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流式细胞术

2023-08-16 10:49 作者:bili_11941002676  | 我要投稿

一、概述

一种在液流系统中,快速测定单个细胞或细胞器的生物学性质,并把特定的细胞或细胞器从群体中加以分类收集的技术。

1、特点

是通过快速测定库尔特电阻、荧光、光散射和光吸收来定量测定细胞DNA含量、细胞体积、蛋白质含量、酶活性、细胞膜受体和表面抗原等许多重要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将不同性质的细胞分开,以获得供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用的纯细胞群体。目前最高分选速度已达到每秒钟3万个细胞。

现代流式细胞术综合了流体力学技术、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荧光化学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多学科多领域技术进步的结晶。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生命科学对细胞分析更高层次的要求,流式细胞技术仍然在快速发展,并已经在检测技术、分选技术及高通量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

二、发展历史    

1934年,A.莫尔达万首次报道了使悬浮的红细胞通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的玻璃毛细管的细胞自动计数方法。

1956年,W.H.库尔特介绍一种利用细胞在导电溶液中,通过两个小室间小孔(75~100微米)时的电阻变化(称为库尔特电阻)进行细胞计数和测定细胞体积的装置。

1965年,L.A.卡门茨基制成了多参数流式细胞计,可测定细胞大小和核酸含量。同年,M.J.富尔怀勒又制成细胞分选器。

1969年,范迪拉等应用氩离子激光器和分层壳流技术,建立了一台液流、照明光轴和检测器轴互相正交的流式细胞计。之后,经H.R.休利特等改进了的细胞分选计,能使流动液体内的细胞喷射到空气中进行测量。

但上述各系统中,所使用的激光光束以及设在收集荧光的检测方向上的限制光栏都比液流中的细胞大,因而不能提供关于细胞形态学方面的信息,故称为零分辨率系统。

随后,L.L.惠利斯和S.F.帕滕发展了一种低分辨率的狭缝扫描技术,可以测定细胞核荧光、细胞和细胞核的大小。

1969年,W.格德和W.迪特里希描述了使用汞灯做光源的流式细胞光度计,在落射光照明下,可激发在流动室中与光轴平行流动的细胞。

三、原理    

待测样品(如细胞、染色体、精子或细菌等)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制成样品悬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壳液包围的进样管而进入流动室,排成单列的细胞,由流动室的喷嘴喷出而成为细胞液流,并与入射激光束相交。

细胞被激发而产生荧光,由放在与入射的激光束和细胞液流成90°处的光学系统收集之。光学系统中的阻断滤片用于阻挡激发光;

二色分光镜及另一些阻断滤片则用于选择荧光波长。荧光检测器为光电倍增管,散射光检测器是光电二极管,用以收集前向散射光,小角度前向散射与细胞大小有关。

整个仪器用多道脉冲高度分析器处理荧光脉冲信号和光散射信号。测定的结果用单参数直方图、双参数散点图、三维立体图和轮廓(等高)图来表示。对细胞进行分选的原理是:

流式细胞术仪结构示意图


由超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使得流动室发生振动,把喷嘴喷出的细胞液流断裂成一连串均匀小液滴,有的液滴含有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成液滴前,光学系统已测定了它们的信号(代表细胞的性质),如果测得信号与所选定的要进行分选的细胞性质符合,或者说,如果发现了要进行分选的细胞时则在这个选定细胞刚形成液滴时,仪器给整个液流充以短暂的正或负电荷。当该液滴离开液流后,其中被选定细胞的液滴就带有电荷,而不被选定的细胞液滴则不带电。带有正电或负电的液滴通过高压偏转板时发生向阴极或向阳极的偏转,从而达到了分类收集细胞的目的。

流式细胞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