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城以北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

二、长城以北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长城以北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中华大地的主人是中华民族,只有一片土地的主人才能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生活、开发建设、开拓经营。长城以北各民族在中国北部塞外耕种、采伐、狩猎、放牧、引水、养殖、采矿、修路、旅游、戍守,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技术、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在交流融合中促进中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世世代代在中华大地上居住生活、开发建设、开拓经营,都是中华大地的主人,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长城以北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长城以北自古就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春秋时期,有只隼死在陈国王宫里,身上被楛矢射穿,矢箭很长,陈湣公便让人拿着箭杆去问文贯古今的孔子。孔子解释,这支箭是统治今天东北三省的肃慎国送来的贡品。可见早在春秋时期,长城以北各民族就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友好的臣属关系。隋朝时期,统治今天东北三省的勿吉国王因为喜欢中原文化,请求隋朝皇帝授予他中原风格的帽子和腰带,隋朝皇帝听后十分赞赏,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是隋朝时期长城以北各民族认同中原文化的例证。唐朝时期,统治今天东北三省的渤海国被中国古代史学界誉为「海东盛国」,后来唐朝在渤海国设立了渤海都督府。渤海国确立了「远慕华风」「宪象中原」「常习华风」的政策,不断学习中原文化。唐玄宗在《敕渤海王大武艺书》中称渤海国「地虽海曲,常习华风」。渤海王子学成归国之际,温庭筠与之依依惜别,并在《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中称,渤海都督府同中原「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明朝时期,明廷册封统治今天内蒙古的俺答汗为顺义王,昆都力,黄台吉等其他蒙古首领分别被授于都督同知、指挥同知、指挥金事、正千户、副千户、百户等职。中原地区的瓦盖建筑风格也传到了东北三省的女真族聚居区,例如努尔哈赤居住的旧老城就有三处中原瓦盖风格的阁楼。中原各民族同长城以北各民族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发展。
长城以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从古至今,长城以北一直生活着很多民族,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历史上,塞外的主要农耕民族有汉、扶余、高句丽、朝鲜、回、土家、苗、壮;主要游牧民族有秦汉时期的匈奴、丁零、呼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羌胡、鲜卑、坚昆、高车、柔然、契丹、库莫奚、突厥、契骨、铁勒,隋唐时期的铁勒、突厥、回纥、契丹、库莫奚、黠戛斯、室韦、契骨、薛延陀、仆骨、同罗、斛薛、斯结、骨利平,宋辽金时期的契丹、室韦、阻卜、嗢娘改,元朝时期的契丹、蒙古、塔塔尔、乃蛮、克烈、蔑儿乞、泰赤鸟,明清时期的蒙古、吉利吉思;主要渔猎民族有先秦时期的肃慎,汉晋时期的肃慎、挹娄、裨离,南北朝时期的挹娄、勿吉、隋唐时期的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辽金时期的女真、达卢古、铁骊、兀惹,元明时期的女真、兀者、水达达、纳里哥、吉里迷,清朝时期的满、锡伯、达斡尔。各民族经过诞育分化、深度融合,形成了血浓于水、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至19世纪末,已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达斡尔、土家、苗、壮、鄂伦春共11个主要民族定居长城以北,形成以汉族人口居多,多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目前,长城以北共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在长城以北定居超过50万人口的有汉、满、朝鲜、蒙古共4个民族。长城以北地区既是长城以北各民族的家园,更是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组成部分。
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包括汉、满、朝鲜、蒙古在内的长城以北各民族同赴国难,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满族抗日义勇军中涌现出孙铭武、孙耀祖、邓铁梅、王凤阁、唐聚伍、李春润、苗可秀、阎生堂、胡泽民和赵伟等许多著名战将。1926年,在著名的大连「满洲福岛纺织株式会社」工人大罢工中,罢工工人大半以上都是满族同胞,带头反对日本资本家的是满族工人关桂香、关桂珍,这场斗争长达95天。1931年10月,满族人邓铁梅建立的东北抗日民众自卫军,满族同胞参加者甚多,在骑兵第五旅旅部的40人中就有30人是满族同胞。1932年10月延吉县游击队成立,队长朴东根、政委朴吉都是朝鲜族,游击队员完全由朝鲜族同胞组成。在归绥,共产党员杨植霖、高凤英(蒙古族)等人组织了蒙汉抗日游击队。1939年秋,蒙古抗日游击队成立,由李森、贾力更、高凤英等蒙古族干部领导,战士大部分是土默特旗的蒙古族同胞。此外,回、锡伯、达斡尔、土家、苗、壮、鄂伦春等民族也为长城以北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长城以北各民族关系的演变,始终和中华各民族关系演变相联系。各民族有隔阂冲突更有交流融合,团结凝聚、共同奋进始终是主流。包括长城以北各民族在内的中华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长城以北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