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he Arctic
你好呀,朋友。这里是(曾是?)mirrorMK,一位普通的明日方舟玩家,干员麦哲伦的爱好者。写下一篇(也许不止一篇?)专栏在这里,是为了讲述一个属于我、麦哲伦,还有很多其他人的,一个漫长的故事。
初遇麦哲伦
我从2019年9月左右开始玩明日方舟。那时好像正值微型故事集《战地秘闻》,麦麦池子刚出,但当时我只抽了一个6星保底,并没有抽出麦麦。那时我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干员叫麦哲伦。(我当时甚至没有留意她的技能。)
不过,在之后的一年里,我陆陆续续看到过很多麦麦的视频,比如CA-5这种很出名的单挑。那时默默有了“用这个干员去通关一定很酷”的想法。
在20年上半年,我的麦麦和梅尔分别通过抽卡歪卡和公招积累了很高的潜能。那时候我隐约想,是不是我也可以尝试带召唤去通关?
在那时,我加了一个叫作“明日非舟”的交流群,群主还创立了一个B站号,名字叫“明日非舟攻略组”(并不是正经意义上的攻略组),用来给群友投一些稿件。于是,在那段时间,我偶尔会尝试一些(别人已经打过的二手)召唤记录。真的很感谢群友没有嘲笑我OTZ

不眠之夜
可能有人从图片里注意到,有一个单麦本体无伤的H5-1。
在认知被不断冲刷之后的现在,我意识到这个记录相比起众多优秀作战记录来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既不需要充分思考便能得到宏观上的构思,也没有精细到足够让人惊叹的细节。可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证明。
那是20年暑假的很平常的一天,我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要尝试这个挑战。当时的我或许已经知道有人曾经完成过这个挑战,也或许不知道吧。但不管怎么样,我在那天晚上突然来了兴致,想要打出这个单挑记录。
打到大概凌晨一点的时候,因为自己的麦哲伦缺少攻潜,有个小兵总是漏一丝血而很难受。于是找群友求助。感谢我的群主 @CHAO_0y0 ,帮我联系到了草牛@卓荦zoro ,并借到了游人的高潜麦。
我已经忘了我当时是如何进行各种乱七八糟的尝试的了。但最后,可能是打了有百来把吧,终于是成功通关了。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完成挑战的成就感和自豪之心。


更广阔的天地
在20年12月,开启了活动《孤岛风云》。那期的活动赠送五星——罗宾,是明日方舟的第一个陷阱师,俗称夹特。之后次年3月的活动《源石尘行动》又增加了新的卡池限定五星夹特霜华。秉持着对召唤的喜爱,我把这两位干员陆续拉满了,并随后尝试了一些单挑通关。让我没想到的是,一次偶然的尝试让我见到了更广阔的的世界。
那个月有一天,我尝试通关了罗宾单人s4-1。在B站搜索一下,发现竟还有同好——熟悉我的都知道,这位同好是@微言蚁 ——他刚好在我发视频几天前也打了这一关。



随后我在这个视频的简介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挑战。

于是在不久后,我开始尝试罗宾单人s4-2,并在半天左右的思考和尝试(也许是掺杂了大量枚举的尝试?)之后,因为抓住了一些微小的细节和机会,最后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挑战。


没想到的是,在这之后竟然受到了邀请,能和很多特种大佬一起交流。

说实话,我并不会玩特种,以前不会,现在依然不会。我只是一个喜欢玩召唤的玩家,顺便玩了夹特。但一个如此好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想我应该长长见识。
处女作
进入特群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被阿微骗过去打s2-11(笑)。不得不说,那时的我真的很菜(现在也是),自以为已经尽力的进度还远远不及当时的最好进度。看到了群友打的半步漏一轴之后,真的是自愧不如。尝试了不知道是几天还是半个月——总之最后认识到偌大的差距之后,我不得不宣告败北。
但是,随后我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罗宾塔上。不知道当时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许是害怕自己被群友排挤,所以想为群里做一些贡献;又或者是想把这作为一个挑战,以此磨练自己。不管什么想法,亦或哪种都有,总之我开始了罗宾塔的攻略。
爬塔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也许单拿出来一关,并不会很难;但是要打的关很多很多,要考虑整体的干员分配,也许同一关要尝试很多阵容,也许本来已经安置好的干员还要抽出来去其他或许更需要的地方......
在之后的诸多爬塔经历中,我总结出这样一件事:每一个成功爬完的塔的背后,撑起了整个攻略进程的人却只会有寥寥几个。在我所经历的这些爬塔项目中,几乎没有哪个不是如此。而对于罗宾塔来说,说出“我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撑起了罗宾塔”这句话,我应该问心无愧吧。
总之,在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花上很多很多时间去摸图、尝试阵容。一开始打前三章的时候,我尽最大的可能,节省使用干员,争取不浪费资源让后面打得难堪。(关于这一点,或许和草牛当时开兔塔一事有很大关系。无论是从害怕被出警来说,还是从不希望自己对这个塔应付了事来说,都让我爬塔的时候尽可能谨慎一些。)到第四章开始,三星干员差不多已经分配完毕了,这就不得不要去借四星及以上的干员的助战,甚至借号了。
所幸这时有贵人相助。在我发动态寻求帮助后,桨宝@好喝的水_ 第一时间过来主动联系我,说愿意向我借用账号。

之后,也是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帮助:幻影、小调、斡风......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得以成功完成罗宾塔。
这是我第一个可以算得上作品的作品。我知道我做的并不够好,但我仍然很喜欢它。



和麦麦与大家一起出发
21年6月16日,国服麦塔群1.0建立。在残月卡卡的发起下,很多麦厨玩家一起组建了“麦哲伦之塔”,我也参与到其中。
群里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大佬,和他们在一起交流、攻略关卡,有很多开心的事情。
其中一件当时最让我感到快乐的,是麦哲伦单人7-10的攻略。
当时我在打到这关时,先是尝试了麦哲伦克洛丝双人通关,很快就打出来了。然而,我重新看了看通关录像,感觉好像有一丝机会单人通关。但是,当时还没有其他人打出过这关的单挑,而我也并没有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的自信。
即便如此,我还是开始了尝试。当时应该是从晚上八九点左右开始摸图,一直打到凌晨两点左右,一直因为一个残血爪哥而不得不延后技能增加输出时间,最后一波技能赶不上而感到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后来有一次因为一个偶然的操作失误,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所幸我当时很快抓住了细节,发现只需要控制好那一次溅射的节奏,便能够通过溅射刚刚好补充缺失的伤害。虽然前面也有一点小兵击杀的节奏问题,但不算太难处理,所以之后大概三四点的时候,我终于完成了麦哲伦单挑7-10。
其实无模麦单挑7-10,真正的难点只有开局方案,以及为最后一波技能提前而应该注意到的几个细节。但是,就是这样一张图,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只有怀揣一颗敢于尝试的心,才能做到他人没做到的事。这给我的鼓舞完全不同于当时的H5-1,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探索”,而非“验证”。20年只会勉强打麦梅7-10的我,在21年多少有所成长了。


之后还有很多其他的尝试,比如7-11,s4-7,OF-EX1,不一一展开来说了。
熄灭与燃烧
21年9月份,明日方舟主线第九章《风暴瞭望》开启;相应地,麦塔也要攻略最新的关卡。
然而由于假期已经结束,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麦塔在即将完工之时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视频保存缺失、损坏,剩下的几个H关一直没有人打,等等等等。之后,麦塔1.0渐渐进入了沉寂。后来,甚至都等到了外服玩家发布了他们攻略的麦塔。
但我并没有进入沉寂,因为在此时,我正参与着另一件事——也就是,五人击破。
参与到五人击破,完全出于偶然。但在各种意义上,这件事情对我的方舟经历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事情大概可以追溯到21年7月份。当时似乎是因为看到有人悬赏不要斯卡蒂的空弦单人GT-3,我抱着兴趣去进行了尝试,后面也成功地攻略下来。在那之后,我收到了悬赏人——也就是松果——关于参与五人击破项目的邀请。

五人击破,即用五个干员打完明日方舟的所有关卡。
当时初步拟定的阵容是麦麦42凯爹银灰红蒂。但是,这套阵容被一些开局压力很大的图给死死限制住了,完全打不过,于是我提出更换阵容——把42换成了梅尔。秉持对召唤干员的喜爱,我参与进来了。
当时的现实生活似乎过得并不算愉快。然后,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的,我每天在方舟上花费的时间比以前更多了,每天都逼迫自己必须打出点什么。那时的我还只会用大量的枚举进行摸图,完全想不到也做不到把思路放得更全局一些。在那段时间里,我燃烧着自己对方舟的热情,以此为代价,不停的燃烧、不停地发出完全不起眼的黯淡的光。

我不清楚那段时间的舟批生活有没有让我有一点长进——或许有,或许没有。但无论如何,燃烧过就是燃烧过,燃烧就会有燃烧过后的渣滓,甚至全然化作灰尘。
“一场闹剧”
在五人准备快要完毕时,我们这些参与者谁都没有想到第九章的H关对于这套阵容来说竟会如此艰难,大家甚至一度产生过是否要重新选人的念头。
雪上加霜的是,在21年10月,巴组在国庆假期里用极快的速度赶工,完成了以稀音、水陈、银灰、夜莺为阵容的四人塔。当时,一向容易情绪激动的松果认为这种规模的通天塔的理念被巴组截胡,是非常不厚道的行为,于是去塔塔开;而我多少也被这种情绪所影响。当时还去说他们很多明明能够打得更好(翻译:压实)的关却为了赶进度而摆烂直接莽过,以及在五人塔后期剪辑过程中抢发等等(巴组的理由是要赶上泰拉大陆协会的活动的截止日期,所以就不等了)。
我不知道当时做的事算不算有错,又该如何评价与看待。我应不应该在那时提出这些质疑、对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进行捍卫”?把所谓的“高尚”加之与他人,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保持冷静和平常心?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发生,思考太多“假如当时”也不能改变什么。总之,四人塔发了,然后五人击破发了,一场闹剧已经发生了,又好像悄悄结束了。
拥抱星海
关于进入星海攻略组一事,还蛮有意思的。
还没有加入攻略组的时候,我想着如果我要进组,我绝对不会主动申请进入其他组——因为我不希望请求入组,却因为自己水平不济给组拖了后腿这种事发生。那时我想,如果谁邀请我入组,一旦我认定好了,我会一直在那个组里待下去。
然后在21年6月左右,我收到了讯使工作室的搁浅的入组邀请。好巧不巧的是,在半小时后,星海也有人想要来拉我。但因为当时讯使先拉了我,所以我和搁浅说“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入组,可以先进去看看吗?如果我确定好了,一周之后就不走了。”于是便有了这一幕:

所以当时就这样和星海擦肩而过了。不过当时的讯使组的氛围我有点吃不消,再加上当时搁浅似乎有点神经质,我感觉不太处得来,所以被吓的赶紧润了。听说后来搁浅慢慢正常了,希望各自安好吧。
为了讲述接下来的事,我要介绍一下我的替身(?),帽子Sir。
第一次知道帽子是麦塔1.0期间。当时帽子抠了很久细节,最后打出了单麦s3-3,后面莫名其妙我们就经常聊天了。
上面有关讯使的事,后来发现原来帽子也被拐进去过,我俩交流了感想之后一起决定跑路。
其实帽子在21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就经常玩召唤了,并且玩得很好,但是没有什么人看。后面大概是觉得没人可以交流和分享,便注销了自己的B站号。我和他说,如有需要,可以用我的B站号冲浪。


九月份麦塔攻克第九章的时候,帽子打出了麦稀9-19,也是当时这关的第一个双人通关。当时恰逢血狼在直播的时候说谁先打下双人关底就拉谁入巅峰。所以没错——血狼拉了我去巅峰,但又不完全是拉了我。不过我并没有去,主要是因为这份请求显得略有勉强。


于是在11月左右,希望找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的我,询问蕾米我还能不能进星海。蕾米答应地很快,可是明明我还没有打审核题什么的,感觉自己好不够格啊,好像走后门似的......

其实一开始在星海的时候,我融入地并不是很好,感觉自己很卑微,跟别人也搭不上话。所以经常有事没事就会去打扰蕾米,找他私聊。但不得不说,蕾米脾气真的非常好,他从来没厌烦过我。
后来不知道是我疲倦了,还是想开了,总之对一些有的没的事都不再在乎了。也渐渐习惯了在星海怎么和他人交流了。
在星海,大家一般都是各做各的,几乎没有搞过那种带点强制性的集体活动,也就没事的时候一起扯闲磕。以前我觉得这给人一种孤独感,后来感觉也还挺好的,而且也比较自由。
令和时代
令和时代,顾名思义,是令实装之后的明日方舟。
令的出现,是对召唤的馈赠,也是对召唤的扼杀。从令实装之后,召唤师就死了,只剩下了令。很多以前召唤师值得骄傲的东西,突然好像变得一文不值了。
我记得那个时候,掀起了一股用令打少人的热潮。这股热潮——基于令三技能的强大实力——仍然没有熄灭,且以后应该也不会熄灭。
由于几次爬塔的经历,让我对明日方舟主线的地图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大多数人并不在乎的关卡,我却会第一时间想到。不过,我几乎从不打boss关和H关——原因很简单,我水平不足,而且这种热点关根本用不上我就会有很多人去打,那我去打这样的关并不会有什么意义。当然直到现在我也是如此。所以我只是去打了几个曾经一直惦记的水图。
这里面有一个值得一说的,那便是麦哲伦单人s4-9。
这张图从21年末我就一直在打。但是当时想尽了各种办法,却还是没能解决最后的两个捆绑术士。我一次一次地尝试,还找了很多其他人,但是还是束手无策。最后,我打了一个差一步的s4-9,作为一种对遗憾的纪念。


等到令出来之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张图。我当时甚至等不及专精,就一直在打,并且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打完了。
可是,我并没有觉得很开心,更多的是怅惘和茫然。我觉得我注定是一个无法跟上步伐的人,一个念旧的没用的老古董。

很久很久之后,随着麦哲伦x模组升级开放,我又想起了这一课题,并最后用4潜的2级x模组麦麦,终于结束了这个课题——我不清楚这算不算真的结束了,但无论如何,我都回不去、也跟不上了。

关于s4-9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吧。既然这一小节的主题叫“令和时代”,那就应该着重讲一讲令才是。
在令出来之后,我分别参与了喀兰组的三辅塔,和星海组的双人塔。我承认,令是一个单挑能力很强的干员;但我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特别是当我想到麦哲伦的时候。


我必须承认,我继承了玩老召唤时特有的小家子气;所以面对数值粗放的弦惊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能力驾驭。因此,后来我更多的是去玩令的1技能和2技能,而且都会尽量不带模组——既然我已经是老古董了,那我干脆就一直倔下去好了。

未能离开的出逃
在22年4月左右,我终于放下介怀,不再保持高强度的更新频率了。之后,我玩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洞骑士》。我想,我或许已经累了,而且很多人和事也不会因为我一个人的行为而发生什么变化,没有谁会真的离不开谁——更何况,世界那么大,我算老几?
后面还发生过一次被封号的事,那是在22年6月。现在很多蓟县小鬼口中所传的“银枪天马”一事,便是出于此。
所谓“蓟县圈”——现在的语义早已经演变了——指的本是喜欢打极限作战记录(低配、低练、少人玩法)的攻略者团体。这里发生过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并不想展开说。总结来说的话,是个“可怜可悲又可恨的地方”。
当时我还为圈子很差的风评而慨叹。我发了这样一条动态:“付出最多的一批人风评最差,这便是你游现状。”其实我本意并没有蓟县圈有多高贵的意思,但现在想来,确实是表达有所不妥。然而却被扭曲到完全不相干的地步。在那之后,我不知道遭了谁的举办,被封号一周。





我到现在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出去和人争斗才是正义。手游之间的无意义战争已经上演了太多太多次了,而这竟然可以成为给不喜欢争斗的那一撮人定罪的理由。
但是,对于这个圈子内部,我也没什么好感,并且一直持悲观态度。圈子内部有很多丑态是真的,然而被人欺负也是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对内战力极高、对外拉得一批的小圈子。
可怜,可悲,又可恨的地方。
和旧识麦麦与新朋友多萝西相逢
22年7月初,活动《绿野幻梦》开启。这次实装了六星夹特多萝西,以及麦哲伦的y模组。
我等待六星夹特已经很久了。而多萝西实装之后的表现也确实让我感到很惊喜。就是——和两个五星下位拉开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多萝西的三技能使用难度对我来说太高了,比麦麦使用难度要高太多了,所以也玩得并不是很好。但是还是和其他的一些伙伴一起,完成了多萝西塔。

与此同时,y模组的到来给麦麦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我带着她完成了很多以前无法完成的任务。

不过图总会打完的。打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又不怎么玩明日方舟了。
后来,我把我的明日方舟账号送给了小汐,希望他可以把账号维持下去,给需要的辅助玩家和召唤玩家提供帮助。
One Last Magallan
2023年1月初,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我突然起了“把国服的麦塔重新打出来吧”的念头。虽然没有能力担起领导大家的责任,但我还是在1月4日,重新建立了一个群“麦哲伦之塔”。
这一次,我们终于把所有的关卡都攻略完,收集视频进入后期阶段了。这多亏了很多人的努力。我要特别感谢一直坚持打图付出的fg@fghjkfghjk 、为了给爬塔提供账号牺牲了很多账号资源的佐鸟@下北泽のワインマスク 和山风@庶岚遮山风 ,保存旧麦塔资源的逆风@信影流_逆风 ,还有很多其他给麦塔作出贡献的人,在此一并感谢。

不出意外的话,打完麦塔之后,我就正式淡坑了。但也不好说,也许还有机会回来,也许没有,这种事到底是没办法做什么誓言的,兴起而至,兴尽而归罢。
无论是在方舟这个小生态圈里,抑或是放眼更广一点,大家不过都是彼此的过客。同行时就珍惜,离别时就潇洒一点,别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