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关于“英雄”和“恶魔”这两个抽象团体的对抗
《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
关于“英雄”和“恶魔”这两个抽象团体的对抗
关于名称:所谓“韦驮天”
故事本身:谈谈情节
一些人物:几个比较突出的角色
解读分析:在故事背后
在这之外:跳出到作品外
最终感言:矛盾的推荐也不推荐
关于名称:所谓“韦驮天”
我们首先来解析一下这部番的标题名称,在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番的名字时我就意识到,标题中的“韦驮天”一词势必会成为摆到观众面前的一把双刃剑。 毕竟对于正常的普通人来说,如果不去特地查阅,可能就无法获取到“韦驮天”这一词的内涵,换句话说,就一部动漫面向的正常观众群体而言,这一词语显得有一点生僻了。(插一句,我本人原本对韦驮天也没有特别多的了解,只是曾经在一款东方玄幻RPG游戏中见过名为“韦驮天”的鞋子装备,而这一装备在游戏中的效果则是提供超高的移速,因而影响深刻。)这正是其作为双刃剑不利的一面,即会让不了解的观众理解起来感到一头雾水。不过其也有有利的一方面,也就是对那些比较了解“韦驮天”这一词语的观众来说,可以凭此更好的深入理解这部动漫,更好的分析解读作为故事主要角色的“韦驮天”们。 接下来说说“韦驮天”这一词语究竟有何内涵。所谓韦驮天原本是佛教中的神祇,梵名“韦驮尊天菩萨”,据说最早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的人物,后来被佛教吸收融合。 关于韦驮天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故事,据说当年释迦(了解佛教的应该知道这是佛教神话中的核心人物)去世了,身体要进行火化,这时候帝释天(又称天帝)前来索要释迦曾许给他的佛牙带回去供养,却不想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盗取佛牙舍利,韦驮天见状奋力追逐,一刹间就将那罗刹鬼捉住,保住了佛牙舍利。取回舍利的韦驮天于是得到诸天法王的赞扬,被给予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厚望。 从这个故事出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日本,韦驮天有“飞毛腿”的含义了,恐怕与这个追逐罗刹鬼的情节脱不开关系。而这一细节在动漫中也有所对应,在第一集一上来就由一段琳和隼人赛跑情节以及之后的对话,引出了韦驮天能力倍于常人的特点,在能力上是近于所谓神的存在,而且关于速度极快这一点更是特别做了强调。 再回归到佛教神话,韦驮天作为护法天神,往往就要与邪恶作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教认为,修学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障难,未入圣流之前,不能对付魔事。这时,韦驮天的出现,就保护了四众弟子。这些似乎也对应了动漫中的韦驮天们扮演所谓“通过超强的战斗力来避免人类因魔族等因素而毁灭”的角色。 到这里,作品标题中韦驮天一词的重要性似乎已经有所体现了,此外更深层的涉及到“韦驮天”的分析我们留到“解读分析”环节,这里就此打住。
故事本身:谈谈情节
《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以下简称“平驮天”)这部作品所讲述的故事,似乎还是在一个传统的“勇者vs魔王”的大框架下进行的,韦驮天们作为主角团扮演着正派勇者,以机器老头为首脑的佐布尔帝国一方则扮演着反派魔王,故事的运行主要就依靠着这两个阵营间的对抗推动展开。 由此,整个故事就可以被我们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大前期,主要是起到一个作铺垫埋伏笔的作用,算是在做一个“搭舞台”的动作,接二连三地让主要人物和场景登场,也交代了大背景设定。这时正反两派刚刚知晓彼此的存在,互相间还在进行试探,情节较为平稳。 第二阶段,即中前期,这一阶段中正反两派间的对抗愈演愈烈,矛盾激化上升,暗示了后续的正面大决战。同时,这一阶段的主要看点还是文戏部分,即双方在正面交火前的智斗。此时也已经有一些武斗环节,但并不占据主导,更多的还是智斗。正派的伊斯里和普兰提亚,反派的未来和魔王欧巴米等智商担当群魔乱舞。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故事的中后期,也是整个动漫故事的高潮部分,主要的内容就是由韦驮天操纵的佐布尔帝国政变,在这一部分中,武斗取代智斗成为主体,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不同战场的战斗场景,最终,韦驮天一方取得大获全胜,魔族一方余有少数人员流亡,到这里,正派的势力几乎已经达到鼎盛。如果故事在这里停笔留白,这就是一个圆满的“勇者vs魔王”式故事了。 第四阶段,指动漫的大后期,也就是韦驮天们对魔族残党围剿搜抓,魔族残党在魔王欧巴米和未来的主持下逐渐有东山再起之势的部分。这一部分中韦驮天一方虽然处于攻势,但却被魔族方设计,最终失去了波菈和伊斯里这一智斗核心。关于后期魔族的反扑,我们在“一些人物”中还要讲,这里打住。 以上就是围绕“勇者vs魔王”这一框架来进行的对故事的划分,其实这个故事除了这条最明显的主线外,也有一些相比之下存在感较弱的其他线索,比如对世界观的挖掘展开(韦驮天和魔族的背景真相),魔族的反思(在故事最后,作为魔族的克力对魔族众人虐待波菈和伊斯里的行为感到不适,与前面的竹下皇帝对话修女,白兰蒂放走儿女等剧情结合一下,这暗示了故事中魔族们的心路历程变化),以及修女的觉醒(修女吉尔一步步最后成为韦驮天)等。 如果说“勇者vs魔王”的主线对应的是故事中最大最明显的矛盾——魔族和韦驮天的矛盾,那么其他线索对应的则是其他表现得更不明显更需要察觉力的矛盾,前者算是表面矛盾,后者算是深层矛盾。而这所谓的深层矛盾往往是精神矛盾,主要发生于人物们的内心层面。随着故事越向深处前进,这些深层精神矛盾对故事的支配作用也将越来越强。 总的来说平驮天的故事既有较为庸俗的那一部分(这一部分在同行中可能算不上出彩),也有试图展现深度的有所埋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我们将在“解读分析”中更多的去谈到。 但说情节的话平驮天的情节还算不错,中后期比较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本人在观看的时候也是一口气看完,爱不释手,这一点上胜过同期不少的其他作品,毕竟在这个时代还可以情节致胜真是可贵呢。
一些人物:几个比较突出的角色
要谈角色的话,我主要想谈谈韦驮天伊斯里&普兰提亚、魔王欧巴米和修女吉尔。 一,伊斯里&普兰提亚 首先是伊斯里和普兰提亚,这两个我要放在一起说,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俩的联系十分紧密。作为韦驮天,伊斯里和普兰提亚明显是与他们的师父琳以及隼人等韦驮天相差很大的人士,换句话说,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反传统的气息,这种气息在伊斯里身上表现得尤其强烈。不知是不是由于这种共同风格导致了他们间的高亲密度。在另一方面,二人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劣补偿,作为智力担当但武力弱小的伊斯里和恐怕是全作仅次于琳的第二战力普兰提亚,这两个人组合起来成为了故事中的一大战力,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力。这样的设计是较为典型的(不同能力的角色互相填补软肋),智武的补偿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是虽然看似已经不再有新意,但我还是更向往这种角色创建模式。 我所谓的这种模式,就是指这种人物优缺点明显的模式,现阶段的很多动漫小说游戏等,都喜欢塑造“无所不能的龙傲天式”或者“菜鸟成长变大仙式”等样式的角色,我并没有批评这些的意思,只是为这种各有千秋群像合作式的作品感到惋惜,在我看来,这类作品的优点在于它更符合我们的现实,现实中的大多数团队正是在类似的情况下运作。相比之下采取其他人物模式的作品中,对“团队”的刻画就明显有些差强人意,即使有些作品也考虑到了优缺互补,但也往往不敢于描写过大的缺点,那点缺点在优点面前几乎不足为道。 这样的人物模式在这种阵营对抗式的故事中更是有所表现,正因优缺点都明显,双方的对抗才更有看点,难以出现平推,抬手灭等局面,毕竟要看争斗,与其一刀必杀,不如双方死去活来,头破血流,更有感觉。 二,魔王欧巴米 魔王欧巴米这一角色我也要费些口舌单独拿出来聊聊。欧巴米在反派阵营中扮演的是一个首脑角色,控制着魔族方的运作,大后期更是和未来等联手东山再起。在我看来,欧巴米与其团队的关系和韦驮天中的伊斯里是有些类似但又不尽相同的,直说就是,欧巴米所打造的团队要强过伊斯里所在的韦驮天队伍不少。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魔族方即使在后来无法联系到欧巴米时也依旧能在未来等人的操作下实现基本运作,而韦驮天方在失去伊斯里和波菈后明显显现乏力。欧巴米在魔族阵营中,他可以被称之为“魅力型领袖”,在我看来是一个合格的反派首领,毕竟他至少有自己的想法、能力和背景,是一个形象较为饱满的人物。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当下很多作品中对反派的刻画应当试着走走这种路线,一个塑造成功的反派有时甚至能比主角们还要更多的为作品加分,使观众影响深刻。故事中的种种角落似乎都在暗示欧巴米不为人知的深层面,所谓“魔族的韦驮天”等更是能作文章,只是故事戛然而止,不知道后续如何了。顺带一提,我只是抛砖迎玉,然而平驮天虽然有这样的理念,却并没有在反派人物塑造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层,但只是有这个理念也算可以了。 三,修女吉尔 谈到这个修女,其实是一个集中争议的角色。一直以来针对平驮天的批评中最大的一个声音就是“三观炸裂”,而修女这一角色可以说是将其体现的淋漓尽致(毕竟她一上来被无力地强暴,后面扮演圣母原谅魔族原谅敌人,自己啥也做不了但又爱耍嘴皮子)。 我本人就这个角色想说的是,大家可以讨厌她,不喜欢这个角色,但不应该由此上升到对整个平驮天好坏的定性。动漫可以给观众带来意象生成,故而也算是一种艺术了,而作为一种艺术,我们就应该用考量艺术的眼光打量动漫的故事、人物、主旨等要素。 作为人类,我们把握世界时有三种模式,分别是真、善、美三者,而所谓艺术则偏向于第三者。 换句话说,艺术并不求真,它并不追求一种所谓的“符合客观实际”,如果“真”是考量艺术好坏的一大标准的话,那么《三国志》恐怕要强过《三国演义》了,艺术追求真实感,但真实感不是真正的真实。另外,艺术也并不求善,也就是说我们不该用道德因素考量一个作品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的喜好,但不能是好坏,这是绝对的),就算故事中的人物三观炸裂,但他不是你,不是你周围的人,更不是真实的人,我们不应该用真实的道德去排斥他们,就像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主人公安娜是个不守妇道的家伙,作为一个人自然是烂人,但作为小说人物则别有韵味(体现女性意识觉醒)。 此外要强调的是,艺术求“美”,动漫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其带来的审美体验,带来的情感价值(注意这里并不一定指积极的,舒服的东西,也可能是消沉的,反思的,惆怅的东西),我不否认修女这一角色的讨厌,但更有价值的东西应当是对她的批判挖掘反思而不是表达厌恶。
解读分析:故事的背后
在我看来,平驮天这一动漫的深层内核可以概括为:“英雄”和“恶魔”这两个抽象团体的对抗。 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像佛教神话中的韦驮天一般担任类似于勇者或说救世主一般的主角团们,“恶魔”指的是那些似乎无理由纵恶的魔族(即使在有智慧的魔族团体中,纵恶也表现出无理由)。 在我进行进一步分析解读之前,我要事先强调,接下来我要谈到动漫对现实的一些影射,这些都是非官方无权威性的个人言论。 一,韦驮天和魔族的诞生 我前面说韦驮天和魔族分表代表英雄和恶魔,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对现实的影射。首先,韦驮天是故事中的救世主,英雄式的角色,同样对应现实中的救世主,英雄。故事中所说的韦驮天诞生的条件,其实也正是真正情况下英雄应该诞生所需要的条件,同样的,魔族也对应现实中的恶人。无论韦驮天还是魔族,故事中他们的诞生都与人类离不开关系,换言之,现实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坏蛋,他们都是由普通人转变而来。现实中英雄和坏蛋都是抽象的概念,而在动漫中则被实体化为了韦驮天和魔族(赋予抽象之物实体与人格,这在艺术中也算很常见的手法)。 这里还要具体详谈魔族的诞生,故事中魔族的诞生(有智慧的魔族)需要在魔族婴儿诞生的一开始就与人类融合结合,最终才能正常变为人形魔族。 这里的暗喻是这样的,纯粹的魔族可以理解为一种“邪念”,有智慧的魔族才是“恶魔”,才是影射现实中的恶人。也就是说,恶人的诞生不是偶然或天生,而人类从成长中(从很小的时候)接触“邪念”,一直接受邪念熏陶,才有可能成为恶人,成为“恶魔”。 二,牵引 此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说故事中的“牵引”,可以理解为旧的英雄对新的英雄的引导作用。如果自然而然无人干涉,韦驮天需要很长的时间降临,这对应着现实中,在无人干涉的环境下,英雄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降临,需要很长时间一个普通人才能只靠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成为英雄;而如果有其他旧英雄的“牵引”,新英雄的诞生就会容易许多许多,这其中涉及到旧英雄对新英雄的作用,可能是带去意志,带去传承,用精神感染人的心灵等。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如果一个环境中没有其他英雄,英雄的诞生会很困难,但如果已经有了其他英雄,就会变得容易,想来这个世界确实就是这样的吧,驱动人成为英雄的那种意念恐怕是会传染的,有了第一道光就有接下来的第二道第三道,仿佛一种信念势不可挡。 三,韦驮天和魔族超现实的能力 我认为韦驮天和魔族超现实的能力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浪漫化表达。先说韦驮天,韦驮天拥有一种可怕的恢复能力,在我看来这是对现实中真正的英雄无法被物质伤害击倒的影射,此外韦驮天长生不死,这也说明,英雄不是一个物质的,生命的东西,真正支撑着英雄的是精神意念,英雄无法被打败,只能被毁灭(阻止世间诞生韦驮天的条件发生),当然同样韦驮天的超强能力也对应着现实中的英雄,只不过,这种能力是韦驮天的,而不是原本的人的(具体参考在动漫后期的两个修女吉尔),也就是说,这其实就是暗喻一种: “不是能力造就了人们成为英雄,而是人们首先有了成为英雄的意念,在这意念的作用下,掌握了强大的能力。” 这样的观点。 同时还有韦驮天的无限成长,也可以理解为要表达英雄的意念这种精神的动力,可以无限激发能力(算是对人类的一种肯定)。 另外关于魔族其实也比较类似,魔族的能力来源可以理解为恶人在“邪念”的支配下就会肆无忌惮,产生强于普通人好几倍的能力,英雄和恶魔,都是在意念的驱使下获得了力量,只不过这两种意念互相对立。 四,魔王欧巴米/魔族的韦驮天? 故事中的魔王欧巴米据说是“魔族的韦驮天”,我这里的理解是可能韦驮天是一个更广的概念,目测所谓魔族的韦驮天其形成的模式与普通韦驮天类似,换句话说,影射到现实中,在类似的环境中,恶人中也会诞生所谓“恶人的英雄”,只要是承载着某种强大的意念,就可以算作是作为“韦驮天”的存在。 在放到更广的层面上,虽然韦驮天的产生依赖于某种强大的精神意念,然而对这种精神意念的具体内容却是模糊的,换言之,韦驮天具有多样性,这一点不仅表现在魔王欧巴米与主角团的巨大差异上,而且表现在主角团内部的差异上,也就是说,作为“英雄”,想要维护某物的立场是基本相似的,但其余内容很有可能产生差异,比如故事中,主角团这群韦驮天都算是站在人类方,不过实际处理问题时体现出的三观又是大相径庭的。 五,“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 紧接着上面的内容,于是我们引入时间,会发现一个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韦驮天也好,魔族也好,即使是在故事中,或是在故事外的现实里,都是某一时代的环境的产物,这表现在以琳等为代表的旧韦驮天们和新的“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以及旧的魔族与新的人形魔族间的差异身上。故事中的“800年”可以抽象的理解为一个时间的符号,无非想传达的信息是——时光流逝,时代变了。 虽然同样是韦驮天,同样是“英雄”,但新韦驮天们明显是群与旧韦驮天有着风格差异的家伙们,不知道这是否也暗示着,随着环境变更,同样作为“英雄”,抱着同样的本色,但产生出的效果会是不一样的,作为“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他们虽然可能在战斗上略显逊色,但却也有着其他的能力手段,这都是“环境”的结果啊。 无论魔族还是韦驮天,都是一些外在的风格上的东西变了,基本立场却都不变,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变与不变,新与旧间的关系,值得思索。
在这之外:跳出到作品外
这部作品整体上是比较戳本人的口味的,符合我此阶段对动漫作品的一些要求,但就现实来看,平驮天的成绩与我心中的地位是不太相符的(当然这可能也跟他涉红涉黄有关系),不过在同期中,它真的是质量算较高的一部动漫作品,可看性还是很足的,当然人们可能还是对它的“血腥”、“三观炸裂”等所谓缺点感到膈应,这也是它不能达到完美之作的一大原因。 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首先如果我作为一个接受式的观众,对这部动漫我应该会打7.5分,但如果我是作为一个思考式的观众,我大概会给高一点,我想,8.6分吧。 平驮天它注定不是一个能迎合大众的作品,只有少数人会对它表达喜好,但是要论它的好坏,它却比一些其他不“血腥”,不“三观炸裂”,观众量更多的动漫要强,它所带来的“求美”层面的价值远高于那些流水线式的东西(没错,我重点就是要踩一下类似异世界厕纸这种东西)。本作中甚至有一些有所设计的镜头画面语言(例如某些镜头中让影子和阳光平分画面,让一部分人物全站在阴影中,一部分在阳光下),试问当今这些动漫,即便是后来者,又有多少能持着这样好好打磨作品的心呢。 可惜这似乎算是充满矛盾的,动漫作品更多的还是作为商品而不是艺术品被人们看待,它想要做好一个商品,却又想散发自身作为艺术品的气息,是危险的,自动漫诞生以来,能调和处理好这二者的作品少之又少,成功的那些还往往都是殿堂级的大作,而调和的较为失败的东西(类似平驮天),就只能等待它的黄金矿工哪天找到它了。
最终感言:矛盾的推荐也不推荐
总得来说,《平稳世代的韦驮天们》是一部我个人喜欢,但觉得很难推广到大众的作品,如果是专门就喜欢这种类型题材的观众可以去看看,质量真没的说。如果是路人,而且很排斥“血腥”、“道德三观”等要素的话,建议三思而后看。 最后也就是这么个“推荐也不推荐”的尴尬状态,唉,某些地方,算是可惜,期待希望能出第二季吧。 本人的最终打分: 8.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