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纸,是一种好文明
对于没有才能的小说家/漫画家/剧作家,相比于直接的喂屎来说,在厕纸中轻柔的放入大便算得上一种对观众十分亚萨西的行为。
比如悲剧的构成:
有才能的作者会对故事进行架构,铺垫,而角色迎来理所应当或是无法释然的死亡则是构成故事情节的一部分而不是目的,就像小学生都学过的经典大仲马故事。
而无能的作者在故事创作时则缺乏合理的架构,只能用毫无逻辑或是不合常理的转折来达成让角色去死的目的。通过创造喂屎式的情节来让自己产生一种拥有文采的自身正在创作一幕莎翁式儿的悲剧的错觉,实现一种独醒且廉价的自我满足与自我实现感。
而对于有才能的小说家/漫画家/剧作家,通过一部符合“流行套路”的厕纸作为自己出道的考核,能赚来的声望也往往比通过全新构思来出道要多得多。
类比商业化的创作:
优秀的作者会在创作之前就了解流行趋势,以流行的风格来创造故事情节与主要人物的形象。
而无能的作者则会为了让高人气的角色成为主要角色而进行机械降神。而这种作品也会很快的失去读者,让作者回到他该有的地位上去。
也许在不经意间,厕纸市场的存在为我们抵挡了很多原本可能会成为惊世一坨的作品。当观众在明确了对“厕纸”的态度之后,终于可以在面对不知所云,三观崩坏,逻辑清奇的故事时穿上一个低期待度的装甲。毕竟厕纸上有屎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而厕纸市场的存在也为作者们提供了更低的准入门槛与更多的读者群体。当观众在期待不高的“厕纸”中发现了自己认同的作品,这些人的声援对作者带来的情感支持也会让更多的创作者在创业的初期坚持的走下去。
编辑为我们过滤那些不能称之为作品的废料,而厕纸在作为一个三俗和人文之间的缓冲区而运作,我们并不需要每一部作品都是星际牛仔玲音银英,好的厕纸作者让我们期待他们成为下一个小野或者富野,而不好的厕纸就直接擦完屁股丢掉,不也挺好吗。
不过这部厕纸是不好看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