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WOTA艺】月华杂谈第二季第一集·粗剪与转场文案

2021-07-05 15:46 作者:小宮果穗  | 我要投稿

杂谈第二季

第一集

导引篇/搭建框架:对素材的初步处理/转场:转移注意力的艺术

1.1导引篇

大家好,这里是TkH。时隔半年,随着成员们再次在假期纷纷返家,我们又进入了视频企划的空档期。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有一些团队视频企划的想法,却苦于缺少经验或者实现自己想法的方式的朋友,我们再次推出《月华杂谈》栏目,也希望借此能够与更多的打师和团队展开交流。本季将由六至八集视频组成,依照制作工期与分工情况,前四集将首先介绍关于后期制作的内容,后续内容将介绍企划组织、场景选择、前期拍摄等相关内容,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前四集中,我们将从一个光棒视频后期制作中按工作流程排序的七个方面来讲解,提供一个从零开始直至进阶水准的后期教程,在此提前说明:本栏目内容仅代表团队成员个人观点,并不是某种正确答案或者标准操作。TkH视频近期后期制作有一些喧宾夺主,部分是为了实验可能能采用的各类后期手法,也请大家在自己的企划中适当选用需要的后期技巧,不要模仿这种过度制作。

好了,下面就让我们进入TkH杂谈第二季的正式内容。

1.2搭建框架:对素材的初步处理

1.2.1后期制作前的准备

现在在B站上,光棒艺后期的基础教程非常多,所以本视频将概括性地介绍视频制作的开始阶段应该做哪些事情。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打开视频制作软件前,你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哪些材料:

视频素材,这包括歌曲的各个部分对应的光棒内容和一些额外的分镜与图片素材。在素材较多时不妨按照歌曲结构对视频素材进行重命名。

音频素材,这包括已经完成剪接的歌曲与视频轨道所自带的声音。

对应的软件。做光棒后期并没有绝对的首选软件。TkH目前使用的是Pr+达芬奇+Ae的软件组合,但一些其他软件如iMovie、Aviutl、Vegas也是可以使用的。本系列视频将以最常用的Adobe系列软件为例进行演示。

此外,如果你的企划足够复杂,我们推荐你使用列一个表格,来详细注明不同视频素材的性质、长短与交接关系,这能让你在前期摄制与后期制作时能够更快地找到思路。

1.2.2粗剪

现在,你可以打开软件进行制作了。把所有的视频音频素材导入软件中,并将视频素材与音轨对齐。这里个人推荐采用在重拍(如某四个八拍的第一拍)打上标记后移动到歌曲相应的位置。

在这一步完成后,我们打开序列设置。这里可以查看视频的尺寸,如最常见的1080p(1920*1080),1440p,2K,4K,8K等。他们的比例都是16:9。但许多人会选择在视频上下加上黑边以实现宽屏的效果。这样的视频在油管与部分设备上观看时会显示出上下两道黑边。、如果你的视频准备投稿油管或者要便于部分设备观看,那请在此处把视频比例修改为2:1或7:3。需要注意在pr中导出2:1视频时请关闭VR选项,否则油管会自动将视频识别为全景模式且无法关闭。(B站可以在投稿界面选择全景是否打开)。


用于整理分镜的表格


确定了输出规格后,我们在每个素材间加上淡入淡出的效果,就可以初步浏览粗剪的视频效果了。对于许多视频来说,这一步也就是后期制作的终点了。但我们觉得看到这个视频的你一定不会满足于只做到这个程度的。下面的几个专题,就是一步一步深化打磨整个视频的过程。

1.3转场:转移注意力的艺术

1.3.1转场的作用与基本类型

转场,是对视频素材衔接处的处理。有的转场自然顺畅,让人难以察觉,有的转场华丽绚烂,让人直呼过瘾。好的转场是个障眼法,它要么能蒙骗人的眼睛,让光棒的颜色、成员的展位在人不经意间发生变化;要么能暂时抓住人的眼睛,在其背后完成场景的过渡;甚至能仅靠转场,来弥补前期和构成中的一些小失误。

在光棒后期中,大概可以总结出三种最基本的转场类型:直接切换,通过叠加素材实现的转换,或通过视频素材自身的动作与效果完成转换。

1.3.2直接切换的镜头转换

直接切换,或稍微带一点拉镜的分镜切换,在视频工程里基本看不出痕迹。这类转场对前期拍摄要求最高,要求在构成时就明确构思好光棒颜色的衔接、人员走动的安排、镜头位置的移动;但这类转场看起来也最为自然顺畅。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一看这样的转场如何来把握。

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如果没有任何衔接,会给人一种爽快的过渡感。这种感觉很类似一支MV,需要在视频有一定内容,镜头语言表达适当的前提下使用,否则这种爽快感会变为突兀感。类似地,在光棒部分,这类镜头通常能够产生一种光棒颜色突然变换的神奇效果。如果在此时不叠加任何额外素材,那就需要换色前后录制的两边素材动作完全一致,并且最好在衔接处安排一个蓄力、咕噜咕噜、拉弓活动作减缓等蓄势待发中将光弧尽量减少的动作,以减少快速舞动的光弧突然变色带来的违和感。

如果在后期中加入前一段素材结束前放大/后一段素材开始时缩小的效果,可以让前期的要求变得不那么严格,因为这会让人的视线更多地聚焦在C位一个人的动作上。由于C位一般是编排作者或者含金量最高的人,因而他犯错的几率可以忽略不计。(以及理论上C位打的永远是对的x)。为了增强视频的情感对比,可以在音乐无底鼓、贝斯,接近静音的短暂片段直接切入黑屏,或仅剩黑屏+文字,再接入情绪的高潮部分,能让视频更有张力

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人员的走动、运镜来实现无缝切换。这种镜头一般涉及到水平向运动,包括镜头从一侧向另一侧扫动时人物跟随其走动,镜头运动中经过某个前景障碍物等。高质量的拍摄和设置能让这样的镜头切换天衣无缝,也能显著拉高视频的整体质量。

1.3.3叠加素材的镜头切换

光棒艺后期中从基础向进阶过渡的转场手法是叠加视频素材。这样的过渡思路很简单:在前后视频上方叠加一个转场素材轨道即可。由于光棒的背景环境是昏暗的,因而叠加一个较亮的素材,混合模式选择为屏幕或颜色减淡即可。这个视频的特性可以视歌曲与视频风格而定。有的素材是一闪而过的,有的素材则是逐渐出现镜头光晕直至完成过渡。

图形动画则是一些较为精致和有现代感的视频中的出色选择。这些素材通常较为顺滑,你需要通过它们暂时完全遮挡住视频以完成过渡。这类手法适用于场景和人员站位有较大变动的场合。

除了这些基础的叠加素材以外,主歌与副歌间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这时,所选用的素材的爆发感和力度感需要很好,因此你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粒子特效或图形动画。

素材并不仅仅可以用来叠加在视频上,遮罩层的运用同样能让转场过渡更出彩。这可以让你的视频从画面的某个部分开始逐渐变为下一个素材。

叠加素材的颜色也是值得考究的。除了白色的叠加素材外,可以使用色调功能给叠加素材染上颜色。这样一来,一些含有爆炸、粉尘等元素的素材可以起到“给光棒染上新颜色”的效果。


工程截图
工程截图
工程截图
工程截图
工程截图


1.3.4通过视频的动作与特殊效果完成转场

通过视频素材自身的动作与效果完成转场的难度适中,也是一类既省时省力又能提高视频完成度的转场手段。其中大体可分为两类:视频的运动与视频的效果。

视频的运动可以再分为两类:整体运动与分裂动作。整体运动是指视频素材整体向某个方向运动来切换出下一个素材,类似PPT换页中的切出。你也可以给素材贴上RepeTile以实现胶片滚动的效果。同时,让视频快速旋转并打开运动模糊也是一种方法。分裂动作是指让视频素材分裂成多块进行运动并切换至新素材。这样的处理更加灵活,其诀窍在于分裂成的形状(如自由形状、矩形、带状、碎裂等)与运动的方向(水平垂直抽出、斜上斜下抽出等)。

恰当的视频效果能强化转场并提醒观众下一段编排的开始。这样的效果包括震动、失真或数字故障等。你也可以仅依靠这两种效果完成转场过渡。此外,有许多诸如旋转门、马赛克飞入等的预置效果在依照具体情形调整参数后也是很值得一试的。

 

工程截图
工程截图
工程截图


以上就是月华杂谈第二季第一集的内容了。在下一集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制作适合于光棒视频的片头与片尾,并讨论光棒视频中的文本和文本动画在视频中的作用。欢迎大家下周继续收看。


【WOTA艺】月华杂谈第二季第一集·粗剪与转场文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