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脑的发展前景


神经元网络,进行人脑模拟,经过校准,即可用电脑实现出一个模拟脑。
模拟脑有什么作用?
很简单,通过脑波器读取,在模拟脑上映射出来,就能完成意识直接控制机器。
现有利用脑波控制机器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要用情绪,比如高兴,来进行单个行为操作模式。
不可控性太强,操作门槛过高,抗干扰能力过弱。
至于脑机接口,讲真,不是全瘫痪的人,很难接受脑子动刀子。
其次,能源问题也很大,现在电池也就那样,很多技术发展都受限在电池这一块上了。
高能量电池要是能出现,平时发电就能更容易储存起来,节约不少能量损耗。
总之,加上封闭脑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下,脑机接口是有前瞻性,可安全性却相当值得担忧。
而模拟脑,这个方向,安全性上的问题,几乎不存在。
因为一切都可以只是在电脑内运行,脑袋上只需要带一个脑波机,不需要真正让脑子和机器实际连接。
那么难点呢?
1,除了情绪波动外,只要抽象一点的脑波,难以解析。
解决办法,也就只有依靠不断收集数据,交给AI校正、解析和学习。
而神经元网络下的ai完成个人模拟脑的核心数据库,可以说未来可期。
2,脑子的基本结构,虽然都差不多,可脑中的意识、思想,并不是固定脑区进行。
诸多实例证明,即便脑子部分受损,是可以不影响个人正常生存(只是生活基本可以维持。)
这说明单个脑细胞具有多功能化,以形成工作组织化,缺失部分脑子,依旧可以维持工作组运转模式。
但如此的运转模式,自然会有更多杂波。
进行脑解析难度很大。
解决办法,依旧只能收集足够之多的数据,喂ai,它可以错无数次,但只要对一次,路就可以走通。
最主要还是快,比人试错成本低得多,速度快得多。
综上所述,等着呗。
以目前的ai发展来看,这一切应该不会需要等太久。
如果模拟脑实现,就是真用脑子玩游戏了。
不过,模拟脑也有一些问题。
并没有很好的交互功能。
还不像玩游戏,至少你手还要动一下。
模拟脑的话,使用者自己是只能接收到视觉反馈。
当然,问题不大。
至少用来玩游戏,虚拟世界里面搞搞,不太担心损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