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More Thing:Apple Vision Pro
前言
历时7年研发,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 spatial computing )时代,标志着一个旅程的开始,更是一个伟大历程的起点。
苹果首款头显开启“空间计算”时代
6月6日零时1点,苹果2023WWDC大会在乔布斯剧院召开,我们像往年一样看到了新的系统:iOS 17和iPadOS 17操作系统等,新的Macbook:15英寸的MacBook Air、15英寸的Mac Studio和全新的M1 Ultra芯片Mac Pro。无疑这些新产品和技术在进一步拓展着苹果的功能和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却都不是本场大会最精彩的部分。
“One More Thing”,历时七年研发的头显产品Apple Vision Pro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直接颠覆人和机器的交互方式,将显示和数字世界无缝衔接,打破显示器的限制,苹果CEO Tim Cook表示,Vision Pro为我们带来“空间计算”,是Apple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产品,苹果甚至为这款产品申请了 5000 项专利。从外观上看,和之前媒体曝光的照片一样,Vision Pro是一款AR设备,外形流畅,酷似滑雪镜,主要通过眼睛、手势和语音控制,轻点选择,轻扫滚动,或者发出语音指令,可在增强现实(AR)和全虚拟现实(VR)之间切换,并具有三维呈现界面,炫酷等级可谓满分。另外,头显采用模块化、数字表冠设计,主要包括玻璃前面板、铝制框架、传感器、摄像头、显示器、耳机面罩、头带等,整机相比其他VR头显,足够轻薄。

在配置上,Vision Pro有着强大的硬件基础,搭载了一颗M2芯片和一颗定制的R1处理器,内置搭载了两片4K Micro OLED显示屏、12颗摄像头、5颗外置传感器、6颗麦克风,使其在R1 芯片的加持下,能实现12ms内近乎无延迟的传输速度。同时搭载空间音频系统,使沉浸感体验更加真实。Mac带来了个人计算,iPhone带来了移动计算,而Vision Pro为我们带来了空间计算。未来设计师随时P图、玩音乐、医学解剖、工程师造车、设备开发前公测,甚至对自己录像生成一个立体的具有深度信息的数字人形象,用Face time进行视频通话等等都将成为可能,Vision Pro将开启电脑人机界面的新时代。

双芯两屏,苹果MR玩转新宇宙而我们都知道当前头戴式设备一直都存在有眩晕感、厚重感和内容不足三大核心痛点,头显设备AR/VR从0-1产品尚未出现,虽出货量在增,市场渗透率却仍低,有数据统计,全球VR设备出货量尚不足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
备受期待的Apple Vision Pro是否能成为划时代的标杆产品,我们且从三大痛点看Vision Pro如何突破创新,从苹果产业链中剖析其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双Micro OLED+3P光学方案:缓解眩晕+轻量化
Vision Pro具有基于超高分辨率的显示系统,使用微型OLED技术将2300万像素集成到两块Micro OLED显示屏中,可以实现100英寸屏幕的3D视频观看,具有宽广的色彩和高动态范围。

为了缓解眩晕感,从2022 年起大多数VR设备都用上了能够大大降低质量体积、缓解眩晕的Pancake光学方案。Vision Pro也沿用了Pancake方案,只是更进一步,从主流的两片式光学方案过渡到了三片式,即三镜式镜片,进一步放大了场视角(Fov),达到了 120 °。由索尼提供的Micro OLED 的技术联合GIS提供的Pancake光学方案,大大提升了Vision Pro入眼亮度,实现了单眼4K、双目8K显示的效果。Vision Pro中的高性能眼动追踪系统还使用高速摄像头和一圈LED,将不可见光图案投射到用户的眼睛上,以实现反应灵敏、直观的输入。另外,针对近视人群,苹果还与蔡司合作,设计了插片镜片,采用磁吸的方式,细节之处尽显苹果之创新。
M2&R1芯片+IOS协同生态:突破内容障碍
应用内容的衍生和扩展离不开感知交互技术的创新以及芯片高算力的底层支撑。Vision Pro搭载两颗芯片,分别为M2芯片和全新的R1芯片,R1能够在12毫秒内将新图像传输到显示器,比眨眼快8倍,大力满足VR/AR设备愈发增长的高算力需求。

智能交互方面,Vision Pro通过物理旋钮可以调整沉浸感的程度。12个摄像头和6个麦克风配置,用户只需要用眼睛、手和语音就可以实现交互,通过EyeSight来显示用户的眼睛,与苹果所有设备联动,目光所及,对应的APP就会微微显现,双指捏合就可以选择使用。
Vision Pro搭配操作系统VisonOS,并利用IOS协同生态所提供了内容优势和用户粘性,与迪士尼联合打造3D交互优质内容,可见Vision Pro在内容输出上亦更胜一筹。

整体来看,除了核心Micro OLED 定制屏幕模组是由索尼独家供应以及苹果自研的两颗处理器芯片之外,其他的供应链厂商基本都是中国大陆厂商和部分中国台湾厂商。这也意味着对于国内的MR厂商来说,供应链方面,除了Micro OLED和核心处理器之外,并不存在大的难题。

腾盛在VR点胶工艺的应用方案在VR/AR产品中,需要用到多种光学部件,如透镜、镜片、反射镜等。由于光学部件结构复杂,Tensun腾盛针对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溢胶、气泡等问题,可根据客户点胶需求,针对性定制点胶装备,从而满足客户在MR、XR、AR-View等领域的点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