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20章 人才济济

2021-02-25 13:32 作者:研究魔法的工程师  | 我要投稿

此时,徐州北部,刚刚从连云港登陆的典韦询问道:“亮少主为什么要让我军去琅琊支援诸葛家族?”陈登说道:“现在青州黄巾大部分投降,但是有几个负隅顽抗的将领不肯投降,他们很有可能来徐州。而且据小亮说诸葛家族有一个少年,跟他同名,他希望我们向诸葛家少年伸出援手,但是不要显得太突兀。”

司马俱麾下有士兵一万多人,借鉴之前在青州的战略,他开始把屠刀伸向徐州的大地主。不到一个月,在徐州已经击败几个家族,占领了琅邪北部的众多庄园,同时解放了大量受到大地主剥削的农户,士兵越打越多。徐州本土的起义军阙宣也加入司马俱的阵营,大军将琅邪开阳包围了起来。阳都的诸葛家族已经开始逃跑。陈登等人四处派人打探诸葛家族所在,他知道了诸葛家主力部队却暂时躲在连云港,避免吸引黄巾军主力。

陈登已经知道诸葛家族的逃跑路线,率兵假装和诸葛家偶遇,陈登对着对面仓促逃跑的诸葛家族说道:“在下下邳陈登,看到不少人南逃,黄巾军已经击败琅邪守军了吗?我军想要支援琅琊守军,不知道情况如何。”诸葛珪一心想逃,但是对面也是大族,不好拒绝。于是诸葛珪向陈登拱手拜道:“琅琊诸葛珪见过陈家公子,我们逃跑只是因为阳都已经落入贼军手中,估计开阳已经被包围,阁下这点士兵如果是去支援,还是需要三思啊。”陈登说到:“多谢提醒,家父知道青州刚刚平定,让我带着一支人马去青州发展,避免徐州遭到黄巾军祸害,据说青州的酒比徐州的酒香醇很多。那我们直接去青州吧。”诸葛珪说道:“可是黄巾军从北面来,你们怎么还会向北去青州?”陈登说到:“我们是坐船来的,船停在东海郡东边(未来的连云港),如果你们家族也想来青州的话,我们愿意载你们一程。”诸葛珪心想:陈家两头下注妙啊,一批人留在下邳一带,等到官军收复徐州北部我们可以直接回到家乡,另一批直接去北方发展开垦田地,如果黄巾继续南下,那么南边的家族也能继续坐船逃往青州。一旁诸葛玄点头称是,心道:黄巾军来势汹汹,自己不是嫡长子,留在徐州没有继承权,不如去北方发展。于是建议到:“兄长,不如我带着家族的一些老幼去青州,他们身体不好,如果黄巾来了,又要逃跑挨饿。”诸葛珪让诸葛亮跟着叔叔去,同样是分散后代保证至少有一个存活。于是兄弟二人就此分离。伤感地告别了诸葛珪,诸葛玄带着一些幼儿老人和服侍的仆人,陈登点名了诸葛亮,然后坐着陈家新的船黄珍珠号就开向了青州。

陈登带着诸葛家族的人来到青岛,青州代理刺史龚景亲自去迎接他们。龚景想要邀请他们参加合格性考试,如果通过便可以做官。东汉的举孝廉也要考试的,这是传统。诸葛玄和陈登都通过了考试,陈登选择东莱郡兼领北海国太守,虽然这两块地区占据了近一半青州,但是这里经济发展度相对较低,龚景还乐得让陈家来负责开发青州东部。诸葛玄选择靠近东营港的乐安国郡,有很强的发展空间。青州的两位名士,管宁,邴原也被龚景推荐担任齐国和济南国相(以后方便国相都称呼为太守。目前这些官职都不是钦定硬点的,现有官方批文,只能代理,龚景已经推荐了这些人然后等着官方批准。

大量的青州官员在泰山之战后被俘虏,被关在监狱里面,他们本来是被黄巾军抓了,现在黄巾军投降,管亥希望把这些官员对黄巾军作战不利为理由把她们调走,他希望这些人等到朝廷批文让他们去别的地方做官,朝廷应该会给管亥一个面子,他有这么大的投名状,作为投降朝廷的典型例子,批文让这些官员调走很容易的。因此青州的官员非常少,所以陈亮让陈登建议青州人互相推荐或者自荐识文断字之人,然后大家进行一次考试。这个考试和之前的陈登他们的举孝廉有一些不同,陈登他们是名士。在东汉名士就是有排面,举孝廉之后考试检验一下能力就可以上任了。现在的考试就是选拔性质的考试,需要选拔一定的人。这次考试比较简单,只是一个选题作文,题目一是介绍自己和自己擅长的事,包括经学、法律、种田、音乐、诗词、医学、厨艺、手工、算术、武术、带兵等,主要就是自我介绍,主要考察表达能力,真正会做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能认字写字就不错了。另一个题目的青州发展战略,想要当管理人员建议选择这个题目。两篇作文的字数没有下限,文言文平均一个字表达数量比白话文多,所以没必要写够800字,当然上限还是有必要定一下,不要超过2000字,2000文言文还有成百上千人写,总共就要百万字,青州就龚景、陈登、诸葛玄、管宁和邴原五个考官,哪里看得完?那些当不了官的会识字的就可以去学堂或者医院工作,目前陈亮的学校和医院是自己出钱的,可以赚一个名声,到时候一些大儒找借口批判陈家发展工商业不务正业,陈家也可以拿出医疗和教育的项目作为反驳,说发展工商业是为了开启民智和救死扶伤。

陈亮还打算拜访一下青州的一位大儒,让他作为青州学堂的代表。若要问公元二世纪青州最出名的学者是谁,那应该是郑玄。陈亮打听了一下,郑玄擅长儒家经典和数学。陈亮想起自己中学数学老师普通话不标准,正弦定理经常说成正玄定理,这么说的话,郑玄的名字也能命名一个定理,有大数学家的潜质。陈亮决定写一个平面几何的知识的书,现在《欧氏几何》已经在西方很流行了,加上自从董仲舒搞出一个天人感应之后,研究数学的主要用途就是研究天体运行,然后预测天相,由此对于几何学和历法学应该研究比较深入。于是陈亮打算用英语写一本初中几何学,主要内容是点线面,角度,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主要是公理,定理及其证明还有例题以及解答。角度这一块陈亮还纠结了很久,毕竟6进制真的有点怪,但是360度真的写的太习惯,就不要硬改了。到时候有人问,陈亮就解释说西方那最早提出角度那人有6根手指,然后再“翻译”,到时候说是西方流传过来的,让郑玄看看,勾起他的兴趣。

陈登拿着陈亮用英文写的《初等几何》和翻译的《初等几何》拜访郑玄,之前陈登刻意学习过这里面的内容,还记下了陈亮的说辞,发现陈亮懂得真多。陈登感慨:四弟不愧是从未来回来的人。接着陈登叩开郑玄家的大门,郑玄不想让一些小辈人物打扰自己学习,但是看在曾经跟着陈球学习过的份上,还是允许他进来。陈登进门就送了一些小礼物,说道:“下邳陈登拜见郑夫子,我家最近见到了一位飘洋过海的水手,他随身携带一本大秦【1】的数学书籍,不过他说上面的文字并不是大秦的文字,而是大秦北方的小英的文字,据说可能是小英国最厉害的数学家牛顿写的,他离开之后,我们陈家抄录了这本书并且试图翻译了一部分其中比较浅显的内容,最近有机会见到郑夫子,就想要分享一下。”郑玄拿起印满诡异的字母的书,对陈登说道:“这个原版的就不用拿给我看了,不过可以拿给西域都护府看看,那里洋文好的人多的很啊。”随即郑玄拿起翻译的版本,第一页就是符号对照表,阿拉伯数字对应一二三四,英文字母abcdefgxyz对应汉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陈亮认为超过10个字母的平面几何题目应该很少,如果一定要有的话,那就在字母加上下角标;除了字母还有一些特殊的简写符号,比如因为所以,等于大于小于,全等相似,垂直平行之类的。郑玄说道:“这表确实可以简化大量计算,洋文确实有可取之处,表下面翻译员写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在这里,也是有水平的注解。”然后郑玄开始看起来了,前面的都挺容易的,对于这个时代的最了不起的数学家肯定不是问题,到了角度那里,郑玄感觉有些惊讶,居然有6个手指的人,不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郑玄觉得不算什么奇怪的。到了三角形就有一些全等三角形的例题,对于初学者有些难,没有经验的不容易证明,就连郑玄也觉得有一些难度。然后郑玄看了答案一下子就知道如何解答。便说道:“这本书可以让我先学习几天,日后我会为此书添加详细的注解。”【2】陈登说道:“此书乃是陈家学堂所拥有,若郑夫子想要,我们可以赠与先生。”郑玄既想要看,又不好意思,说道:“可有何条件?”陈登说道:“如今黄巾之乱,青州士子十不存一,我们陈家想要为此开放学堂,自费教导青州6-15岁儿童10年,还望郑夫子能施以援手。”郑玄疑惑道:“这有大量儿童,单单我一人又能做多少?”陈登说到:“郑夫子大才,自然不会亲自教授幼童,我陈家想要聘请先生为师之师,专门教导老师。日后青州学子也会奉先生为祖师。”郑玄觉得条件不错:能作学问又还能扬名天下,这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他又不想当官,便答应陈登了。

陈亮也不清楚这波教育投资值不值得,日后还要想办法让政府接盘这么大的消耗,如果政府不接盘,那就只干这十年,这波主要就是赚个名声顺便培养一代读书人。

刘备张飞都邀请了一些人来青州发展,他们已经在平原有了根基可以帮助族人发展,刘备的堂弟刘德然【3】想跟着兄长带兵打仗就来了,但是刘全的大部分亲朋好友还是留在家乡照看自己的产业。刘备还有一个刎颈之交,牵招被刘备征辟为骑兵都尉负责训练骑兵。刘备的母亲和张飞的家人关羽的妻子父亲也被都邀请到青州享福。刘备的母亲来了,一路上揪着刘备的大耳朵催促他快点找一个老婆,这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关羽陪伴家人,但也没有忘记泰山之耻,一直在练兵和锻炼身体,准备反击司马俱。

令陈亮出乎意料的是,他的三兄陈羽也来青州,因为孙坚去中原征讨黄巾军,他见不到小朋友孙策,于是不知道去哪里玩,就偷偷坐着陈家的商船,商船的人发现了也不敢把他赶下去,陈羽就这样来找大兄和四弟愉快的玩耍。

【1】大汉对罗马的称呼

【2】陈亮写的有一些简略,比如要用角平分线定理之类,直接说这一线段是角平分线,所以那两条垂直的线段相等,就不写角平分线定理这句,这样就导致刚刚学习的对之前学习的定理不熟悉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相等了,还想要证明他们全等。

【3】刘德然以后还要出场,德然是字,就暂且起名刘全,和刘备对仗


第20章 人才济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