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学习笔记暨《看透银行-投资银行股从入门到精通》精读(九):风险(二)

这篇文章,想针对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几点,稍微做些说明,主要说三个问题:
1、关于不良率分类的主观性,以招商银行2021年财报为例,其不良贷款率0.91%,逾期3个月及以上的贷款率0.62%,逾期贷款率1.02%;这说明招商有约0.29%的贷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但被认定为不良;有约0.11%的贷款,逾期在3个月以内,但是没有被认定为不良。从实操层面上说,假如银行想有意识地提高(或降低)不良率指标,那么把0.29%提高成0.31%(或下调成0.27%)都是完全可行地。相对的,逾期3个月以上的这个标准,是客观的。
2、关于迁徙率体现资产分类的稳定性。举个例子,招商银行2021年关注贷款迁徙率24%,即有24%的关注贷款变成了次级贷款;宁波银行2021年关注贷款迁徙率69%,即有69%的关注贷款变成了次级贷款;仅从21年数据来看,同样是关注贷款,相对来说招商银行的分类更稳定一些。
3、关于拨备覆盖率的缓冲作用。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总的贷款余额减去贷款损失准备等于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余额;举例说明,1000亿贷款余额,其中有100亿不良贷款,当拨备覆盖率100%的时候,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贷款余额为900亿;当拨备覆盖率200%的时候,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贷款余额是800亿。招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超过400%,也就是说,当不良率变成现在的4倍,对其资产负债表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假设上述银行拨备覆盖率150%,那么当不良率扩大1倍的时候,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余额就由850亿变成800亿,开始有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