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南卫视《2021中秋奇妙游》摘录札记
河南卫视《2021中秋奇妙游》是辛丑年中秋节前上线的晚会,由B站up主“河南春晚官方”于9月19日晚提供更新。这一场晚会是以大唐的一名神都少女唐小月为线索人物,以其在月神的帮助下于梦中穿越古今寻找中秋信物,最终实现家人中秋团聚的有趣经历作为节目转场,将中秋传统习俗与节目形成有机的整体。和前几期一样,依然非常好看,不过在时长方面却进步明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时长65:07)。
0、网剧《唐小月梦游古今奇遇记》
(01)中秋小月
话说在唐朝的洛阳城,有一户唐姓人家,这家夫妻俩,郎才女貌且恩爱之极,丈夫是宫廷乐师,精通音律琴韵;妻子则出自书香门第,贤良淑德。婚后不久,他们可爱的女儿就在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降生了。全家人非常高兴,唐父便以中秋月圆为意,给女儿取名为小月。小月自幼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且与其父一样,酷爱音律。一日唐父奉旨,远赴长安负责国乐编纂,小月甚是思念,但唐父却迟迟不归,不过小月却收到了一封父亲寄来的家书,唐父在信中许诺,会在中秋夜之前回家团圆。但中秋已至,小月却依然未见父亲归来。
(02)中秋祭月
小月甚是思念父亲,于是就在中秋夜参加“祭月礼”,在拜祭月神的时候向月神许愿,以期父亲能够在中秋夜回家团圆。而祭月礼毕之后,爱热闹的唐小秋(杨馥羽饰)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婶娘唐母(斓曦饰)和堂姐唐小月(余冰慧饰)一起去集市看敬贺演出【01、《秋月稷》】。但唐小月坚信其父中秋夜一定能够到家,坚持要在家等父亲。唐母知道拗不过女儿,就同意了小月留家。之后唐母便带着小秋等人一起去集市游玩,并在集市上买了许多好玩意【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皮雕、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宋氏面塑、三彩釉画烧制技艺】,唐小秋更是玩的不亦乐乎,兴奋不已。但她们却没有发现,月光之下,竟有一群仙鹤正在神都洛阳翩翩起舞【02、《鹤归来兮》】。
【中秋祭月】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文献《周礼》;而祭月之习俗,在《诗经》中就已多次出现。唐朝的祭月仪式主要是“女子拜月”。诗人李端在《拜新月》中曾这样描述祭月之况:“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祭月祝辞】今宵月明,况逢盛世。国祚赖立,生民以安。顺天乐业,泽被万载。斯为国幸,千载亘绵。
(03)中秋月桂
坊间歌舞声不绝于耳自不必说,而在家里等待父亲的唐小月,却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奇妙之旅。当时唐小月正在琴房擦琴,月光洒入室内,映照在一个木匣之上,木匣竟忽然开始发光,并显示出十五个小字“八月十五,月映少室山,桂木可通月宫。”而此时远在登封的少室山上,几十位嵩山少林寺武僧正沐浴着月光,演武庆中秋【03、《少林·功夫》】。
(04)中秋兔爷
明月照亮少室山后,月神对唐小月说明了事情原委,原来这个木匣是用月桂木枝条所制,在中秋月圆之日,可以打开时光之门,让小月在过去与未来的幻境中任意穿梭,而穿越口诀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唐小月在祭月之时,月神听到了这个在中秋出生的女孩的心愿。于是决定选中唐小月,帮其完成心愿。但作为回报,却需要唐小月去做一件事,即利用月桂宝盒,打开时空之门,穿梭于时空幻境,去不同的时代,到不同的时空,遇不同的人,收集那里的可以映射月之灵光的中秋信物。集齐六件中秋信物后,就可以实现愿望。而唐小月的第一站就是未来时空的一个戏班后台【04、《戏韵》】,等看完大戏《群仙贺中秋》后,唐小月获得了第一个中秋信物——兔爷儿。
(05)中秋墨帖
获得第一个信物后,唐小月继续穿越,来到了352年的中秋,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上,见到一个正在追鹅嬉戏的奇怪少年,一问才知道这位少年小字官奴(梁家桐饰),正在学习其父亲王羲之的书法。小月见其有趣,就与他攀谈了起来,赞扬少年能专注会勤勉,并以琴理通书理,勉励官奴坚持以万物为师,则天道酬勤,必有作为。官奴十分高兴唐小月陪其说话,就赠送给小月一只自己常用的毛笔,这就是第二件信物,代表了少年自勤勉的精神。等到小月继续穿越时,才从月神口中得知,这位少年竟然就是一代大书法家王献之【05、《墨舞中秋帖》】。
(06)中秋思归
唐小月的第三站是2021年的中秋夜,在这里她竟然遇到了千年后的自己,此时的自己已经可以和男子一样担当重任了。中秋夜灯火辉煌,但此时的自己却忙于工作不能回家,小月到时,见到千年后的自己正在和同事拍摄晚会节目【06、《大唐行者》】。拍摄完毕后,千年后的小月很想回家,吃一口母亲做的面条和父亲做的烧茄子,忆到动情处,一时泪如泉涌。小月赶紧递给千年后的自己一方罗帕,没想到竟然意外获得了第三件信物——漂泊在外的女孩温柔的眼泪【07、《秋天前》】。
(07)中秋豫见
唐小月再次穿越,却发现自己竟然还在这个时空,原来这里还有一个信物,于是唐小月仔细观察四周,原来是陈军老师在发布全新作品【08、《豫见》】,这是陈军老师作的一个大胆的尝试,作品发布非常成功,小月也找到了第四件信物——中华乐器。
(08)中秋家国
唐小月继续穿越,第四站穿越到了1570年的中秋节,此时戚继光(张哥饰)和正一先生(杨舒枫饰)在山上亭子喝酒下棋。一阵对弈后,棋局呈焦灼僵持之态,二人谁都不愿轻易落子,最后两人决定暂且离开亭子,到外面观景散心,换换脑子后再回来继续棋局,观景之时二人谈论何为勇。戚继光认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国若不国,何以为家。保家国平安,是为勇。”正一先生则赞叹道:“不忘前耻,知耻而后勇;不兴不义,但寸土不让,将军可谓是国之大勇。”
此时小月进入亭中,见四处无人只有一盘残局。而小月出生于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略一思考就落了一子,竟巧破棋局。正好此时戚继光二人因为下雨赶回亭子,一看小月落子后的棋局,顿觉妙极。戚继光将军不仅没有责怪小月,反而从棋局中悟出了勇的最高境界——和。即勇为和而生,世人当怀平衡之心。我华夏勇武,不为勇武,只为天下太平。于是高兴的戚继光将军就赠送给小月第五件信物——团圆结。
(09)中秋典乐
唐小月穿越到最后一站,是667年中秋节三日前的大唐长安,在这里唐小月将要寻找最后一件信物。此时唐父(张晓龙饰)与同僚(史超饰)正在筹办典乐。唐父认为,典乐是国家之魂,当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并叹息道,自晋以来近百年,华夏战乱,中原百姓流离失所沦落天涯,无数百姓逃到岭南沿海,艰难度日。如今逢此盛世,战乱平定,百姓衣食无忧,但当年那些为了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千里南渡的百姓们,却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于是唐父不畏艰险,南下寻音。就是因为他认为,都是华夏血脉,要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而如今当值盛世,要作盛世歌,而这盛世歌不仅应是根脉,更应是归属。
此逢佳节,唐父为筹备典乐不能回家,感到愧对父母妻儿,心中虽十分惦记着小月,但还是希望长大后的小月能够理解此时自己的选择。普天之下,有太多如戍边将士一样的工作者,在中秋佳节却依然要坚守岗位,而不能与亲人团聚。并且唐父认为,生而为人不能只想着一家之事,当心存家国天下。最终唐父所做典乐大获成功,使天下万民皆在传颂我中华之辉煌壮丽。而其为漂泊岭南的百姓所作的典乐【10、《若思念便思念》】更是令人动容。最终小月拿到了这最后一件信物——灯笼。月神让小月化思念为舟,回到出发的地方,等待心愿的实现,并亲自祝福小月:月圆之时,人必团圆。
(10)中秋团圆
神都洛阳,中秋团圆。那一轮皎洁的圆月中蕴藏着人世间最柔软的爱与团圆。而唐小月找齐的六件中秋信物也各蕴含着中国人最美好的精神和期盼:
①兔爷儿——美好传承的信物——传承不会因时间而改变,传承会带给我们力量;
②毛笔——少年勤勉的信物——月满枝头;
③女儿泪——女子温婉的信物——山河无恙;
④中华乐器——国风自信的信物——经典相伴;
⑤团圆结——忠勇报国的信物——国泰民安;
⑥灯笼——理解亲情的信物——风调雨顺。
唐小月忽然醒来,环看四周,才确定自己刚刚只是一时乏困,小睡了一会儿。此时的唐小月认为刚刚只是神都一梦,还尚有几分惆怅。此时父亲还未归来,而母亲和唐小秋还在集市游玩,小月一时感到愁闷,索性就去集市中寻找母亲。她却不知,团圆之时等的亲人也许就在回家的路上。初到夜市,小月竟然就见到了刚刚到达神都的父亲,此时的父亲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到夜市上给小月挑选礼物。此时的小月才忽然意识到,也许那并不只是一个美梦,而是一个只属于月神和自己的小秘密。
父女相见之后十分开心,又正好遇到兴尽而归的唐母和唐小秋。于是四人高高兴兴的回家吃中秋宴。在宴席上,大家兴致都很高,唐父看着小月和小秋这两只小吃货正在和美味的螃蟹较劲,于是就借此出了一首诗的上句“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让两人接下句,但小秋小月面对美食,大脑早已宕机,只能面面相觑,直到唐母解围,接续到“且须饮美酒,乘……”“乘月上高台。”原来是唐小竹(李佳颍饰)和唐小可(刘璐瑶饰)带着小伙伴来约小秋和小月去集市上玩耍,正好听到背诗就顺口接起词来。然后几位小伙伴就一起高高兴兴的去夜市上看新来的伶人表演。只留下唐父唐母在柔和温暖的月光下大秀恩爱……
【《中秋月》明代徐有贞】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晚会拍摄地点】河南洛阳九洲池、洛邑古城、隋唐遗址植物园、应天门、河南老君山
01、《秋月稷》
作曲——郭思达;编导——崔鹏科、王军武、张文倩、苗琪;表演——铜梁虹贯龙舞表演团、八佾鼓乐团、君豪飞龙堂舞狮团、技巧高跷刘派师海军
【铜梁火龙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祝辞】起龙,皓月长空,鼓舞避疫,愿天下丰谷,四海民安。
02、《鹤归来兮》
作曲——张渠;编曲——张渠;编导——郭海峰;领舞——苏海陆;表演——赵家熠、李政阳、黄龙标、李松霖、石仁琦、王洪斌
【《秋词》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03、《少林·功夫》
编导——李永明;编舞——孙科;作曲——杨洋;领舞——孙科(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武术指导——释延徜、释延宸、张虎、杜惠冬;威亚编导——李振生;化妆设计——王丽岩;表演单位——中国嵩山少林寺、少林寺武僧团、少林友谊学校、河南登封少林塔沟武术学校;联合制作单位——小米公司
少林寺观音殿壁画
【少林功夫讲义教案】
师傅,怎么才能练出功夫?首先,你得下功夫。
师傅,怎么才能练好功夫?不怕困难,要直面挑战,勇于出拳。
师傅,怎么才能练成功夫?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苦练皆可入门,只有战胜自我,守护初心,才是功夫之本。
04、《戏韵》
编导——刘振、任跃、唐薇;音乐设计——陈一磊
戏剧靴子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华
京绣技艺传承人——骆宁宁
戏曲盔头制作技艺传承人——李鑫
李(万春)派武生传承人——李丹
荀(慧生)派花旦传承人——索明芳
叶(盛章)派武丑传承人——张青松
余(叔岩)派老生传承人——李鑫艺
谭(鑫培)派老生传承人——李钊
京剧脸谱技艺传承人——司献伟
张(君秋)派青衣传承人——储兰兰(饰演嫦娥)
杨(小楼)派武生传承人——周恩旭(饰演二郎神)
戏曲服装师——周志强
戏曲盔箱师——姚亲朋
【京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群仙贺中秋》唱词】驾彩銮,越高山,云似琉璃。枫林圣果压枝低,蝶飞凤舞莺鸣啼。月影随行上阶梯,琼浆玉饮庆佳期。
05、《墨舞中秋帖》
作曲——郭思达;编导——杨沈阳;表演——王文杰(王羲之第75世后代)、陈炳睿(中国歌剧舞剧院);书法顾问——商辉
06、《大唐行者》
舞蹈编导——赵力民、盛国营、黄琛迪(行者)、阿布都外力·阿布来提(胡人)
胡人牵驼图
【唐代玄奘诗歌五首】
题中岳山七言——孤峰绝顶万余嶒,策杖攀萝渐渐登。行到目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题西天舍眼塔——帝释倾心崇二塔,为怜舍眼满千生。不因行苦过人表,岂得光流法界明。
题尼莲河七言——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
题半偈舍身山——忽闻八字超诗境,不借丹躯舍此山。偈句篇留方石上,乐音时奏半空间。
题童子寺五言——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
07、《秋天前》
作词——詹青云;作曲——许飞;演唱——硬糖少女303
【歌词】
萍花老,梧叶黄。听谁问道,何处是潇湘。静夜冷,清秋凉。遥远的风中,你在吟唱。
隔山岳,世事茫。今生你我,两两又相望。看风月,变星霜。这一世后,两两再相忘。
被楼前过客,惊扰了无眠。雨敲窗檐,冷风一线,旧事散如烟。
焚痴情,风景已变迁。再为你,万水千山走遍。 谁知是,自此分别。
被一轮明月,照亮了尘缘。梦中曾见,前世执柳,送客断桥边。
光年外,绛河清浅。光阴里,一眼万年。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08、《豫见》
作曲——陈军;编曲——毛聿成、丁豆豆;编导——赵果识、张尧、崔鹏科;特邀演奏——陈军;民乐演奏唢呐——向笛、墨韵(古筝)、雷思佳(三弦)、张玉坤(笛箫)、石璟(箜篌)、白皎旭(阮);折纸设计——刘通;XR虚拟场景——丁东
【曲牌】
曲牌:流水——主奏乐器板胡——取材于河南豫剧
曲牌:乱弹——主奏乐器二胡——取材于河南越调
曲牌: ——主奏乐器坠胡——取材于河南道情
曲牌:慢跺——主奏乐器曲胡——取材于河南曲剧
09、《和》
作曲——吴桐编导崔鹏科;武术指导——马建超;笙演奏——吴彤;表演——马建超、张振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太极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氏太极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笙——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
【太极拳心法秘籍总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心——心与意合;意——意与气合;气——气与劲和。
10、《若思念便思念》——客从河洛来
作词——崔道宁;作曲——钱雷;编曲——钱雷;演唱——周深
【歌词】
剪不断的时间,故事里有牵绊。豫州夜渐远,人在丹霞山南。响起那时方言,谁又在谁心间,在北边只等一只客家船。
龙门山听到雁归南,故楼圆北望有炊烟。我在你心间,是你我执意相守的诺言。云开,我知道你在眷恋。眷恋再不会走远,即使相隔千里也并不遥远。风起你知道我在期盼,期盼你回到身边。人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
曲未散萦绕山海间,心尤在弹指间聚散。你在我心间,是你我执意相守的诺言。云开,我知道你在眷恋。眷恋再不会走远,即使相隔千里也并不遥远。风起你知道我在期盼,期盼你回到身边。人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
飞鸟看故事里的过往,我和你穿越时光。时光里旧模样,是彼此惆怅。月光把粼粼水面点亮,点亮挚爱的方向。人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
【客家人迁徙】洛阳(大谷关)客家之源——汀州客家首府——赣州客家摇篮——惠州客家侨都——梅州世界客都——中国台湾日月潭
【信阳菜谱】糍粑、红焖南湾鱼头、固始旱鸭块、香葱炒河虾、信阳焖灌肉、小炒信阳豆腐……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宋代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唐代杜甫《龙门》
【大槐树下,筷子巷前,寄多少苦旅。】——《客家魂》
【还似童年秋月好, 蓦然回首辨乡音。】——《七律·客家姑娘》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宋代萧立之 《茶陵道中》
11、《广寒宫》
作词——蒋柽;作曲——刘凤瑶;原唱——吴碧霞;编舞——赵力民、胡筱西、庄婧怡;舞蹈——王艺涵;伴舞——余佐娣、陈默蕾、彭曼婷、王梅、徐淑衍、曾婕;音乐——网易梦幻西游月宫门派曲
【歌词】
午夜时分月上枝头,谁为谁心疼。一杯浊酒浇在心头,谁让谁心冷。置身三界唯唯诺诺,还诚惶诚恐。阴晴圆缺天地纷扰,谁成了英雄。
广寒清辉之中,月影摇光似梦。桂树花印霓虹,管他雕梁画栋。只愿晨鼓暮钟,化作一丝温柔。云涛翻涌苍穹,是她遗恨相思愁。
云母屏风花烛映影深,一曲羽衣踏刃起舞,不知念何人。长河渐落破晓陨星沉,月宫夜长玉兔邀我梦伴吾君身。
【月娥来自广寒宫,步摇环佩丁东。戏鸾双舞驾天风,雪满云空。一剪玉梅花小,九霞琼醴杯浓。凤箫千载莫匆匆,且醉壶中。】——宋代张抡《画堂春·月娥来自广寒宫》
12、观后感
(1)关于《秋天前》
本篇摘录札记中记录的第7个节目是《秋天前》,这个节目在中秋奇妙游中并没有播出,是我在评论区中看到的江湖传言,说原计划中有这个节目,不过可惜最后在晚会开始的前一天因故被删掉了。于是我将信将疑的在B站搜了一下这个歌曲的MV,看过之后立刻确信了此事。而原因是这个节目可以很好的解释我当初看中秋奇妙游晚会时的一个疑惑——女儿泪这件信物究竟对应的是哪一个节目?
晚会中每一个信物都是为了串场,从而引出一个节目。但我看到女儿泪这个信物时,却发现了一个华点:这个信物究竟对应的是哪个节目,它后面的节目是《豫见》,但《豫见》对应的是中华乐器这个信物。那女儿泪就只能对应前一个节目《大唐行者》,可问题是实在不搭。虽然《大唐行者》中玄奘的确漂泊在外,且也落泪了,但这明显不是女儿泪,河大卫可干不出“万物皆可娘化”这种事情。我当时猜想难不成玄奘在历史上是真的遇到了女儿国国王,御弟哥哥狠心离开后女儿国国王流下了女儿泪。但对应不上信物介绍中的“漂泊在外的女孩”这一条。我又猜想节目中的白马曾经在兵乱中消失过一段时间,难道再次出现的白龙马是白龙女变的,虽然对应上了“漂泊在外的女孩”,但还是那句话,以我对河大卫和晚晚的了解,他们应该还干不出“万物皆可娘化”这种事情。因此当时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我根据评论区的指路,找到了《秋天前》的MV,一看之下,当场就确定了,这个节目九成九就是原定的中秋奇妙游晚会中表演的节目,并且我可以笃定这个节目绝对是对应着女儿泪这个信物。因为一切都可以对上了,因此我权衡了一下,最终在没有任何官方明确消息的情况下,仅凭评论区传言,就决定将其收录在本篇摘录札记中。
(2)关于剧情
有不少小伙伴反映这一次的网剧剧情有些许尴尬。这个其实我当时也有一点同感。但我分析了一下,感觉原因有二:①非战之罪,女儿泪这个信物出场的剧情的确不够紧凑,但我也猜测过了,这应该是原定对应女儿泪的节目忽然因故取消造成对应网剧显得时间有点长;②有些地方也的确没有处理得太好,比如现代唐父唐母这段戏,唐父保养的太好了,我看第一遍时一直将唐父当成了现代小月的男朋友,但演员又演得很不错,现代唐父唐母虽没有对话,却通过眼神将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意给传递的淋漓尽致。然后我就开始思考这段岳母与“女婿”剧情的深意,因为我相信河大卫和晚晚都是正经人,因此这一段必有深意。直到我看第二遍时才发现这位“男朋友”不正是去掉两撇胡子的古代唐父吗,然后才确定这位应该是现代唐父,然后这个剧情就完全说得通了(其实,我也正在反思,是不是因为最近在看《唐史演义》造成我思想上有点不单纯了,从而出现了对应的思维定势)。
(3)后记
夸赞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写前几期豫视奇妙游的观后感时,已经差不多用尽了我九年义务教育所学的所有夸赞之辞了,此时我已经词穷了。我在中秋节假日这几天很高兴欣赏到了各路人马为人民群众奉献的多场立足于传统文化而举办的中秋晚会。这才是我们中秋晚会正确的打开方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亿万万国人的开拓创新,足以使我们办出无数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出色晚会。我相信诸如河大卫、晚晚这样坚持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工作者将会越来越多,而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将得到不断的发扬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