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6(40)
我们组的榜一大哥离职的前一天,仓库的货量有一天很充足,那一天我也在想要不要突破一下自己的记录,所以手速适当提了提,第一次下班休息好像是11点40分,上午过去了两个小时40分钟,我打包了差不多130个包裹,这个数字在我们小组已然是第一了,中午的时候我们组的榜一大哥看到我打包数量还不错,就过来找我说要不要打个赌,今天货量那么多,要不要赌一杯奶茶,就赌下班的时候,也就是下午8点50分谁的包裹数更多,这个时候他才堪堪100个包裹,我接下赌约的时候我已经比他多了差不多40个包裹了,这100个包裹是他上午没啥兴致摆烂来的,我一想,我现在还是有优势的,只要保持了这个优势,这不就是一把必赢局嘛,于是我索性就答应了下来,但我还没意识到哪里不对劲。
这个赌约一开始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压力,我有些飘飘然,我的优势那么大,大家手速都差不多,哪里是那么容易被赶超的呢?但当我拉了第一车绿框的时候,我意识到了不对劲(绿框里面要打包的件数比红框更多,但打包一个只会算一个包裹数),榜一大哥就要离职了,最后两天是不给打绿框的,也就是说,他要打包的包裹其实相对好打包很多,我一开始没啥概念,当我打包完赌约后的第一车绿框,我朋友过来通报军情,我和他之间40个包裹的数量差异被缩小到了不到20个包裹,我惊呆了说实在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空前的压力感,开始提升手速,现在回想一下,这次压力竞争促使了我对市场竞争的深入思考。
打包是有一些特殊规则的,那两天新发的规则就是包裹面单UK开头的包裹都可以只封口就可以了,但出于对客户包裹的重视和担忧,我没有完全听话,一般来说,打包是需要用胶布对包裹缠边+十字架,这个过程我需要5-10秒左右,而UK开头的包裹只封口只需要1秒,但只封口其实不能保证包裹里小货品从包裹两侧滑出来的风险,所以我一直都是封口+缠边,差不多三五秒吧,最后比赛结束的时候,我是打包了549个包裹的,这个数字我记忆很清楚,UK开头的包裹其实是占了大半的,平均一个包裹1分多钟,就按75秒算吧,如果里面有300个UK开头的包裹,只封口的方法一个包裹可以节省三四秒,也就是900秒到1200秒之间,10来分钟,可以增加10个包裹左右吧,但我一开始没有这么做,表现得更为悠然自得,这是一种对对手的轻视,现在想想反倒是有些抱歉了,而更让我细思极恐的是,后续在和榜一大哥的竞争中,我开始不再考虑打包的服务质量,只要稽查组不找我麻烦,我就无所谓,我开始在打包过程中试探稽查组的底线,只要不算我稽查不合格,我就这样打包出去,这何尝不是企业迅速发展阶段只考虑销售业绩不考虑服务质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呢?
这个时候我才理解到原来独角兽行业刚开始发展的行业乱象的形成逻辑了,我以前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适合当老板的人,因为我觉得他们道德感好低,为了生存让我觉得有些不择手段,直到我发现我在和榜一大哥的竞争过程中,我脑子里恶魔的低语反复荡漾,最后我和他包裹数已经一样甚至快被反超的时候,我看着眼前的“大炮”,我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这些东西甩出去,怎么让我避免这个包裹,最后忽然一个机灵,我不理解那一刻我的胜负欲为什么会那么强,我想到了当年的P2P乱象,正经做P2P的人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就像我的“大炮”没人帮忙一样,到最后P2P暴雷,连带正经的P2P机构全部被清算的那一刻,正经做P2P金融募资的人是值得惋惜的,我们互联网金融的老师说过P2P是中国金融界的一滴眼泪,PDD这家仓库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期望每个人都要计件,但是给不到每个人计件的环境,而哪怕是计件的人,都给不到规则和规范保障计件员工的权益,反而为了所谓的公平,不知道寒了多少计件员工的心,榜一大哥计件一个月工资能拿一万多,但公司为了公平,要求一个人一车绿框的时候就已经断了他们一半的财路,可是他们不知道,大多数人不愿计件的环境里,公平反而是对摆烂员工的保护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是必然存在的,摆烂员工只需要想办法捞到一车好货,就可以理所当然摆烂不会被说,那为什么不多为计件的员工多考虑呢?不多偏心一点保障一下他们的权益呢?根本没有那个让每个员工都计件的环境不是么?我一向认为优秀乃至卓越的管理是让大部分员工具有主观能动性,愿意自发的努力工作,这一方面是对组长管理能力地考验,但更多的是公司激励手段的考验啊,公司做的在我一个员工看来真的存在很大不足,所以我在当初的面试中,我对着那个应该是主管的面试官我说我感觉公司很穷,现在想想虽然那句话是有失公允的,但能感受到,公司希望员工好好干活,却没为此给到足够的预算,这造成的种种员工人员流失乃至现在让我们每个员工发朋友圈去招人,这其实是相当可悲的。
最后我打包549个包裹,他打包了560个包裹,我输了,而他其实还让了让我,最后的时候知道超过我了他会和我朋友聊聊天放慢手速,最后的十分钟他什么也没干,就让我去追,而我终究是停留在了549个包裹,再也追不到了,我输了一杯奶茶,但我会忽然有一种顿悟感,我很少会有那么强的胜负欲,为了生存的企业老板在巨大压力下,和我的思考或许是一致的吧,懂得保障社会福利的企业,会因为关注细节不敢加快争夺市场的速度,而现如今互联网经济下,流量为王,规模经济为王的时代里,口碑从来不是第一时间需要考虑的,就像PDD一样,我其实从来都很讨厌PDD,但我现在确实讨厌不起来,因为他很会投资,他那些影响者营销的宣传模式让我喜欢的很多UP主都恰过PDD的饭,他对我喜欢UP的支持,确实会让我产生了很多很多的好感,这份好感自然而然盖过了我曾经对他的反感,我思考到自己这份心态的转变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诧异的,我现在没有再卸载过PDD了,是因为我喜欢的你重新下载回来的PDD,但因为他的营销模式,我竟然偶尔会考虑用PDD买东西,而不是按照刻板印象,电器用京东,其他用淘宝了,对于我这种懒得购物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很让我自己诧异的心理上的转变了。
话说回来,大抵是打包了549个包裹,锋芒毕露了罢,我们组长对我的态度180度大转弯诶,对我的态度开始好转,每天都催着我让我提一下手速,多打点包裹,搞快一点,然后过两天我就因为他们的罚分行为吵了一架,再过后两天公司说入职2个月以上的员工离职需要提前1个月,我就提了离职哈哈哈,倒真的是所有事情都莫名发生到一起了,搞得组长还以为我是因为和他的矛盾才要离职的,好啦,故事还是要慢慢说,真要全说完,大抵要有1w字吧,我有点想到哪儿说到那儿的感觉,逻辑应该是有点混乱的吧,但没时间去整理这些东西了,就当是自己回忆一下,发发牢骚咯。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