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动真格”了?催三胎未果,专家出“好主意”,你赞成吗?
近年来,我国的结婚人数和人口出生数量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814.33万对,连续7年下降,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8.52‰,这是历史上首次跌破1的标志,较2019年下降了1.23个千分点,创下了历史新低。
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婚姻和生育观念的深思。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人发展和自由选择,对于婚姻的需求和意愿相对减弱。另一方面,高房价、高教育成本等社会压力也使得很多年轻人推迟结婚和生育的决策。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挑战,我国自2016年起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允许夫妻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政策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年人口出生数量上升到了1766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人口数量开始急剧下降,这引发了对人口问题的新思考。
为了进一步应对人口挑战,我国于2021年正式实施了三孩政策,允许夫妻生育三个孩子。然而,即使有了这一政策的推行,人口出生数量仍然持续下滑。截至2022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已经降到了956万,这是自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
尽管开放二胎和三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促进了人口结构的优化,但人口出生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恢复,而是持续回落的趋势。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人口出生数量的回落令专家感到惊讶。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尽管从多个角度出发,实施了多方面的措施,但最终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于是国家又有新动作了。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响应“三胎政策”的号召呢?
与父母那一代相比,年轻人的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较少。
老一辈人认为家庭中有多个孩子才是福气,他们相信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希望。
尽管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他们仍然能够抚养多个孩子成人。
然而,如今的年轻人不仅不愿意生多个孩子,有些甚至选择丁克(即不结婚或结婚但坚决不要孩子)。
这让年轻父母感到苦恼,他们不断地劝说年轻人改变想法。

现在的年轻夫妻都是打工人,每个月的收入有限。
他们需要支付房贷、车贷等基本生活开销,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
但如果要再养活一个孩子,就会变得困难一些,除非有老人帮衬。

与老一辈人不同,他们认为结婚和生子是两个独立的事情。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事业发展,认为工作比结婚和生子更加重要。
如果自己的工作不好,收入不稳定,他们会觉得这会给另一半增加负担,同时也会让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对婚姻持有恐惧心理,不愿意轻易结婚。
国家见“三胎政策”反响不佳,实行“新方案”,
90后反响出奇一致
三胎政策势在必行,能在最大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发展。但是三胎政策实施后效果却不佳,年轻父母还是觉得经济压力大,养育孩子困难,选择逃避。
除了医疗问题,减轻教育成本也会促进90后生三胎
为了鼓励年轻人生育三胎,许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然而,年轻家长们并不愿意生育三胎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问题。
除了医疗费用,教育成本也是一个大问题。
家长们都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但在幼儿园的选择上就面临着困难。
许多家长会选择双语幼儿园或者高档幼儿园,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上占据优势。
然而,这些学校的学费往往都在几千元以上,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担的。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需要奋斗多久才能攒下几十万?因此,只有将教育成本降低,才能让90后减轻压力,甘心加入三胎大军中。要想让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重新增长上去也不难,只要采取措施持续降低房价,使其回归合理区间,同时继续提供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让大家既能买得起房,也能租到便宜的房子。
其次,在养育成本上,应该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政策措施,促进家庭生育意愿。例如,提高产假、降低教育和医疗保健费用等。尤其是如果把幼儿园四年归入义务教育中,一定能缓解很多家庭的经济压力,刺激生育意愿。

综上所述,为了鼓励年轻人生育三胎,我们需要降低教育成本和房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政策措施,同时减少职场歧视并为女性提供更好的职业和家庭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促进人口出生率的增加。
总之,通过以上方式逐渐去掉年轻人身上背负的大山,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这远比某些专家出的“好主意”靠谱太多了。对此,你同意吗,同意点个赞!
今日话题:如果生育环境更友好了,你会生三胎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