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的空中多面手—雅克-28多用途战机

二战就像是一场春雨,雨后的人类军工业发展,只能用雨后春笋,日新月异来形容。在二战中人类的导弹技术还只是蹒跚学步,短短十余年后,地空导弹技术已经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并取代传统的坦克和战斗机,成为战略武器的代表。
当然,对付地空导弹的策略,各国也在不断进行尝试。苏军为了突防导弹防御系统,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了新一代超音速轰炸机的研发,这款战机不但可以执行轰炸任务,还将成为可以执行多种任务的多面手。这就是雅克-28战机。
研制背景
二战结束,美苏对峙下的冷战格局突显,这一时期跨时代改变来自核武器和喷气式发动机的成熟应用。两者结合下携带核弹的战略轰炸机发展迅猛,战略核威慑就此展开,一路走过了B-29对决图-4、图-16对决B-47、图-22对决B-58等互争长短的进程。随着轰炸机各方面性能发展突飞猛进,高射炮显得无能为力、防空导弹又不成熟、腿短的战斗机更是达不到远程拦截标准,于是大家纷纷开启第一代大型截击机研制,目的就是将对手拦截在国土之外。
以苏联为例,此时实力还算雄厚的雅克夫设计局推出了雅克-25全天候截击机,中单后掠翼布局、双座双发喷气式截击机。虽然还是一款亚音速机型,但设计方面还是有一些亮点:自行车式起落架、苏联第一款装备雷达战斗机(安装“猎鹰”雷达)。最大飞行速度109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4000米、航程2730千米,这种性能水平在它服役的50年代初期相当不错。标志性的圆脑袋,被称之为“手电筒”到是很符合它的搜索截击定位。

苏联大纵深战术理论在冷战期间得以延续,华约集团预设战区集中在西欧,通过大规模空中不间断打击保障坦克集群快速推进是核心。不过到了5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奈基”为主的防空系统,给以伊尔-28为代表的亚音速战术轰炸机突防带来极大障碍,因此在雅克-25基础上苏联开始研制性能更强的雅克-28超音速战术轰炸/截击机。
研制历程
1956年,苏联部长会议及航空工业部发布指令,要求雅克夫设计局研制一款高空超音速战术轰炸机。性能要求如下:采用R-11-300加力涡喷发动机(军用推力3900千克、加力推力53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1300千米/小时(加力下160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17000米、正常载弹量1.2吨(最大载弹量可达3吨以航程为代价),最大起飞重量13吨。项目编号为雅克-129参考原型是雅克-26(雅克-25的超音速验证型)。
有了早前尖头超音速雅克-26研制经验,对于几乎同样布局的雅克-129来说似乎需要改动不大,但实际情况是发动机的差别导致两者还是有所变动。由于采用了R-11-300发动机,相比雅克-26上使用的RD-9F不仅动力更强、个头也更大。为确保发动机有安全的离地距离,雅克-129将原来的中单翼改为上单翼布局,机翼中线后掠达45度。上单翼布局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吸入异物风险,同时机体升高还可以携带更多弹药,比如外挂的鱼雷等。

雅克夫设计局提供了三架原型机,前两架直接在雅克-26基础上进行改装,1958年3月5日首飞并在试飞期间编号改为雅克-28(首架原型机改名雅克-28-1)。雅克-28-1安装了升级版R-11A-300发动机(后续主要用于米格-21F),进气道截面为椭圆形,采用固定式激波锥,叉形设计的空速管也是比较少见。试飞中武器载荷达到1.2吨,最大飞行速度150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6300米。

由于飞行测试过程发现航向稳定性不佳,因此机体又进行了微调,机翼内侧加装一对导流片,机尾下方增加一对外八字腹鳍,翼展增长翼尖超出辅助支撑轮外侧。以雅克-26和生产型雅克-28B直观对比,整体外形看起来好像差不多,实际除主机身外很多细节方面都有所变化。
雅克28-2原型机也紧随其后开始改装,发动机换成R-11AF-300发动机(加力推力5750千克),随着发动机推力增加进气道做了调整。发动机短舱也随之缩短,为了提升机体结构强度将机翼内侧铝蒙皮改为铜质。

随后改装的雅克-28-3原型机差异不大,同样进行了各类飞行测试,在国家验收实验完成后军方对于这款机型十分满意。时不我待空军现实的需求更加迫切,1960年雅克-28轰炸机顺利获批量产,生产型号为雅克-28B。
雅克-28B配套RBP-3雷达,安装在机身下方由一个整流罩遮挡,实现了全气象、全天候条件下打击能力。为提高航程两侧机翼还各自携带一个1000升副油箱,机身前方右侧安装一门NR-23机炮(后期改用GSh-23Ya双管机炮),机尾加装自动减速伞,后机身安装两个SPRD-118助推起飞火箭。这一时期的中大型轰炸机都有类似装备,主要是发动机不给力再加上起飞重量不低,包括美国B-47、苏联图-22等。
雅克-28B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受到高度限制,8000米以下无法超音速飞行,12000米以上高度可以达到1900千米/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实用升限16200米,内油航程1950千米,加挂副油箱情况下可以达到2630千米,配套发动机持续改进加力推力增加到6050千克。
后续改型
雅克-28B顺利入役后还有多种改型,包括加装了数据链、地形测绘/轰炸瞄准雷达的雅克-28L/I型,以及回归主业的雅克-28P全天候截击型。另外还有雅克-28R侦察型、雅克-28PP电子战型、雅克-28N防空压制型、雅克-28U教练型等,以主力机型为例进行解读。
雅克-28L型,1960年雅克-28L实现首飞,将轰炸雷达改装为DBS-2S“荷花”数据链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机动地面控制/控测站,通过三角测量法计算目标位置,可以引导雅克-28L实现全天候精确轰炸。不过问题是这种数据链系统极易受电子干扰,同时达不到理想状态下50米的误差精度。雅克-28L换装推力更大的R-11AF2-300发动机(加力推力6200千克),发动机喷管也改为可调节轴对称收敛扩散喷口。机头玻璃整流罩微调飞行员视野更加开阔,携带副油箱加大到1050升,机炮也改为双管Gsh-23Ya机炮。因数据链系统操作复杂且不可靠,雅克-28L型实际总产量为111架。
雅克-28I型,其实换汤不换药,只不过为了双保险以防L型被推翻没有候选机型,I型加装了“早期”-2轰炸雷达。这比B型RPB-3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分辨率更高,再加上OPB-16光学轰炸瞄准具以及AP-28K自动驾驶仪,全天候条件使用甚至可以发现坦克装甲车辆类移动目标,打击效率更高。雅克-28I海平面最大飞行速度900千米/小时,高空最大飞行速度180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4500米,高空带副油箱航程2290千米。相对L型基本不受外界干扰,性能方面自然更强,总产量223架。雅克-28I又衍生出一款战术侦察机,额外安装了Initsiativa-2雷达,以及一些其他的必须的设备,总共生产了183架。
雅克-28P全天候截击型,然后绕了一圈后又回归到雅克-25截击机的本质。1964年雅克-28P进入国土防空军服役,但它的保密程度更高,1967年才公开亮相。雅克-28P外观最大变化采用具备复式操纵系统的串列双座布局,机身下方轰炸雷达及机内弹舱移除,机头安装一部“鹰-D”火控雷达。雅克-28P有多种挂架设计方案:早期型标配两个外挂架,还测试过在发动机舱内侧增加两个挂架(由于发射烟雾被发动机吸入放弃),后期型号在发动机舱外侧增至四个。
雅克-28P的机载雷达为OreC-D型雷达,其主要挂载两枚R-8/AA-3空空导弹(半主动雷达/红外制导),两枚K-13/AA-2空空导弹(红外制导)。和图-128作战方式相同找到目标发射完导弹就跑,如果被追上只能以两枚近距格斗弹自保,不过以雅克-28P这种机动性碰上战斗机基本只能挨打。

雅克-28P后期标准版外侧四挂架,为改善气动性能,机头也设计的更尖更长。最大飞行速度184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6000米,航程2150千米,后来又出现了雅克-28PM型,换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最大速度也达到了2000km/小时以上了,这个雅克-28PM型能够携带四枚AA-3型空空导弹了,火力大大提升,整个P型总产量435架。
雅克-28U双座教练型,一如苏式教练机型丑陋的造型特征,U型整体布局和B型类似。采用不透明机鼻(取消机炮和雷达),取消投弹手舱切换成机鼻教官舱铰接式座舱盖向右开启,弹舱用于增加燃油提高滞空时间。雅克-28U教练型总产量187架,不仅为雅克-28训练飞行员,也可以为其他飞机训练飞行员等。除了上述机型之外,雅克-28还发展出雅克-28RR核环境侦察机、雅克-28PP电子对抗机等其他少见的机型。
雅克-28P是雅克局最后一款在前苏联空军服役的飞机了,至此之后,便是米格21/23/25的辉煌时代,然后是Su-15的天下一统,Su-27家族的发迹,直至现在,雅克局已近没有能力竞争下去了。
结语
雅克-28定位有点尴尬,入役后将平直翼亚音速的图-28战术轰炸机直接替换,早期超音速设计机型一般都采用薄机翼,机翼强度承重有限主起落架采用自行车式+辅助轮布局,比如:B-47、B-52、米亚-4、M-50等机型。雅克-28同样采用这种布局,问题是这款尺寸明显不大机型还有轰炸、截击的不同定位,导致载弹量不足装弹也很费劲,空中机动能力就只能乞求别碰上战斗机。

雅克-28的服役使空军超音速打击能力得以快速实现,但航程太短,而且早期发动机可靠性较差,超音速飞行能力也较老式战机操作、维护更加复杂。由此造成的人为飞行事故很多,虽然后续开发出雅克-28U教练型以及更加稳定的发动机,但现实中飞行员并不买账对该机型评价不高。
但雅克-28这款机型是一个子孙繁多的存在,以它为基础衍生出了许多专业的战机品种,有战术轰炸机,战术侦察机,远程截击机,教练机,甚至还有电子对抗机和短距起降战机!从60年代到90年代,雅克-28一直是苏军信赖的战机,它几乎能胜任飞行员交给它的任何工作。雅克-28并非是一款主力机型,它的系列型号总产量不过千余架,但苏军从雅克-28身上得到的技术积累,却是永远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