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忆:西路军只要有炮兵团,马家军再增一倍,都不够我们打
西路军的来龙去脉之六
作者:桅杆
(一)西路军为什么没有“照直往西走”?
1936年11月11日,西路军开会讨论西进还是东返时,徐向前极力赞成西进。对此,徐帅的意思是“兵贵神速”,趁天气还不太冷和河西走廊马家军兵力空虚,一鼓作气,直插过去,而不是走走停停。“如果预见到是那种情况,谁不主张东返啊”。
回到延安后,徐帅曾对高岗说,如果西路军过了黄河,不在永昌、山丹一带创建根据地,停留30多天,“照直往西走”,守住安西(今瓜州)一带,接通新疆,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枪炮弹药补充,形势就会大不一样的,认为“西路军只要有一个炮兵团,马家军再增加一倍,都不够我们打的”。如果这样,“是不至于失败的,至少也不会败得那样惨”。
李先念后来也说,西路军在凉、甘之间停下来创立根据地,在西进还是东返问题上犹豫不决,徘徊了1个月时间。虽有客观原因,但却是一个很大的失策。
这些说法广为流传,并给人一个印象,就是西路军如果不在凉、甘地区停下来,“照直往西走”,就不至于失败,或“至少也不会败得那样惨”。
可大家想过没有:西路军为什么要停下来?有人说是任务“飘忽不定”,也有人说是西安事变导致任务变来变去。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综合历史资料分析,西路军之所以停下来,完全是迫不得已。为什么这样说?
(二)根本原因,是莫斯科物资“准备不及”
就是说,西路军如果“照直往西走”,将与援助物资抵达时间存在约3个月的时间差。
11月3日,莫斯科致电延安,调整援助物资的提供地点,说“正在研究经过新疆提供援助的方法”。即援助地点,由中蒙边界改到新疆方向,但时间和方式“正在研究”中。
对于接受援助物资的时间、地点等问题,延安18日在答复徐、陈的电报中说:“我们已告莫斯科。但恐准备不及,运输也来不及。我们意见在现地区留住一时期。”
19日,朱、张致电徐、陈:莫斯科已经原则同意经哈密接济你方,物资经济均可接济……大约以明年开春后可望大批接济,现正急谋小部接济,大的于我占领安西后即可实现。并说“你方须在甘州以东建立根据地,决不可将主力位置于甘州以西,更不能有到新疆去的表示。”这里说的“大约”、“可望”,实际上“明年开春”能否到位,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但上述电文清楚地表明了以下意思:一是援助物资最早在1937年春才有可能运达安西;二是安西是“荒僻”之地,无法解决大军给养等问题;三是莫斯科不允许西路军到哈密去。
如果西路军最初即“照直往西走”,完全可以很快打到安西。实际上,马家军也希望西路军尽快西进,不要在凉、甘一带停下来。徐、陈在11月19日给朱、张并军委的电报中,说马家军“暗示我们速进占甘、肃、安西”。
今天去过敦煌一带的朋友应该都清楚,那一带多是沙漠,人烟稀少。如果西路军2万多人当年直接进到“荒僻”的安西,吃、住、穿都无从解决,根本无法生存。
(二)两难之下的无奈选择
这一点,12月22日,徐、陈就西进部署致军委的电报中,也说得很明白:为按期完成任务,西路军决逐渐西移,“莫斯科的货是否按时能到,请示”。这里说的核心意思,是西路军西进安西的时间,要与莫斯科物资到达的时间衔接好。
也就是说,西路军之所以在“人粮较丰”的甘、凉地区停下来并创建根据地,是为了解决穿衣吃饭问题,并非任务“飘忽不定”。
实际上,西路军的任务在11月12日之后就一直很明确了,即徐、陈给延安的电报中所说的“接通莫斯科”和在甘、凉等地“创立根据地”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中,“接通莫斯科”是核心任务。取得援助物资后,必然要返回河东。“创立根据地”是保障性的任务,是为了解决约3个月时间差的给养问题,是临时性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停下来就要与马家军打仗,不停下来给养又无从解决。两难之下,是情愿打仗,也要解决给养问题。可以说,红军打的有些仗,就是为了解决给养,如红一方面军长征到陕北后的东征山西。
西安事变期间,西路军的任务确有短暂变化,但很快就恢复了原样。12月18日。军委在电报中还说“你们任务应基本的放在打通莫斯科上面,限明年1月夺取甘、肃二州”。西路军22日回电“拟9、30军于明年1月中旬抢临泽、高台,5军明年2月中旬直到安西”。
变化发生在24日,因蒋军嫡系部队进压西安,形势紧张,应张学良要求,延安致电徐、陈,提出“东进为有利”。这个电报,一是张学良“极盼望你们来”,并非我方主动决策,而且是一种应急考虑;二是虽然倾向性很明显,但仍是征询意见。
西路军当即在永昌城开会讨论。徐向前等多数人不赞成东返,理由仍是“东进比西进的困难更大些”:认为西进把握大、损失小、最有利;而马家军主力在东面,东进“难免会付出大的代价”。这个判断,与11月11日第一次讨论东返时基本一样。事后表明,仍是对西进困难估计不足,对东返困难又估计过高。但也表示,如果延安决定东进,当“无条件执行”。陈昌浩否决了多数人意见,于25日回复延安,“当坚决执行此(东进)任务”。
可就在西路军着手准备东返行动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延安27日即致电西路军“仍执行西进任务”。这个变化只有2、3天时间,正式命令尚未下达就取消了。顺便说明一下:除此之外,西安事变之后,延安并无其他要西路军策应河东行动的任何电报。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打通莫斯科一直是西路军最主要的任务。
接到延安的电报,西路军在27日当晚,就离开了停留1个多月的甘、凉地区,按计划再次西进临泽、高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下文继续为您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