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丨“算”沙抟空,让风云可测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而及时的气象监测、预警
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今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
亦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50周年
主题是“ 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 ”
一起关注气象、气候和水文服务
以科技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以算力筑基,助“天擎”洞悉风云变幻
将风云变幻用观测数据记录下来,再通过复杂的运算得出预报,最终转化为丰富多样的服务产品,气象业务链条从头到尾,都高度依赖数据与信息的顺畅流转。建立一个集约、稳定而高效的信息系统对气象工作者来说,是愿望,也是大势所趋。
“天擎”即——国家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因势而生。它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汇聚、共享、开放与应用气象数据资源,提供“数算一体”的云上计算服务,使得算法向数据靠拢,从而减少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支持智能预报和服务系统研发,将使全局业务流程最优化,促进应用协同,全面支撑“云+端”生态运行。
宝德为某省气象局搭建和加速融入全国“天擎”平台出力献策,提供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宝德自强®鲲鹏服务器PR210K,使得“天擎”业务应用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保障系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提升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水平和应用协同能力。它基于国产鲲鹏920处理器而打造,搭载国产操作系统和基础硬件数据安全,提供强劲计算性能和扩展能力,多核高并发,匹配海量数据需求,让“天擎”可以更安心地应对气象大数据挑战。
铸就中国“芯”,助力某省气象局完成HPC建设
天气预报是通过气象工作者收集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数值天气预报的复杂方程中,结合多种复杂天气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来的结果。
数值预报作为气象领域的“芯片”和“国之重器”,是天气预报服务的核心基础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建立自主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数值预报模式国产化刻不容缓。
在全国推进数值预报模式国产化进程中,宝德用算力筑基,为某省气象局铸就中国“芯”力量,完成HPC建设并顺利运行,实现数值预报自主安全。其中宝德自强®鲲鹏服务器系列产品凭借超强算力、稳定可靠、自主安全等多种优势担当重任,由其作为底座搭建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峰值计算速度达到100万亿次,为数值预报模式的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它配置高效节能电源、动态冷却机制,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要求,在保持其性能的同时,能源成本大大节省,满足多样性计算、绿色计算的需求。
“算”沙抟空,让风云可测,让未卜可知。宝德以科技助力,驱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未来,宝德将持续技术创新,勇担时代使命,促进气象事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中国气象航船劈波斩浪、开拓新的辽阔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