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恒大之兴与败

2023-08-12 14:32 作者:绘时光的小当家  | 我要投稿

1、摸爬滚打,不辜负功名尘土

许家印。生于1958年,今年65岁;幼时的苦难生活、大学生下基层、世界那么大出去看看、创办恒大。如果许家印不曾从打工人的国企中走出去,在车间里面继续钻研苦干,按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这辈子应该做个国企主要负责人没有问题。

但是,他想做更大的事情,成就更大的事业。

许家印创建了恒大。

在某一段时间可以说管理的挺好;以他的才智,或许他也曾想过做一个“万古长青”的企业,但是在某一刻、某件事之后,他做出来另一个选择。

政策、银行、市场、企业管理……有一天,许家印意识到自己已经把控不住了。

如果那时他紧急刹车,则净身出户,但是这样的代价他不愿意;

他不愿放弃已经拥有的,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走到黑。

一起繁荣,一起衰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死一块死,拉更多的人来陪葬。

豪宅、美女、专机、地位、名利……他都有了,他甚至可以说有自己的私人银行。

如今,他依然有,只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

准确的说,失去了诚信的,是恒大,恒大的企业集体代表们。

从许家印自身而言,他一点都不亏;

跟着他干的人,很多也自知道会发生什么、面临什么,也是认定了要走到黑。

直白的说,许家印和他的团队,他们一起做空了恒大。

一个公司的领导、高管都在做空这家公司;如果说这家公司还有希望,无异于是谋杀。

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方等等,都是帮凶。

公司到底只是一躯壳。

恒大的面目,正像是一个“洗钱工具”:通过恒大集团实现了对社会财富再分配后,很多人富有,很多人贫穷。

这样的面目,这个世界上很多。

许家印之所以能混到现在,他的“为官之道”确是“高明”。

深谙官场之道的他,即使恒大“负可敌国”,但他仍然是富甲一方;

即使被股东、客户、供应商万人唾弃,他仍能保持人在钱在;

即使许家印也许不能全身而退,但是有足够的资源让他过完下半生。

2、业绩为王,要往上爬;

打通上层、搞定中层、拿捏下层。

有没有计算过,地方政绩与房地产开发的速度、规模大概是成正比的。

地方若没有房地产开发,则没有政绩,官员想向上爬,难矣!

企业内部也是如此!

如诸多房企,不管是民企、国企、央企;又如诸多其他科技、互联网企业;

唯有实现开疆扩土,才能封赏高管。

没有业绩,怎么往上爬?

没有业绩,创造业绩!

拿地,卖房,就有业绩!

业绩会让人振奋,亦会令人疯狂!

地拿得好不好不重要!

只要有开发、有回款,有现金流,亏了赚了已经不是老板和高管真正关心的。

企业不是老板的,更不是高管的;

但是要通过企业赚钱、拿钱、偷钱是他们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事情。

不然,如何有所谓的明星经理人,动辄千万年薪的高管?

他们曾经的风光无限、自媒体的彩虹屁、颂文一波一接一波;

在企业真正处于困境、绝境的时候,便巨口不提曾经吹过的牛逼,看来是何其讽刺!

当然,房企中他们不乏有真才实学之人,但是时代的裹挟之下,他们终究不能做得起中流砥柱,随波逐流的大多数!市场下行,行业遇冷,再加上本身有的“精英思想”,他们其实更懂得在任何时候“投机”,实现自我的收益最大化。

这一系列操作自然都是合规合程序的,一点也不违法。但是,他不道德。

程序合规,是一个恶劣、无耻的借口;

而正是通过对程序、规定的“运用”,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恶劣和无耻行径。

在人生的低谷、在行业的低谷、在企业的低谷,你会认识到许多事情、许多人的真实面目!

这句话,是罗翔老师说的。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我们都是时代的经历者,也是时代的见证者。

实际上,房地产已经掏空了未来二三十年的“钱”,这把火烧的太过;

不夸张的说,已经燃烧了很多人的未来。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产业转型,那是另一个明天!

3.全球资本主义的价值观

业绩为王的规则,其实是基于全球资本主义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恐怕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力、最强大的价值取向了。

正是这种全球资本主义,让每个人心甘情愿地去做自己的事情。

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去编代码、去做报表、去做管理他人、去操作机器、去耕耘于田野之间。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可逆转、财富过度集中、资本异化改变商业逻辑、财富改变人性……

我们这个社会的思想家、哲学家们想必也会思考,社会现象之下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这与世界、社会的经济运作、尤其是金融资本的“收割”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在理论支撑层面,则是全球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

若深入爆雷的房企去调查,则会发现这些爆雷房企的诸多经理人、部门主管中品德问题的不在少数,他们以权谋私、欺下瞒上、精于算计、利欲熏心;

试想,这些人来掌控公司的关键岗位,被培养为所谓的“关键人”,本身就是失败的事情,而这样的企业必然走向爆雷、衰败,不根除毒瘤,必然“溃于蚁穴”。

而这些企业的蛀虫,则是人在资本异化下一种,为了名利,不顾其他。

幸有企业说,价值观不向业绩低头,其实说的是一种价值观,不向另一种价值观低头。

这是一种正确的取向:如果仅凭业绩,则“偷奸耍滑”、“不择手段”的品格低劣、无操守的人必大行其道;必须要有企业和人生的价值底线!

4、高周转下,穷奢极欲

对于房地产开发而言,其创造业绩神话的重要法宝之一:高周转。

顺驰开启,万科发展,碧桂园、恒大做到极致。

价值工程的原理应用在房地产链条中体现的很明显。

在房地产开发全链条中,前端的投资部门、营销部门的收入要较后端的工程部门、客户关系部门高出很多;千万级的销售人员,大有人在;而百万级的工程人员,则屈指可数。

高周转下,房地产开发被搞坏了,也背上了骂名。

赚大钱的主要是前端的部门,而后端的部门除了分了一点点红利外,更多的是“过劳”、“填坑”。

在工程款被抽走、工期压缩、供应商裙带关系之下,交付的压力可想而知,要好好的保持一个工程师的初心,把产品做好交付给客户,除了来自家庭的压力,更多是的考验一个工程人员的责任心。

我们中国,有责任心的工程管理人员不少;但是上层战略、中层规划之下,要做出一个好的产品,真的很难!

5、极权主义与平庸之恶

上层极权、中层平庸,基层再怎么奋斗,也不过是延缓其崩溃的进程。

许家印,许主席在恒大的“极权”是有目共睹的:一场友谊篮球赛上各方的拙劣的表演,便知道这个企业早已经没救了。

许家印是恒大的“老大”,他的权力在恒大无人可以制衡。在恒大,许家印就是“王”。

对于恒大的高管来说,最有名的应该是千万首席经济师任植发,如今看,是何其讽刺!

恒大的高管们,他们曾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多少人因房地产开发“扬名立万”、“一夜暴富”,然而盛名之下,他们其实不过是平庸之人;在一个巨大的房地产企业管理方面,他们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都是给地位、给岗位、在岗位上锻炼。

是的,工作锻炼是最好的培训手段。但是,这种超越了授权上限、管理原则的模式,无疑是对企业、股东、员工、业主、乃至国家的不负责任。

当这个群在超越自己能力的能级做事,担任自己无法胜任的岗位,承担其实自身无法支撑的责任时,他们缺少了敬畏,多了贪婪,缺乏认知,放大无知。

他们的“平庸之恶”让这个企业也加速滑入深渊,与许家印“主席”的类似“极权政治”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最核心的问题。

应该认识到,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增长的背景之下,企业自身的管理实力提升是难以实现的这一基本常识。如今,如此的恶果,是应该品尝。但是,其中的“苦涩”不该由买房人来承担。

可怕的是,如恒大这样的企业在房地产业、在中国、在世界上不在少数,层出不穷。通过金融手段的加持,创建公司、经营上市、套现离场、割完韭菜已经成为了基本操作。

如富爸爸中所提到的,公司就是为富人存在的,公司本身就具有保护“富人”的特征。

6、信用资本化与庞氏骗局

信用资本化的恒大,2万亿的负债,可谓负可敌国!

恒大用了3年时间,从2018到2021年,就玩不下去了。

这个世界上,利用“信用资本化”的最大的是:美国。

将信用资本化,当信用为负的时候,便是意味着“负债”。这个过程中,则是不断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让投资不断的增加,同时不停的增加负债,短期内让盈利覆盖债务。管理、造假、金融手段……不择手段。

美国呢,从1994/2004/2008,玩了好多年了;相比较美国这个“骗局”,恒大的的2.44万亿人民币算是小儿科。

截至7月18日,美国国债余额已飙升至32.55万亿美元,再次刷新历史纪录。美债总额是恒大的约96倍。

试想下,在印钞机日夜不停的运作之下,通货膨胀是100%要发生的,就在这两年内。

美元贬值,相当于美债总额在变相消减,以前的100亿,到明天可能就是90亿;对于恒大而言,亦是如此。

都知道印钱会有通货膨胀,但实际上收益的则是“负债方”,如恒大、如rc,如地方城投、如美国。然而,从本质上讲,美元就是一种“伪钞”!——卢麒元

金融资本的收割体系是一种零和博弈。这套体系之下,最终只有一个胜利者。

也许,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恒大看透了这个世界目前的金融运行规则。

许家印知道恒大也无法与其对抗,更不可能改变这种逻辑,于是“打不过,就加入”,加入到这场“庞氏骗局”中来,大抵这就是恒大选择的路。

7、country治理的一个失败

恒大危机所暴露出来的,无疑是country治理方面的一个失败。这个问题,要承认。

金融错配、税制扭曲、监管失职……一个如此庞大、如此危险发展的企业风光无限,“繁荣昌盛”了十余年,居然没有有效的JG介入?

只有在爆雷时、终于倒下来的时候,有关方面才不断的“暴露”它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批判它的败行。简单的点,早干嘛去了?是不知道怎么管?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还是就想有这样的结果?

如今面对恒大的状况所体现出来的,一是对过往的反思—country治理的失败方面;二是对现在及未来的态度,要扭转、改变这种扭曲的市场。

关于country治理,或许如许倬云先生所说,平衡的最好范例是在北欧。

国家收重税并强制资本家将利润捐出来,负担若干重要的公共设施开销,使得老百姓可以过相对合理的、贫富差距不太大的生活。穷人可得到国家津贴,富人一方面得到国家的保护,另一方面得到国家的控制。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实验结果。

——《许倬云.当今世界的情形和我们未来的方向》

资本家的税太低,地方建设负担了太多债务;

穷人的补贴分配不合理,富人的财富集中太严重。

制度设计给了太多了漏洞。

最富有的人享受着最奢侈的资源,负着最小的责任,赚着类似垄断性的巨额财富。

所谓的社会中产阶级,缴纳最高的税负,艰难的前进,想保住饭碗,想往上爬。

幸运的是,我们的中产还有机会,还可以往上爬,有希望!

无论如何,我们尚且有长路要走,而且无前路可循,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算是一条捷径。

有一天,我们或许会成为人类文明生态的范本。


恒大之兴与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