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公园曾被拦下!福州第一只导盲犬卡拉时隔数月与主人同游公园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
我们能够为他们做什么?
导盲犬进公园不再被拦,无障碍环境未来可期
大家都知道,
导盲犬能帮助视障人士出行。
可如果导盲犬真的进入到你所在的公共场所,
比如地铁,公交车,商场以及公园,
这时的你,会怎么做?
如果发现他们正遭遇不公平的境况,
你是否会伸手解困?下面,我们要介绍福州第一只导盲犬卡拉,
它在去年2月14日来到倪先生的身边。
一年来,它慢慢被身边人接受,
融入到了社会。
但在今年5月份,卡拉和倪先生
一同来到西湖公园时却遭到了拒绝,
也留下一份无奈的“控诉”。
此前报道↓ “导盲犬也不能进!”福州第一只导盲犬进西湖公园被拦?残障人士称很受伤!
那么,时隔数月后,
当倪先生和卡拉再游西湖公园时,
这份“控诉”和解了吗?

公园保安:请把证件出示一下。
倪先生:这个是导盲犬卡拉的工作证,免疫证,还有这个残疾人卡。

公园保安:可以,请进。
导盲犬相当于视障人士的眼睛,
陪伴着视障人士出入公共场所,
导盲犬进西湖公园被拦一事曝光后,
西湖公园管理方以及福州市园林中心
就针对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园一事,
及时作出调整。
福州市西湖公园管理处 彭艾副主任:
对于市管公园,我们出台了几个管理办法,导盲犬进来,盲人要有盲人证。导盲犬要三证一服,养犬证,疫苗证,导盲犬证,导盲犬的服装,证明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此次公园方的及时调整,
也给其他公共场所的管理方作出表率,
对于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我们不能,也不该置身事外。
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和规范
也应该更具体和明确。
“今年7月,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养犬的不文明行为列入重点治理清单:其中一条就写着携带除导盲犬、助残犬以外的犬只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办公、生产、经营等公共场所。
”
虽然该条例中
没有关于导盲犬进出公共场所的具体规定,
但令人欣喜的是,
视障人士和导盲犬的权益,
目前正在被关注。
这是我倍感欣慰的一件事,至少在地方法规里面,已经出现了导盲犬三个字。
要无障碍也要无障爱 伸出援手帮助残疾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要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
就要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让残疾人共享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无障碍环境”
不仅仅指设施的建设和提升,
制度法规的保障,
陌生人的善意更要先行。
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公众意识水平的提高,
以及国家对残疾人保障事业的力度加大,
无障碍环境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