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业学校精英师徒制添新亮点 包树钠3D创新教师工作室出徒!
一个个精美的家居用品,在3D打印笔的灵动之下逐渐生成;一个个复杂的物件,3D建模后便可以无差别的呈现……2021年12月20日在大连市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包树钠”3D创新教师工作室举办现场出徒考核,6名精英学徒,将所掌握的3D打印技能在各位评委和观众的注视下尽情展现。
“包树钠”3D创新教师工作室是由大连职工大学、大连商业学校与大连瑞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校企合作项目。作为第六届精英师徒制的新亮点,通过将3D打印与人工智能的产、学、研相结合,拓宽学生们就业、创业的新的方向和路径,也为3D打印的产业化提供一个全新的领域。
据大连职工大学、大连商业学校副校长陈建介绍,该学校的精英师徒制是响应国家现代师徒制的一项创新举措。将学校的教师团队和校外聘请的企业专家名师,共同组建成教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采取师父带徒弟的做法,企业师父和学校师父共同打造一批精英学生。从学校筛选5%到10%的学生会进入工作室,通过学校老师和企业的共同培育,让他们提前接触到社会前沿业务,带动他们的发展。
“包树钠”3D创新教师工作室是以包树钠老师命名的一个3D打印的创新工作室。配合该学校艺术设计等方面的老师,通过3D打印这种新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学生的创意通过3D技术实现,同时和市场对接,进行学生的创业孵化。
大连商业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创业孵化基地“商校街”,有好的创业项目可以落到商校街,让创意和科技,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目前大连商业学校已经有15个教师、名师和大师工作室,基本上都是校企合作的形式,比如像3D打印、西餐烹饪、美容美发等,条件成熟后就落户商校街,实现与产业更紧密的衔接。
“包树钠”3D创新工作室、大连瑞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树钠向学校领导和营销协会秘书长介绍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的情况。3D打印项目是大连市场营销协会的一个板块,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让学生不仅掌握了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的新的工艺技术,更让学生们有了市场化思维,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本届3D创新教师工作室培养了6名精英学徒,在学习期间他们就将3D打印与市场不断结合,开发出文创用品定制、家居饰品与用品定制等不同领域,今后他们还将依托大连市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重点研究将3D打印和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这也符合国家对智能制造的方向,让3D打印有更阔的市场空间。
出徒考核现场,6名学生经过理论、实操的层层考核,尤其是现场用3D打印笔现场创作文创用品,以及用电脑现场建模打印,让现场观众们惊叹不已。大连商业学校信息与艺术设计系教学副主任郭旭对学徒作品点评时,连赞“三个好”。
第一好是平台好,通过大连市场营销协会、大连商业学校、大连市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搭建的平台,让学生们的创新创意思想,有了用武之地;第二好是团队好,包老师和教师团队带领学生们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将3D打印延展到更智能化方面的应用;第三个好,是“包树钠”3D创新教师工作室今年的成绩好,无论从比赛上还是校内教学上都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在市级的创新创意大赛上摘金夺银,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在这样基础之上,明年还计划冲击国赛,期望师生共同努力,在国赛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