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方法之电絮凝法
电絮凝对废水的净化是通过电解絮凝、气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以废水为电解质溶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溶性阳极产生金属阳离子,与此同时阴极产生OH-和H2,从而形成氢氧化物絮体,以此作为吸附剂来去除有机物。水体中污染物絮体附在产生的H2气泡表面,从而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
影响电絮凝的因素有pH、极板间距、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等等。每一个因素都至关重要,经学者研究,应用电絮凝法处理石油裂化催化剂生产废水,电絮凝适宜参数如下,pH宜取8.0-9.0,电流密度宜取25-30mA/cm2,电解时间宜取25-30min,电极板间距宜取1.0-2.0cm;其理想条件参数:pH=9.0,极板间距1.5cm,电流密度25mA/cm2,电解时间25min。各因素对COD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极板间距>电解时间>pH>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过大容易发生阳极钝化,而钝化膜的存在会严重降低废水中的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在实际操作中,电流密度宜取25-30mA/cm2,并能对废水的浊度有良好的去除效率。
电絮凝与传统的混凝相比,电絮凝具有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无二次污染(无须添加化学药剂)、污泥产量低、设备简单且容易模块化组合等有点。电絮凝已经广泛应用于石化废水、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制药废水、含铬废水、油田废水等的处理。但是电絮凝在处理效果及投资成本方面较混凝沉淀有较大的优势。电耗成本则占据运行成本的较高比重。
以上内容由漓源环保小编整理编写,了解更多废水处理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漓源环保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