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更另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解决了水稻坐秋问题,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机理。种植绿肥,发展双季稻,提高资源利用率。20世纪70年代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创造性地提出晚稻超早稻的战略措施和技术。从1975年起,先后在中国主要农业区布置一系列土壤肥料长期定位实验,获得大量科学资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