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大年三十。
也许是因为没什么人,又或者是因为还在清晨,城市的街道竟显得有些荒凉。
李奶奶显然并不在意这一切,她起了个大早,在简单的洗漱过后,李奶奶慢悠悠走进了厨房,开始准备今晚的年夜饭了。
“年三十,又过年了,真好,真好。”李奶奶很是期待过年,这个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因为这貌似是她和自己远在他乡的儿子唯一的团聚机会了。
儿子对李奶奶很好,每次都要给李奶奶买一大堆东西寄过来,但李奶奶其实并不太喜欢儿子买的这些,自己眼中的“新鲜事物”。
“儿子啊,你说你买的这些,尤其是这个,什么自动炒菜的,我也不会用,而且菜啊,一定要人来做,尤其是年夜饭,只有人做,才有年味啊。”
虽然李奶奶苦口婆心地劝儿子不要在买这些“铁皮家伙”了,但儿子每次还是会寄来一些完全不需要李奶奶亲自上阵的“铁皮家伙”。到了后来,李奶奶发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铁皮家伙”们却完全不会累,什么家务活都能做,渐渐地,她对这些“铁皮家伙”也有了改观。
但只有做菜,李奶奶仍然坚持自己亲自做,不用这些新鲜玩意帮自己。“做菜啊,只有人做,只有用心去做,才有那个味道,才叫做菜。”李奶奶说着,把手中处理好的鱼放进了锅里,准备做清蒸鱼。
“哎呀,是老了,做个鱼就有点累喽。”李奶奶说着,擦了擦汗,坐在了餐桌前的椅子上,接着说:“团儿啊,我那宝贝孙女儿,就喜欢吃这鱼,还有那红烧肉,以前过年回家,她总是要叫着吃肉,吃完了还记得收拾,多懂事啊……”
李奶奶说着,脸上露出了笑容,沉浸在了回忆之中。而被称作“团儿”的,是李奶奶身边的扫地机器人,只有它会陪李奶奶聊天,是这些“铁皮家伙”们之中,李奶奶最喜欢的一个。
“不想了不想了,”说着,李奶奶站了起来,走进了厨房,“继续做饭喽,接下来做个红烧肉,儿媳妇喜欢吃这个。”
时间过得飞快,太阳放了假,月亮代替它上了岗,准备陪着人们过除夕夜。李奶奶家的餐桌上,此时已经摆满了一桌佳肴,而李奶奶则坐在沙发上,摆弄着手里的一个圆盘。
“团儿,这东西咋用来着?我这记性不好,又给忘了。”李奶奶说着,冲地上正在工作的“团儿”挥了挥手。“团儿”见状,伸出了两条机械手臂,接过李奶奶手中的圆盘,转了几下,又放在了李奶奶面前的茶几上。
“这样就好了?我觉得还不如以前那手机呢,哈哈。”李奶奶看着“团儿”笑了笑,又回头看了看圆盘,它正在发出亮光,在空中渐渐投影成像。
“别说,这东西是好使,能看到人。”正说着,眼前的影像突然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李奶奶见了,脸上立马露出了微笑:“我的宝贝孙女儿!小可爱,想不想奶奶啊?”
但还没说几句,小女孩的影像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三四十岁的男人。李奶奶先是一愣,但随即又恢复了微笑:“儿啊,年三十了,咋还不回家呢?”
虽然有些心理准备,但接下来的消息,还是让李奶奶的心一下凉了:“啥?今年也不回来了?”
圆盘的另一端极力地安慰着她,但李奶奶语气中还是透着深深的无奈:“儿啊,你说去年那什么,对对,太空电梯,你说电梯坏了,没回来过年,前年你说那边天气不好,有啥来着,风暴还是啥,没回来过年,今年你说买不着票,那什么飞船票,比以前的高铁票还难买吗?唉,我一个老太太是不懂这些了……”
看着眼前不断安慰自己,语气也有些无奈的儿子,李奶奶无奈笑了笑,说:“得了,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在那边别忘了吃年夜饭就行,记得自己做啊,别给孙女儿用那啥自动炒菜的,听到没有?嗯,得了,挂吧。”
说着,影像消失了,只剩下了李奶奶和身边的“团儿”。
看着一大桌子菜,又看了看停下工作,在自己旁边转悠的“团儿”,李奶奶笑了:“得,团儿,今年又是咱俩个过喽。”
说着,李奶奶慢悠悠地走到了窗前,望着远处天空中灯火通明的月亮,摇了摇头。
“老话说,盼星星,盼月亮,这盼了一年又一年,也没把他们盼回来啊。这孩子也是,上大学那会要去外地上,工作要去外地找,前几年又要去什么月球……”
看着地上的团儿,李奶奶又笑了,“团儿啊,你不懂,也懂不了。为啥叫你团儿,就是希望一家人到头来,能团团圆圆的。回家过年,咱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了。为啥不跟他们去那啥月球,离开了这呆了一辈子的家去过那个年,那还叫啥过年啊。”
“算啦,再说你也不懂,你要是个人儿,就懂了,咱俩个还是准备过年吧。”李奶奶说着,坐了下来,“只是这菜,得吃一段时间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