不是坏事,只有定位才是坏事。


毒唯。

处理过许多问题的老郭,大概没想到,有一天,他要解决的是毒唯问题。

毒唯不足畏,可畏的是,毒唯的言论会不会影响演员。

谁不想被人喜欢被人夸,谁愿意被人骂得狗血淋头恶毒诅咒?

老郭说什么“挣的钱有一半是挨骂的钱”,不过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因为业务挨骂,因为工作挨骂,没问题啊!没能耐、把活使砸了,可不就该骂么?这种情况,别说观众要骂,就是演员下了场,只怕也得懊恼得蹲地上抽自己几嘴巴。

可毒唯不是,但凡对相声有点儿热爱,都不至于成了毒唯。

相声演员是人不是佛,没有那么高的修养那么宽的心胸无视毒唯的言论,再加上相声这行天生就重视观众的反馈,当相声演员在台上想的不是“我这么使这个活观众乐不乐”,而是“我这么使这个活粉丝骂不骂”,那还能说好相声吗?


搭档。

老郭不能把粉丝怎么样,只能告诫自己的徒弟:“一场搭档,要有买卖有交情。”他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你们俩不一块儿么?”

搭档一体,荣辱与共,互相扶持。

关于搭档我已经写过一系列文章,以后还会有业务方向说搭档的分析文,本篇不展开讨论。


方向。

要当偶像,还是要真有能耐。

当偶像,只要伺候为你而来的这批人就行了。但是,谁能保证今天为你来的这批人,以后永远都不走?

如果只会为看脸嗑糖追星的粉丝说相声,等这批观众散了,相声演员还说不说相声?还会不会说相声?

老郭看起来传统,其实一直走在最前沿,用他的话说,“相声是最与时俱进的”。

老郭从来都不怕徒弟成为流量成为偶像,老郭是怕徒弟只是流量只是偶像!

带荧光棒去听相声,可不是打张云雷开始的,不信去看车祸版的画扇面,那底下已经零星的有荧光棒了。

偶像和实力不是互斥,因有实力而成为偶像,才能长青。


文化。

想要艺术上有发展,得有文化。

文化可以从书本来,也可以从阅读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相声是艺术,艺术归根结底是靠触动观众的情绪来感染,故事是媒介,情绪是核心。

优秀的相声演员,文化不会太差,阅历必然深刻,否则,就不足以打动人心。

德云社目前卖座的相声演员分两种:一种是老两口、祥林这样,学问、阅历都占的;一种是岳越、九辫这样,学问差一点,但是对人生的感悟深刻,能够用自身经历滋养作品的。

岳越接近大成,九辫已经小成,希望他们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呈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感谢墨莲潋染、远非深给我充电!数小钱钱特别快乐。

感谢三连、点赞的朋友们。

欢迎大家继续热情讨论。

德云斗笑社开篇:训徒见真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