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自言自语——如果真正给你一个自由的机会,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引子:
今天的早饭是两个有家便利店的茶叶蛋,8点40分,效果图公司九点半开门,我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挥霍,于是就在空调机的轰鸣声开始敲字。不知道这一切的对我的文字有怎样的影响,上一期的讲故事手稿不在这台打字的电脑上,就让我们重新讲一个话题吧~
如果真正给你一个自由的机会,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相信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想我们的甲方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自己想过自己想表达什么。我的第一个方案一般都会表达一些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铜鼓高中,在最初的时候,我尝试想做一个这样的方案,先将进深12米的长条建筑按30米间距长条铺满整个场地,然后在一层做一个大底盘,将一条条教学楼串联起来。教学楼可以不用太高,只要两三层就行了。一层是有机形状的底板,二层是规划如一的教学楼。
大概的形态如下,周围领导同事看了说,这也太性冷淡了,甲方领导肯定不喜欢。

为什么做成这样,我想表达什么?面对陌生的读者,我可以坦率的说,我只是在追随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空间气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气质和品位,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万神庙,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建筑,我们的时代在追求怎样的一种空间形态呢?
每次打完字再看的时候都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用追求这个字眼也不太好,我们可以说,这个时代投射到我们心中的空间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可以用排除法,首先,它不再是厚重的,材料将变得不持久,而可持续。它不再是注重表面装饰的,而是注重材料本质特点的表达,谁还会在木头上做繁复的装饰?它的空间将是纯净的空间,来自现代主义建筑的遗产将会得到传承。它还会是标准几何化的吗?会的!几何形态在未来依旧是最节省材料和工程量的,只要这点不变,建筑的几何属性还是不会变。
它还会继续继承古典园林的空间流线和院落吗?还会!因为人依然是热爱自然的动物。但空间会抽象到只剩下基本元素,墙、柱、板这三种元素。
当我们在一间仿古的现代建筑中,不管我们在不在意,都会有一种虚假的感觉,那个不再属于我们当下的时代,那个只属于过去的空间被我们模仿,我们在怀旧,在CBD我们又看到了曲面透明的超高层建筑,那是属于关于未来雄心勃勃的畅想,我们分明又对未来充满信心,走到街角,又是一个带有线脚和三段式但又分不清倒是哪种风格的建筑,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正是这种弥漫其中的无特征性,我们的不安定感源自在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每个人都随波逐流,我们的痛苦不再是有一个和世界冲突的观点的痛苦,而是我们竟然没有找到一个自己相信并可以为之坚守的观点。
我们可以归纳出这个时代的空间特质应该包含这两个概念:不确定性和无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