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耳边评测】谁是两万内最值得购买的一体机?旷世CMA15解码耳放使用有感

2022-01-13 23:20 作者:耳边小公举  | 我要投稿



一、困惑

“随而优则台”,这似乎是现在大多数的发烧友的必经之路,毕竟台机带给我们的音质体验是随身很难企及的。

但是,在这个由随身向台机过渡,以及在台机领域里由入门到进阶的过程中,往往是充满了困惑的。

该选什么样的台机?分体还是一体?石机还是胆机?CD还是数播?无线连接音质到底如何?循序渐进还是一步到位?电源、避震、线材到底重不重要?

太多这样的问题困扰着烧友,对于大多数烧友而言,在台机系统进阶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来源于其复杂性。我们往往需要多个设备搭配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台式系统,进而驱动耳机或音箱。而这样复杂的组合搭配,往往就隔绝了很多烧友转型台机,或在台机领域中的进阶之路。

当然,市面上的一体机鳞次栉比,其中大多数的功能配置也都齐备,但往往侧重点都会十分明显,有的设备侧重解码,耳放部分几乎就是赠送的;有的设备侧重放大,解码水平就乏善可陈;也有一些音源设备的数字输出质量很高,但解码甚至还不如现在的高端随身听……

究其原因,无论是囿于成本因素,还是台机厂家由原来自身的强项逐渐跨级到全能领域时,必然的相对技术短板,我们往往就会面对这样一个“虽全能、但偏科”的实际情况。

所以,我们如果想寻找一个各个方面的水平都均衡、在每个工作环节都能够胜任、可以独立使用也能够具备良好拓展性的解码耳放一体机,倒是真的不太容易,特别是在进阶级台机领域则更是凤毛麟角。

电视剧里摆成一面墙似的系统固然是好,但一个能够自己包办一切并且在各个环节都有不错的音质水平的一体机,则更能够贴近大多数烧友玩家的日常使用状态,给我们带来更高效便捷、更多元化、也具有音质保障的音乐环境。

今天我们就从这台来自旷世的CMA15解码耳放一体机开始,一起讨论、分享一下这样的台机体验吧。

二、客观部分

1、CMA15解码耳放一体机(下文简称CMA15或CMA15解码)是CMA系列的最新型号,同时也是旷世品牌的解码(包括一体机)设备目前的当家旗舰产品。这款最新旗舰,在之前CMA12解码耳放一体机的基础上,做出了诸多方面的升级和改造,包括解码芯片由AK4490升级为ESS9038Pro;支持MQA等等。CMA15在CMA12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大规模的提升。同时,CMA15也沿用了旷世独有的“电流模放大技术”,让声音具有更多的细节和真实感。

2、这款新旗舰解码延续了前作的经典外观风格,复古的拨动电键和指示灯让机器的外观更具专业质感。机器的体积适中偏小,无论是在机柜里还是桌面上,都非常方便。CMA15的做工质感秉承了旷世品牌一贯精密、严谨的特色,我们甚至很难在CMA15上找到任何毛躁、粗糙的痕迹。机器底部设有防滑避震的脚垫,可以让我们把CMA15摆放在家里的任意场景下使用。

3、耳机前面上除了左侧的音频切换电键和指示灯,在右侧分别设置了4.4平衡、6.35单端、4pin卡农三个耳机端口和音量电位器。我曾疑心这个电位器是步进式的,实际上,音量电位器是阻尼式的,对音量调节可以更加细化。机器背面设置了各种类型的音频信号出入端口,基本上涵盖了台式解码所应有的所有功能。我们可以采用USB、光纤、同轴等多种数字信号的输入方式,也可以输入模拟信号将CMA15作为纯耳放来使用;同时CMA15还具备了前级输出端口,连接独立耳放或者有源音箱。

4、除了有线输入,CMA15还支持LDAC高清蓝牙传输,我们可以通过蓝牙直接与CMA15进行音乐输入的对接。

5、机器的底部设置了增益切换键,我们可以根据耳机的搭配情况和自身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增益模式。

6、随机的配件并不多,只有一个遥控器和一根普通的电源线。我觉得如果能够随机再搭赠一条USB数据线,则更加理想,可以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体验到CMA15的声音。

三、声音体验

1、素质

相比CMA12而言,CMA15在声音的整体素质上的提升非常明显。

内容方面,CMA15声音的线条感更加致密、饱满,信息量更加充沛,使更多的音乐元素能够得以充分展现,声音的质感也呈现出了更为扎实、细腻的状态。

而在形态感方面,CMA15的提升则更为明显,无论是声场还是动态方面,都比CMA12表现出了更加高能的态势。如果说CMA12在表现一部分古典类曲目的时候,还有一点“竭尽全力”的饱和状态的话,CMA15则显得闲庭信步、游刃有余,表现出来的声音也更加扎实、稳定。

以著名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例,CMA15搭配拜雅T1二代对这首音乐内容极其丰富的曲目表现出了全能的状态。整个曲目的细节分毫毕现;音色在各个器乐中往复穿梭,表现出了极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从悠扬的短笛到厚重的定音鼓,都各具音色质感。特别是中段在拨弦的掩映下,短笛、长笛、单簧管、巴松对主旋律的次第展开,CMA15充分展现出了曲中音色和空间的层次感,让曲目勾勒出的画面感更富纵深和色彩。

2、风格

CMA15在声音风格上展现出了旷世传统的精致、细腻,而又不失温度和韧性的风格和味道。

很多解码耳放一体机在调音风格上会偏于硬朗、激进,往往不是力大声粗,就是直白干涩。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要在有限输出能力下,尽量表现得强劲一些嘛。

而CMA15并没有这般刻意,它还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声音真实的味道和形态,在真实的框架中稍加润色,使声音更加亮丽通透,增强其乐感体现。

比如林忆莲《飞的理由》,这首为诗人写的歌曲也如诗人一般,给我们带来了诗的纯真、带走了诗人的衣袖。我们用CMA搭配FiR Audio M5(配线Effect Audio百夫长),听到的这首歌在小提琴、人声、钢琴的“三重奏”下,表现出了极强的声音质感和音色表现,特别是人声部分,CMA15推出来的人声具有明显的立体纵深,表现出了林忆莲嗓音之中那一丝温情和暖意。同时,CMA15展现出来的声音还捕捉到了歌曲中情绪的递进变化,小提琴的线条感逐渐平直硬朗、钢琴的力道逐渐加重,而人声的味道由甜美逐渐递进到了坚强、勇敢,这些细节是一般的器材所无法体会并驾驭的。

3、搭配及推力

作为一款解码耳放一体机,大耳机的搭配效果一定是重点的考量项目。CMA15驱动下,无论是拜雅T1二代这样的旗舰级大耳机,还是HD600这样的传统经典、以及AKG K240S这样的入门神器,都取得了不错的搭配效果和驱动状态。

从驱动力上,我们可以认为CMA15能够比较高质量地驱动绝大多数常见的大耳机,至少达到一个比较高水准的驱动状态。所以,对于多数烧友而言,使用CMA15自带耳放,基本就可以满足要求了。如果要求更高,也至少需要近万元的独立耳放,才会在驱动力方面带来明显的、具有性价比的提升感。

搭配上,我更倾向于搭配稍微暖声一点的耳机或线材配件,以达到更好的风格兼容效果和耐听度。

同时,CMA15也具有较高的控制力,在驱动M5这样的旗舰级耳塞时,也能够取得一个比较稳定、扎实的声底,声音线条感也很顺畅,基本听不到明显的噪点和尖刺,仍然能够保持极为固有的音色状态,以比较真实、自然的声音来传递音乐的内容。

另一个很有意义的玩法是高阻平头塞。在CMA15的驱动下,我那些“难伺候”的高阻平头塞,都变得驯良起来。既没有推力不足导致的糊闷,也没有控制力欠缺导致的毛躁,CMA15同样表现出自然、真实的声音。甚至在CMA15的驱动下,很多平头塞展现出了更高水平的声场和动态,让耳塞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大耳机的感觉和味道。

作为台式解码设备,搭配音箱当然是CMA15的重要使命之一。我使用了CMA15的前级输出搭配了我的KH120有源监听音箱。音箱表现出了比较温和的音色,让这对“监听”音箱展现出了相对宽松的状态,更富于韵味和情感的表达,同时声音的信息内容也保证足够完整。而由CMA15的前级部分驱动出来的框架感也比较完整,虽然达不到独立前级功放的效果,但一般状态下,驱动这个级别的有源箱子,还是可以胜任的。

4、问题

整体来讲,CMA15的声音没有太大的问题,在其整体的能力框架以及风格走向上已经很好了。只是从我个人口味出发,觉得CMA15在声音上稍显拘谨和紧张,有时会觉得稍微少了一点灵动、随意的感觉,线条感控制得也偏于保守,而稍欠一点张力和味道。

四、声音的整体评价

旷世CMA15解码耳放一体机是一款具有良好声音素质和成熟调音风格的台式设备,与同价位的分体台机系统相比,其声音的整体水平也并不逊色。

这款一体机在声音风格上,秉承了旷世品牌一贯的精致、温和的味道和特色,最大程度追求真实、自然的声音表现,使其音乐表现力更富于层次感和临场感。

同时,CMA15也具备较高的驱动能力,基本上可以驱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所有耳机,达到较高的驱动标准。包括T1及D9200这样的旗舰级大耳机,在CMA15的驱动下,都基本完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具有不错的音质效果。而CMA15的控制力也非常优秀,在驱动M5这样比较“敏感”的耳塞时,也可以在拥有强大驱动能力的同时,将耳塞的声音控制得很得体,丝毫没有出现过推的情况。

CMA15在无线音源、解码、耳放、前级等功能上具有比较均衡的整体表现,各个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声音水平和实用意义,让我们可以“一站式”完成整个台式系统的基本组建。同时,我们也可以把CMA15作为一件独立的桌面设备来使用,让我们可以轻松畅享近距离的音乐环境。

五、解决

如前文所说,向台机进阶的烧友往往会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其中分体设备的组合搭配、一体机普遍的“偏科”现状,则更是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

对于一款解码耳放一体机而言,良好的声音水准、优秀的音色和乐感、便于上手的使用体验、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及对各类耳机、音箱系统的适配性都是必备的属性。

我觉得旷世CMA15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这款功能全面、性能均衡,具有良好声音素质和调音水准的解码耳放一体机,让我们可以以最便捷、最高效、最多元化的方式开启台式系统进阶的大门,而不再因为复杂的搭配过程而一筹莫展。

我们也可以用CMA15当作桌面设备,让它来完成我们对音频系统的所有需求;也可以在由CMA15开启台式系统的旅程后,以其为核心,逐步积累经验,有次序、有目的性地构建起更加完整、更好音质的台式耳机系统,乃至于音箱系统。

可以说,对于很多像我一样从随身向台机转换的烧友而言,旷世CMA15可能是该价位上,最能够集音质水平、使用体验、扩展性能于一身,并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好发挥的解码耳放一体机。

六、质感

很多年前,我还沉迷于随身听。当我第一次体验到旷世QP1r的时候,就深深为其质感所惊叹。无论是机器工艺水平还是声音表现,这台小小的随身播放器都刷新了我对音频设备“质感”的认知。

多年后,我在使用旷世台机的时候,无论是之前的CMA400i、CMA12还是今天的CMA15,所感受到的仍然是旷世在各个方面对这种“质感”的追求。

无论是外观、制造工艺,乃至于每一处细小的设计,都可以感受到旷世在非常用心地打磨产品,不错过任何细节,使其为用户带来最优质的使用体验。同时,CMA15更是为我们展现出了旷世在声音质感上的用心与实力,让这款解码耳放一体机在其本身素质框架下,具有了更加细致的音乐味道和更全面的音质体现。

旷世对于CMA15的要求,不仅仅是“可用”、“好用”,甚至也没有停留在“好听”的标准上,而是进一步深入地探寻,将机器和声音都尽量去做到“精致”和“巧妙”,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HiFi体验和乐趣。


【耳边评测】谁是两万内最值得购买的一体机?旷世CMA15解码耳放使用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