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5到1000,我读你笑

2023-07-19 22:56 作者:步落穗拾  | 我要投稿

6月,随着高三的学生毕业,我也从形容枯槁逐渐容光焕发了起来。我的高三学生写给我的毕业信上,字里行间充满了“补课”二字。

“日语老师课间给我们补课”

“日语老师晚读给我们补课”

“日语老师废寝忘食给我们补课”

“日语老师带病给我们补课”

我自愿无偿地给学生补课,那也得学生乐意配合。我累,他们也不轻松,还好他们大都很配合。最终这一群进高中时候英语平均分不到35分的孩子们,高考日语班级平均分突破了100分。

这一年,我耗费了许多的精力。

具体表现为:每天下班回到家什么也不想干,话也不想说,谁也不想伺候,只想挺尸床上;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挨着枕头,五分钟内必睡着;每个月至少大病一次,每次至少持续一星期。

神奇的是,我的高三学生们高考外语的那一天,我精力满满,在考场外站了2个小时也不觉得累。此后每一天,一天都比一天更有精气神儿。久违地买了很多新衣服,新的化妆品,并打开了我最爱的BL小说......

我的启蒙读物是《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是爸爸送给我的上小学的礼物,小学时我一遍又一遍地读,别提多喜欢了,最后那本书被我翻得破烂不堪。初高中我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绿山墙的安妮》《小公主》《霍比特人》,我喜欢梦幻的世界和敢于冒险的主人公。

隐约还记得,高中时,我的作文会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语文老师也对我说过“你要坚持写作的话,将来肯定会不得了的”,当时我还信以为真。直到我自己当了高中老师,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孩子们能更有自信,常挂在嘴边对很多学生都能说出口的一句话。

以至于我在考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这一科目,1000字的作文我竟然没在规定时间内写完,并且还考了两次才过的时候,深深觉得愧对我当年的恩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更何况这个“了了”现在看来,只是自以为是的“了了”。

 

鬼使神差地,616日的中午,我看了新修版的《天官赐福》过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躺床上也睡不着午觉,索性坐到沙发上打开手机录了一小段念书视频。

要说为什么会发到网上去......

大概是因为我觉得美颜后的那张脸还能看,是这一年中我最好看的样子了。

 

b站是我目前用的唯一的SNS网站。wb戾气太重,本来打开想看看喜欢的东西和喜欢的人,经常刷着刷着就一肚子气,我实在没时间和精力生气,就卸载了。dy更是,经常一刷几个小时过去了,头昏脑胀,既长不了见识又杀时间,索性一并卸载了。

在b站上我最喜欢看戴建业老师和李sir讲史老师的视频,甚至会把喜欢的视频反复地看,常常觉得很受益。我很多年前就注册了b站,从来没想过做up主,觉得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更没有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今年616日之前,我都只有5个粉丝,不知道这5个人是不是我的学生。

 

BL小说我看过很多,喜欢的也有好几部。但是对《天官赐福》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要说哪里不一样,我之前从未认真想过。

但在我一时兴起录了几个视频,听我读书的朋友们有了1000多人之后,我也不由地认真思考了一下,这本书于我,究竟是什么?

 

我出生的村庄就叫做“XX庙”,有一个大大的庙,里面有好多大神仙,还有鬼怪......的神像;还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小门楼,里面有一座迷你小神像。小时候逢年过节我都会跟妈妈去庙里烧香磕头。过年穿着新衣去庙里放鞭炮,元宵节挑着灯笼去庙里看烟花。在我眼中他们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庙里经年香火缭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还会请豫剧班子来庙前唱七天戏给神仙听,给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听。

我就从来没想过我们村庙里的那几尊大神会有什么缱绻艳丽的故事。

 

我出生的县城,河南省鹿邑县,就是老子故里。我们从小听着李耳(老子)骑青牛的故事长大,比如:传说老子是从他母亲的胳肢窝里生下来的。

......

我也从没想到过骑青牛的除了老子,还能是一国公主。

 

所以说,天才和普通人,真的是云泥之别。墨香铜臭,她就像“红发少女安妮”,拥有绚烂无比的想象力,并且她能把她的想象赋予笔下,赠予这个世界。

 

《天官赐福》篇幅很长,但我初读就很喜欢,开卷谢怜和灵文那几句对话:

“殿下,请看那个钟” 哪里有钟 那里本来有钟

殿下,请看那座金殿 这次我看到了 看到了才不对,那里本来什么都没有

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是船到桥头自然沉

轻松,幽默,机灵的互动跃然纸上。让我忍不住嘴角上翘。

 

后面又有:

大路边有一间茶点小铺,铺面不大,伙计简单,但贵在景好,有山有水,有人有城。都有,不多;不多,正好。店中茶博士清闲极了,没客时,便搬张凳子坐在门口,看山看水,看人看城,看得乐呵呵。

简单的文字,快乐的节奏,又像在读散文诗,让人忍不住愉悦地念出来。

 

因为开篇就深深吸引到了我,所以说什么也要一口气读完,忘了熬了几个夜才读完的。第一遍,大概理了个故事脉络,喜欢归喜欢,感情也不算特别深。

 

也看过墨香另外两部和市面上口碑很好的其他BL小说。

 

21年冬天有段时间特别水逆。

穿着刚买的699元(对我来说有点贵)的斯凯奇纯白色运动鞋去上班,在办公室里被同事闻到了“怎么老是有一股酸臭味”,一阵不祥的预感让我抬起脚一看,超大一坨狗屎镶嵌在我的心爱的鞋头上,让我伤心欲绝。什么时候踩的,踩了多久我都不知道。

下楼梯别人都跑老跑去安安稳稳,我脚一滑摔到了屁股,竟站不起来了,到医院检查,尾椎骨骨折,卧床一周。

要参加公开课,找印刷室印的学案,纸面全部是皱巴巴的,正好那几天印刷室里的好几台印刷机全出了问题,学案印得不清不楚,还是要硬着头皮去上课。明明精心准备了两个星期,学案却显得很没诚意。

 

一边跟朋友抱怨自己也太倒霉了。

一边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天官赐福》的小说,读了几段,读了几天。一切释然了。

 

22年有段时间和家人闹矛盾。

我们有过非常相爱的美好时光,但生活的鸡毛蒜皮磨得我尖刺突起,彼此都失去了许多耐心,争吵最甚的时候,我甚至丧失理智,狂吼怒号,以头撞墙,想要从五楼跳下去。

一边任热血一点点冷去。

一边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天官赐福》的小说,读了几段,读了几天。我原谅了自己。

 

看花怜相爱,从未有过背叛、欺骗、猜忌、争执。甚至除了担心对方之外,两人对彼此都没有大声说过话。他们爱得那么温馨而治愈,仿佛一场完美的梦。

花城

无所不能,无所畏惧,无可救药地爱着谢怜。不知是不是作者送给自己的梦,不管是不是,他们的爱情已经是万千少女的梦。

而现实中,没有“花城”。

......至少,我从未遇见过听说过“花城”。

有的人可能是一段时间的“花城”,但没有人,是“永恒不变”的花城。

 

但我们,都可以成为“谢怜”。

那个“身在无间,心在桃源”的花冠少年;

那个“精卫填海,拯救苍生”的至性少年;

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来少年。

有“三千明灯”当然很好;没有“三千明灯”,“一盏青牛供的灯”也很不错;一盏灯都没有,那就“自己供自己”,也很好。

    

做日语口译多年,教书几年,我擅长把复杂的事情讲得简单,我擅长把枯燥的知识讲出笑声。

只是,从没想过有一天,读一本小说也会有人喜欢和催更,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很上头。上头到有次我为了剪一个视频不舍得睡觉,搞到天亮,结果第二天就开始感冒,病了一个星期。

 

所以,再爱,也要克制。

 

感谢诸多朋友的喜欢。

感谢《天官赐福》。

感谢作者墨香铜臭。

美好的书存在于世上,这一点本身就值得感激了。

祝我们心有好风景,永远不怕别人煞风景,借着这一本明灯的光芒,一路前行!


从5到1000,我读你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