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创】澄清十大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反对泛突厥主义

2023-11-28 06:26 作者:中国大黄鸭鸭  | 我要投稿

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实在且不容虚无的。中文的“民族”有国民和族群两种含义,不能用“民族”的其中一种含义否定另一种含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取的是中文“民族”的国民含义,是全体中国人,以及作为中国人后裔的海外华人的统称。中华疆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地域,秦汉晋、隋唐、元明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中华民族涵盖中国境内各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的统称。 2、目前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都不是“突厥族”的后裔。古突厥族是突厥汗国的统治民族,由阿史那、阿史德、执失、苏农等部落所组成。突厥汗国境内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先民,被古突厥族统称为“黑民”,并受突厥汗国欺凌奴役,不是突厥汗国的统治民族古突厥族的组成部分。 3、维吾尔族先民不认同“突厥族”。虽然古突厥族曾经自称“蓝突厥族”,并将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回纥族称为“黑突厥族”,但回纥族自身从未自称“突厥族”。不能因为认同“突厥”的少量葛逻禄族人口融入维吾尔族,就认为维吾尔族整体是所谓“突厥族”。 4、古代中亚贵族的“突厥认同”并非“突厥族”民族意识的体现。因为古代中亚贵族所谓“突厥”是中亚游牧民的泛称,而非特定民族的名称,且不包括定居农耕的维吾尔族。 5、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没有共同语言。突厥语族分为阿尔古、葛逻禄、克普恰克、乌古斯、西伯利亚等语支,而这些语支又分为数十种语言。共同语言是指共同使用的一种语言而非多种语言,突厥语族语言是数十种语言的统称,并非一种语言,不能作为所谓“突厥族”的共同语言。臆造所谓“突厥族”共同的语言,就是虚无化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各自的语言。 6、突厥语族各语支是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而不是同种“突厥族”语言的不同方言。语支和语言的正确层级关系,是由不同语言组成同种语支,而不是由不同语支组成同种语言。将突厥语族的不同语支歪曲为同种“突厥族”语言,实质是颠倒了语支和语言的层级关系。 7、即便违背客观事实,将突厥语族语言视为使用这些语言的各民族的所谓“共同语言”,这些民族也不是同一个民族。共同语言仅仅是民族四要素之一,要满足其他三个要素,即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才是同一个民族。 8、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没有共同文化,不是一个民族。这些民族的共同节日,如伊斯兰教节日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以及祆教节日诺鲁孜节,是宗教节日而非民族节日,不能作为所谓“突厥族”共同文化存在的证据。臆造所谓“突厥族”共同的文化,就是虚无化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各自的文化。 9、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各自的文化表现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音乐舞蹈方面,不容任何人虚无化。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乐器有独他尔、热瓦甫、达甫等,民族音乐有十二木卡姆等。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冬不拉、胡布兹、斯布孜合等,民族舞蹈有黑走马等。柯尔克孜族的民族乐器有库姆孜、克雅克、秋吾尔、巴斯、邦达鲁等,民族舞蹈有比依等。这些都是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各民族各自文化特质的生动体现。 10、泛突厥主义将语言学概念泛政治化,扬言新疆各民族同土耳其是一家,而同中原地区不是一家,本质是在新疆地区制造离心倾向,瓦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分裂中国。突厥语族是语言学概念,而不是政治学概念。语言仅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不应被泛政治化。任何试图逾越概念的界限,把语言学概念泛政治化,以此制造事端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原创】澄清十大模糊认识,旗帜鲜明反对泛突厥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