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德里高温求生指南》与《论印度外交官摇篮》

2023-06-23 20:02 作者:Contraluz  | 我要投稿

在英国读硕士时候的一个老师刚好是政府事务官体系出来的,可以讲一讲他分享给东西。

印度这套文官(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制度完全就是它东家(也就是带嘤)那儿扒过来的。

政务官是有党派属性的(人不多),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党派在大选中失去了议会(一般是下院哈)多数党的地位,那政务官(一般为各部部长,大臣)就必须和自己党派的领袖 (首相) 一起总辞职,由对方影子内阁上台组阁执政。

而事务官不一样,他们是政府的中坚力量,不会随党派而变动,带嘤事务官体系是极其庞大的,大约40+万人左右,事务官最好能干到内阁秘书长和内阁办公室常任秘书这种职位,他们是政务官与那庞大的事务官体系的纽带,所以隐形权利很大。

举个例子:如果我没记错的鲍中堂当初下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包庇自己的亲信克里斯托弗·平彻,和当时的 Cabinet Secretary Hugh · Gray (也就是内阁秘书,文官系统最高级别官员之一,文官排名第二?) 彻底闹翻,再加上党派内部政变造反才彻底辞职的。


最后,从英国文官制度在确立伊始,通过政治斗争从而得到公职的政务官,以及通过考试和培训,熬资历逐年晋升的事务官系统就展开着漫长的、看不见的斗争,一直从未停歇。

《新德里高温求生指南》与《论印度外交官摇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