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次元的本质,以及A-soul在B站的败北

最近(尤其自hololive的陨落以来)常常听到这样的争论,特别是有关vtuber本质的议论。

请简要浏览以上视频并请思考如下问题:
具有二次元特征的vtuber是否与套皮主播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如果是,也就是说套一层外皮就可以冠以“二次元”的名号的话,那么A-soul的套皮主播为何在B站的文化环境中显得很不合理?
如果否,那么vtuber是否还具有套皮主播以外的独立特征,使之保持特定的“二次元”属性?
想想那些在B站炙手可热的vtuber,被大家喜欢着,期待着的那些人,他们和A-soul,究竟不同在何处?
有人说,这是文化差异,所谓的饭圈文化在B站行不通。
然而,在这种称为“文化”的感性认知之外,我们是否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二次元,分析这一切的缘由,分析我们对vtuber的迷恋,以及A-soul败北的根因呢?我们真的懂得我们所喜欢的要素是什么吗?
以下是我的见解。
二次元的最本质特征,是超现实主义。这也是二次元的唯一特征。
虽然二次元这一概念起源于ACG作品,但ACG作品不等同于二次元。二次元是一个具有超现实意义的空想认知范畴,最早是通过动漫游戏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意识,是对那种超现实的美好世界以及虚构价值观的憧憬和向往。

幻想乡这一概念也许是对于二次元最佳的诠释之一。它起源于东方系列的游戏,但早已超越了游戏本体,随着各类二创和同人的兴起,这一世界及其人物逐渐变得丰满,已经足以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了。每个人都是世界的缔造者,每一位东方众都是幻想乡住民,共同编织着属于它的故事。它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但是确实存在的。
相同的世界还有许多,如寒蝉的雏见泽,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以某个舰队收藏游戏为核心的镇守府,它们对世界的影响早已经达到反作用于三次元的程度:岐阜县白川乡成为朝圣地;国王十字车站出现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日本海军自卫队的镇守府周年庆还要与舰娘联动。这些都是二次元最好的案例,也说明幻想的力量具有足以修正现实世界的价值。
而三次元和二次元的根本区别在于,二次元就是幻想本身,而三次元仅仅只是将幻想作为服务于现实世界的工具。仅仅是套了一层CG作为皮囊,言行举止仍充斥着现实气息和饭圈的气味,这样的人物算不上是超现实的,自然难以融入二次元文化圈。
在二次元的观念中,一切认知属性都是可以设定的。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也都有一个自己理想的世界。虽然即使在现实中修改这种“设定”是极为艰难的,然而在二次元的超现实世界,一切都轻而易举地实现,每个人都可以设定为自己的理想态。
就比如现实中的我,是一个奔三的老女人,疲于奔命,面黄肌瘦;但是北斗智者——我的设定为17岁身长148cm的元气满满的小姑娘,并且还有着毛绒绒的大尾巴。
对于活在幻想中的人来说,也许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只是虚幻,幻想的世界才是赖以生存的寄托。白天在学校和会社里受够了无休止的焦虑和痛苦,只有晚上回家才能在幻想的世界中抚慰自己千疮百孔的灵魂。

Vtuber就是这种存活在幻想之中的生物。我们所熟知的vtuber都是独立生动的个体,她们在幻想的世界中是事实存在的。在数不清的日日夜夜,鹿乃的歌声带给我力量,陪在我身边;神楽七奈是一位温柔的大姐姐,有一张令人安心的大嘴巴;湊阿库娅是一个傻傻的孩子,她是吃可爱长大的;百鬼绫目的笑声能让我的一切难过都烟消云散;神楽mea是一个屑女人,但是孩子气的时候又很可爱。她们的中之人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我完全不了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有的只是“鹿乃” “神楽七奈” “湊阿库娅”,她们的中之人,在演出和歌唱时,也只是“鹿乃” “神楽七奈” “湊阿库娅”,我所爱的也只是处于幻想之中的她们,她们也仅在幻想的世界中存在。
而A-soul的她们,相比之下,您觉得她们是活在幻想之中的生物,还是活在现实中的生物呢?
抖音所处的文化圈,是国内年轻人的主流文化圈,主流文化追求帅哥美女、另类艺术、诙谐搞笑、潮流时尚,更适合社交能力强、互动性强、现实生活完美的年轻人。大多数人都是乐观向上的嘛,对他们而言人生即便遭遇了挫折,也能在伙伴们的鼓励下站起来,生活永远是明亮的、积极的,他们不会也没必要去抱怨生活。因此这类文化圈充斥着轻松、明快的色彩。这类人是难以理解(也没有动机去理解)幻想者的世界的,对他们而言,二次元这一标签永远象征着极端、幼稚、孤僻。从种种迹象中可以看到主流文化圈眼中对二次元的偏见。

而B站,从创始至今,其核心用户群都是二次元为主体。这是一个与主流文化圈格格不入的小圈子,极小众但是极完美。二次元本就不是为大多数人所能理解的,最开始的B站也只是默默地圈地自萌,不出圈也不接受外人指点,与外界有着一层天然障壁。大家在B站谈论ACG的同时也发展起了鬼畜文化,表述着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大家用鬼畜和空耳来尽情展现那些荒诞的、异于常人的价值观,用MMD、MAD、手书来分享自己的感动和喜爱。这些批判、这些感动,都是二次元独有的样子。

后来一切都变了,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对于B站的老人们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被同化,失去自己的本质。如果是那样,大家的灵魂将无处安放了。
然而A-soul展现给我们的,是两面通吃,是乘虚而入,并没有给B站的文化圈以应有的尊重(也给不了,因为无法体会)。二次元的文化圈本就与主流文化相距甚远,我以为,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但也没必要强行融合在一起。B站容不下你们,但是自有其它的立足之地。
那些被现实世界伤的越深的人,往往越钟情于幻想。但是二次元并不代表着就放弃了奋斗。最高等级的二次元个体,即使身处于现实世界,仍可以随时进入二次元。对二次元的热爱丝毫不影响三次元的现实生活,这才是最高级别的二次元。

但是事实上,二次元和三次元又有什么差别呢?如果说二次元的世界架构是基于数据存储和人为设定,那么三次元难道不也是基于61种基本粒子和物理规律?一切存在映射在我们的大脑中不过是神经元上突触的变化而已,真实和虚幻又从何而来?对于自身的意识而言,哪种存在更加真实,这本身就是由自己所决定的。唯有自己所感兴趣的、自己最珍视的事物,才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