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去往何处?基于复杂科学的构想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目前对于复杂系统有一个比较通俗的定义:由大量相互作用的成分组成,不存在中央控制,通过简单运作的规则会产生出复杂的集体行为和复杂的信息处理,并通过学习和进化产生适应性。我们还可以把复杂系统简单地理解为介于秩序和混沌之间的系统。
这里从复杂科学、交叉视角分析人死之后的问题:
人害怕死亡,死亡一直被视为一个忌讳的话题,但又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与逃避死亡,不如积极面对、构建死亡。
有回答的基本问题就是人死之后是否还有灵魂?灵魂会去向何方?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这里要回答灵魂是什么?有几个概念相近的词,感受、意识、灵魂:
感受是每一种生物都会有的具体能力,随着肉体的小光感受会消失。
意识,比感受更高级,是对感受的深加工,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当人的身体不再,就不存在主观与客观,意识也会消失。
灵魂,不是感受,也不是意识,灵魂是生物存在的源动力,没有理性与感性可言,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能量混合体,是超越意识在混沌中跃动的精神体。
人死之后,感觉不在,意识熄灭,但灵魂会离开身体,飘到空中,看见自己的遗体入土为安(一些濒死实验的案例可供讨论)。我们没有了肉体,但以灵魂的方法存在,信息能量体,无形无色,也受时空束缚,本质上仍属于物质性存在。
关于物质,我们的认识来源于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低维时空中是有道理的,却是浅薄却,因为时空有高低维之分,我称之为“高域”“低域”,我们人类包括一切生物都生活在无数时空拼接重叠的时空中。
低域的特点就是唯物主义描绘的那样,我们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中有说,这里不抄书解释了。在高域中,物理学中的公理与哲学中的理论会被击碎,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一切都不能被精分学科所认识,物质不再决定意识,意识反而决定物质。高域是一个复合时空,是无数低域重叠后的创生时空。
宇宙中包括信息,物质,能量。天文学家认为有暗能量与能量,有暗物质与物质,还有反物质的猜想;社会学家认为信息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我有一个新提法:可见的物质与不可见的物质。在低域,一条哲学观点是世界具有物质性,如此,灵魂也具有物质性,灵魂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高域是基于低域而超越低域,是由看不见的物质组成,灵魂在高域中,灵魂以信息能量体组成。
在还不成熟的量子力学中,一个基本点就是微观世界物质的不可观察性,即不稳定性。灵魂的本质是不可见的信息能量体,存在状态具有不稳定性。灵魂如量子一样不可被观察,灵魂不因感觉与意识存在,但在排斥观察。观察是一种干预,会破坏灵魂稳定性。在低域中,人们会隐约感觉“不对劲,后背发凉,身体发怵”,就是高域的灵魂对人意识与身体的警示:我被观察了。观察的主体并不一定是人,也可以任何有机的存在,还可能是高域中的灵魂,常言“举头三尺有神明”,灵魂在高域观察着你。
不成熟的物理学对时空的认识是多维的,也有11个维度的理论假设。如同低域的多样性那样,高域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有至少一个灵魂,每一个灵魂都存在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高域。一般情况下,高域是互斥的,彼此之间没有连接。也有的人会有两个或多个灵魂,这些灵魂存在于同一个高域,但由于灵魂状态的不稳定定,不同的灵魂会碰撞在一起,影响低域中人的意识与身体,让人变的疯狂或失去自我。
人死之后只是意识与身体的消失,也代表高域与低域的连系断开,人的存在不再依赖可见的物质,而是以不可见的信息能量体存在于高域。
人们会做梦。不成熟的心理学将梦分为很多种类型,但从《梦的解析》到2022年,心理学家们对梦的认识仍没多少进步。在这里,我将梦分为两类:映射梦与创生梦。映射梦是对低域精神与身体活动的反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的很多东西都让人似曾相识或曾有经历;创生梦是低域与高域的一种连接方式,创生梦中的很多场景人物与事件,都让人陌生,似乎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人的奇幻经历。作为一种高低域的连接渠道,创生梦分为低域端创生与高域端创生。低域创生梦中,一些梦中事物让我们熟悉,一些让人陌生;高域创生梦中,都是让我们熟生的事物。因为,低端创生梦的信息能量源是低域,只是比映射梦更深一点;高域创生梦是由灵魂引发的,表示了人心最深处的某种存在状态或意义。
人死之后,低域不存,基于精神与身体实践的映射梦消失,梦境失去信息能量均衡,高域创生梦会吞噬低域创生梦,灵魂会活动在高域创生梦中。但失去低域的高域创生梦,已经失去了更新的养料,不再被观察,变得相对稳定,梦中的一切成为了无限循环的事物。
如此,不知如何评人死后的存在状态?在高域的创生梦中,人是得到了自由还是被关进了劳笼?在世时,人活在低域,难道低域就不是劳笼了吗?
人生而不自由,不亦悲乎?非也。自由与否,不在生死,在于生命的深度与广度,低域是高域的养料,低域中的精神与身体实践会影响创生梦。人生精彩、死而无憾的人,死后会在高域获得更丰富的创生梦,灵魂得到解放与升华。