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吟游诗人与爱的艺术:男性的思想觉醒,与被物化的女性!

2022-04-04 21:11 作者:沙漏国际音乐  | 我要投稿


“中世纪的世俗艺术围绕离不开对爱情的歌颂。与教堂内的呆板无趣的政治产物不同,宗教世界之外,人们努力的展现着自己,隐晦的表达着爱,与欲望。”


▲(表演的吟游诗人)


吟游诗人是世俗艺术的主力。吟游诗兴于12世纪的法国,歌颂他们的诗人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活动,游走在村庄与村庄之间,或是穿梭于官达富贵中,靠卖艺为生。




▲(1200年法国北部的吟游诗人)


他们最主要的特点便是歌颂政治联姻外,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带有浓烈的违背道德色彩,因而他们被封建社会极力反对,成为了这样四处流浪的“被抛弃者(outcast)”




▲(1200年法国北部的吟游诗人)


在中世纪禁欲主义盛行下,欲望即罪恶。图中被钉在梁拖上的这对偷情男女正是因为欲望而遭受惩罚,被钉在“耻辱柱”上。而世俗艺术里的爱情文化,正是对这种“羞耻”理念的反抗。




《我看见云雀高飞》(节选)

哎!我对爱情所知甚多,

又甚少;

我无法不去爱慕一个

我得不到一丝分毫的女人。

她将我带走,将我的心带走,

她带走了自己,带走了全世界;

只留下了我,除了心中的欲望与渴求,

我一无所有。

(翻译自作者本人)




▲(图为伯尔纳)


伯尔纳·德·旺塔多恩痛苦的写下了这部作品。他曾与法国埃莉诺女公爵相爱,而公爵却远嫁英国,伯尔纳爱而不得


伯尔纳与这位女公爵的故事,正是当时典型的“宫廷爱情”。这种题材里的剧情往往违背道德,讲述男子(尤其是骑士)对自己理想中的已婚女人是如何仰慕,又如何宛若臣民一般获得女人的宠爱。




▲(插画:为讨好富贵女子而献艺的男性)


然而在阶级的差异以及当时贵族联姻的习俗下,女人不可能离婚和这些男子走,因此这些男子爱而不得,只能一生追随。


与现代爱情观截然不同,这些男子往往以这种偷情为荣。这是由于这种爱情文化的背后是对封建的反抗,是人、作为个体——而非宗教的皈依——思想觉醒的象征。




▲(插画:女人站在上位将篮子中的男子拉到自己身边)


不过,女人在这种价值观下真的是处于上位吗?答案毫无疑问是否认的和当今社会不同,中世纪的女子并无实权。在这样的前提下,男人将自己视为低 下而无私侍奉一位女性,是少有考虑女性意愿的。


换句话来说,女性在这里是被男性赋予了“上位”的权利。男性因此满足了自身“追求”的欲望,而女性怎么想,似乎并不重要。


作为例子,回到《我看见云雀高飞》上。伯尔纳单方面的埋怨那个女人,而却对这位女人的心理活动只字未提。若是将这位女人换做他心爱的物件,本质上怕是也没什么分别,女性是被物化的


于是,在这样带着反封建意味的爱情艺术里,男人被宗教所压抑的欲望的确是得到了满足,然而女人依然没有被真正赋予人性


吟游诗人的音乐与表演,和当时艺术忠诚的记录了男性是如何反抗宗教政治,引领了全新的思想潮流。而率先为女性价值发声的人,却直到文艺复兴才出现——那就是当时最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

中世纪还有许多代表性音乐家,以及作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沙漏的音乐课』的音乐与艺术的连接课程。


—音乐与艺术的连接—

梅雨佳

描述

面向作曲者,音乐学者,器乐演奏者,音乐爱好者。将音乐与艺术挂钩。从艺术理念,美术,文学,哲学等角度深层了解艺术理念的结构与概念。课程综合了瑞士洛桑高等音乐学院部分课程内容。

期数

约1-2节课一周期 — 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二十世纪/当代

上课形式

理论

作业形式

录播形式

无录播

程度要求

无要求

班级种类

集体班/一对一 (10人以上开班)


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有多年授课经验,又久居海外,对西方的音乐史,有极为详细和深刻的了解和研究。


报名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沙漏的音乐课』咨询。

吟游诗人与爱的艺术:男性的思想觉醒,与被物化的女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